腰椎微创手术2月复发:九年级历史教学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3:32:24

本学期,初三历史课学的是《世界历史》,几个月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一、 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我还在教学中采用简单的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尤其是本学期学习的世界历史,对学习好的学生还比较感兴趣,问这问那,对于偏差的学生他们就如同天书,没有兴趣,外国的地名,人名、事件、时间等学生感觉难以掌握。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学生感兴趣我就多讲一些,拓展教材没有的知识,比如,凯撒大帝,矮个军事家拿破仑,华盛顿等。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要求学生用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课后也没有作业,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三、 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 “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 关注后进生的成长
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
五、 考试成绩分析:
初三(1)平均分71.2 优生率44% 及格率84%
初三(2)平均分78.3优生率57%及格率86%
总的来看,各班成绩比较均衡,但一班和二班差生太多,还要加强管理,不能放松。
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落实不到位,个别学生掌握的不好。
2.审题不清。审题能力不强,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的能力不足,理解偏差问题严重。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概括归纳、分析综合问题的思维能力较差,二是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三是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较差。
六、采取的具体措施:
1、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教新教材,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联系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
3、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4.进一步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初三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二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能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一、  激发兴趣,发挥潜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历史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又通俗易懂。在教学中采用做些简单的小游戏、讲故事、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历史课变得生动了、有趣了,学生自然而然就喜欢上这门学科了。
进入初三后,学习任务更加艰巨,学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逐渐削弱,如何让学生在诸多的学科中重视它呢?我只能“激”趣了,每次统考后,我会在课堂上表扬一些学生,一种是优等生,让他(她)们介绍成功经验;一种是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只要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地按老师的要求去做,你就会取得理想的成绩。别人能做到的事,我只要努力,也一定能做到。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同学们逐渐有了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课堂,提高效率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大部分学生的“病根”,尤其是男生课上带着耳朵听,他们挺乐意的,一让他们动笔,就开始偷懒。从初三开始,我就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我采用课堂笔记本和历史作业本合二为一,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由于历史学科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在教科书上勾划重、难点显得尤为重要。我要求学生用红笔或彩笔勾划,并注明考点的项目:如“明治维新”的内容,使学生一目了然。上课时,我边讲,边巡视,提醒和督促后进生和调皮的学生勾划课本。
临近期末,九门学科进入都进入大复习阶段,各科作业接踵而至,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我只能立足于课堂这块主阵地,紧紧抓住45分钟,尽量让学生多读、多写。下课时,人人必须完成课堂训练,交给老师后才能离开教室。课堂上抓紧分分秒秒,关注每位学生,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了。课后也没有作业,学生负担减轻了。
三、夯实基础,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基础是根本。没有基础,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抓好基础题,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出成绩。初三世界历史的内容,繁杂且琐碎,让学生将所有的考点背出来,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是不太现实的做法,尤其是从2005年开始,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学生而言,记忆是一件看似简单可实际上最为困难的事。我首先采取“全面进攻”,把中考考点整理好,并在重要的内容下做好标记,印发给学生,再把考点逐题改编为小问答,让学生当堂训练,熟悉中考的每一个知识点。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让学生练习一遍,同样一张小问答,我一般让学生训练三、四遍。一而再,再而三地训练,学生对考点由陌生逐渐熟悉。对于重要的章节,我则采取“重点进攻”,让学生把重要的内容识记下来,课堂上再默写。学生通过小问答题的反复训练,基础知识夯实了。
扎实的基本功是应对考试的第一步,仅仅训练小问答是远远不够的。中考的选择题和材料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更高、更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比较、综合等能力。第二步就是针对中考题型进行有效训练。题目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掌握解题方法。我十分重视解题方法的指导,如“寻找关键词语”、 “先读问题,后读材料“等等,帮助学生提高应试能力。
四、  专项训练、专题复习,培养综合能力
期中考试结束后,我主要进行专项复习,把近三年来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按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项进行分类,再按世界近代时间段进行整理,让学生进行训练。学生感到往年的中考题比平时训练的题目要难一些。这是二轮复习了,我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要求学生最好闭卷完成选择题,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同学们跃跃欲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尝试这种做法。
历年中考题经常涉及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这对历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没有相关资料,自己动手,上网查询、结合考纲,整理、编写“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等七个综合性专题,再配以相关的练习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日渐疲惫、松懈,学习状况大不如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以前采用多写字,少读书的方法。现在我只能改变方法,让学生少写字而多读书了。历史学科处处都有综合题。我通过查询、收集、整理,自编出中考综合题复习资料,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世界历史所涉及的综合题。专题复习使零散的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便于学生对历史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历史学习的综合能力。
五、注后进生的成长
后进生所占比例的大小程度,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成绩的提高。如何提高后进生的成绩?这是我们面临又一个棘手的课题。后进生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爱心、给予更多的理解,来驱散他们内心的孤独和自卑。转化一个后进生谈何容易,需要老师极大的韧性。他们屡教不改,让老师头疼、甚至想到放弃,但欲罢不能。《士兵突击》中的一句经典台词是“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每个人面对困难挫折时,不应该轻言放弃。转化后进生要多动脑、想办法,因势利导、因人而异、把握时机等。后进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他会出现动摇、反复,老师不能轻易放弃,而要坚持不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每次考试后,对于学习进步较大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我会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努力学习的信心。我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后进生交流,共同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自我调整与改进。期中考试后,我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主要是加强基础题的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学期历史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和尝试。初三学生所用的复习资料绝大部分都是我们自己整理、编写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很实用,而且在教学中基本做到了扎实、细致、到位,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在今年中招考试中考出优异成绩和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中三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为了更好工作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教学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中历史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因此预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学 科 总 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三个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三率情况良好。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担负着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及学生管理等多项的任务。
九、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英语,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为进行双语教学做好准备。积极进行学历进修学习,争取三年之内拿下本科。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事打材料,上网查找资料等等。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有一篇论文发表。 五、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 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2009年中考已经结束。回顾一学期来的初三历史教学,面对分值提高、考查内容增加数倍、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势,我知难而进,努力用最小的负担帮助学生获取最好的成绩,目前的结果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反思一年的教学工作,一些做法已成为我值得珍存的宝贵经验,当然也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说几点成功的经验:
1、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初三历史教学,我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努力的不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学历史、学好历史。这一年,我们基本没有布置过笔头的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占用过除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补课。我总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个45分钟,通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2、认真备课、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复习计划。
一年的教学复习工作能顺利完成,有赖于我对每一个教学复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等问题形成比较明确的计划。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编制了系统复习提纲。
我利用各种机会研究教材、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数次研讨考试说明,深入领会考试说明中知识点为什么这样选择编排、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例题中透露出哪些命题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习专题对考点重新整合,编制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每个专题配以相应的精选习题。这样在复习中做到了讲、看、读、练的有机整合,每课一个专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复习提纲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中外对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学生视为“法宝”。
4、科学复习,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注重练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要减负,就是要避免题海战,努力让学生做有用的题,学会做题的方法。我们在复习中努力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选编、练习、批阅、讲评、改正。每份练习卷都是在大量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而成的。每份练习我都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避免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实现练习的价值和作用。每次练习教师都认真批阅,都要求学生认真改正,真正弄懂每个题是怎么做的。我十分重视每一张练习的讲评,决不就题讲题,而是深入探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应该怎么解决、还能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5、搞好补差工作,采用新的方式提高补差效率。集中补差强化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习题得到直观呈现,习题练习、方法指导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学复习过程,也还有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的地方:
1、11张复习提纲当然包罗万象,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我们设想要根据学情、考情进一步去粗取精,让复习提纲更便于使用。
2、早学习的东西遗忘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安排好对初二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有效复习。
3、从初一开始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这学期我担任历史教学。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
首先,德育方面,坚持教书育人的原则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把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实现历史课的社会教育目的。不仅在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尊师重教,也要在课外活动中发现违纪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和教育。同时,要求自己时时处处做到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为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创造一片文明礼貌的境地。
其次,由于是初三毕业班,为了使我校在广德有生存之地,我必须严抓教学质量,保证毕业班历史教学优质、高效、轻松的开展。为此,经常与其他历史老师在一起共商备课环节,共同创制教学计划和复习制卷工作,共研教学难题,以保证教学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了教学过程中各自为营、单打独斗,教学资源不能共享,对整个毕业班升学局势不利现象的发生。并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要效率。经过半年的学习,学生无论在学习态度,还是在学习成绩上都有了很大进步。我们师生正以满怀信心迎战2004年中考升学目标。
再次,大胆创新,尝试探究式教学的研发,引导学生自学为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感受磨难困境、激发学生原创性思维,最大限度的挖掘他们的潜能,以问题为中心,不断向他们提出自学目标鼓舞他们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敢于面对问题不畏缩,敢于挑战问题不服输。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历史教育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把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与当今时事热点联系起来,以史为鉴,宣扬爱国主义教育,为丰富学生生活,开展表演历史剧,观看历史影片,参观历史古迹,了解本土风俗文化。
二、教育教学工作不足之处
首先,目前虽然初三毕业班德育取得了很大改善,但还是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初三同学打架、谈恋爱、上课不专心听讲现象也时有发生。虽然是个别学生,但他们的言行对周围一些还不能辩别是非好坏的同龄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诱惑力,如何抑制这种现象的扩大和如何挽救这些迷途的羔羊是今后德育工作开展的重心。
其次,教学成绩方面表现为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部分先进生出现偏科现象,这样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很不利,必须加以正确引导,使各学科齐头并进;二是先进生与后进生之间成绩差距加大。可能是科目增加,适应力不够,又可能是后进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破罐子破摔”的思想作怪,今后教师必须作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转变思想,激发他们做最后的拼搏。
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进步。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

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
一、复习经验总结
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
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
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
(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
(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
(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
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
《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如《七下历史书》的宋元时期泉州是全国第一大港口;《八下》泉州是经济开放区而不是经济特区。
4、注重对学生学法指导
1、抓住关键性字眼如标志、转折、最早、最大、第一等等,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同时可结合题目让学生训练。
2、对复习中觉得重要的地方可要求学生用红笔打记号:有△、波浪线、括号等各种标志,
3、老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记忆的办法。
(1)抓住关键词强化记忆;如抗战的胜利,洗雪了----耻辱,成为----转折点。
(2)谐音记忆法;哥伦布航行时间1492年记成“医师救儿”,-5是迪亚士航行的时间,+5是达伽马航行的时间,麦哲伦航行的时间1519年可记成航海成功,找我要酒。《辛丑条约》可用前进宾馆四个字记忆。
(3)生活(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实际联系记忆法;如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前119年,前十火警电话,第一次与第二次相差19年。
(4)线索记忆法;如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元朝实行行省制。《八下历史》有建国以来的我国的农村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调整的过程,可整理成1952年土地改革----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一堂课有时让学生齐读、默读、老师讲解、做笔记,做练习交替进行,尽可能让学生不觉得疲劳。
5、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1)辨析题:这是学生薄弱的题型,指导学生答题规范很重要。
△错误的要不要全抄,点明错误就可以了,节省考试时间 ,实在不会的可以照抄,不要空白。关键是理由(知其所以然)要把核心关键词写出来,答案多元,只要合理,创新都可以得分。理由不能说“没有”,要进一步说明“为什么没有”。例:秦始皇推行儒家学说。错误:儒家学说。理由:秦始皇没有推行儒家学说,秦始皇焚书坑儒。
(2)指导学生做好材料解析题。注意训练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今年中考材料题占22分,有的材料答案就直接从材料中得出,有的材料从书本可以找到答案,有的答案要从材料或图片中获取信息,归纳概括得出答案,这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具体做法:
(1)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
(2)带着问题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
(3)对初三年学生,要注意培养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在平时的训练和考试中,选取典型材料如《复习与提高》的材料题(又是考试说明理解、运用层次的题目)来强化训练。如明治维新图片《岩仓使团离开日本赴欧洲考察》提炼出“派人出国考察”。《海军军官向学生介绍战舰的知识》提炼出“聘请外国专家”。
如《八下历史61页表格》小岗村生产队时间、粮食产量,人均口粮变化,教师要抓住时间,数据的变化帮助学生分析材料。
总之,认真阅读材料概括得出答案,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概括能力,才能做好材料题。
6、抓时政热点重点复习
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对现实的指导作用,让学生用所掌握的历史知识来观察,分析当前社会热点,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平时多关注时政新闻,了解国家大事,从中也可以预测一些中考信息。
如(1)、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考试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又是理解层次,就要重点复习

本学期一开始,我严格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并结合近两年我区中考范围制定了本学期的复习计划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教学科知识,为2010 年中考打下基础。作为毕业班的任课教师,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认真制定计划,研究中学教育教学理论,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的业务水平:另外,我能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并深入课堂听同行优秀老师的课,从中取长补短。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认真地去面对学生。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爱心事业,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时刻从学生身心健康出发,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进行交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等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在本学期,我主要采取的以下具体措施:
1、转变观念,打破旧的教法,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认真备课。作为毕业班的历史课任教师,我明白自己担负的重任及教学任务,故在课前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资料、习题;为了提高每节课教学质量,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难点外,还采用其他的教育方式来培养调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45分钟教学质量;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编写教案。
3、注重整理资料,搜集选择、组合中考模拟试题。在第三轮复习中,我多方面搜集整合资料,为开卷考试做了充分准备;并结合各省近年的中考试题和各种练习册中习题精选组合了10套模拟试卷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他们应试的效率和技能。
4、每天早晨坚持提前到校,督促学生识记基础知识及资料。
通过一学期努力,我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长,复习内容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

本学期,本人任教初三级四个班的历史课。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年轻教师,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时的每一节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学生,鼓励他们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三历史课的老师,我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虽然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但我还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比较合理的复习计划,使大部分学生在最后的会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团队:他们是洪校长、祖主任、许春云老师、陈晓东老师加上我一共五个人。在这里,我首先对他们一年来给予我工作上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团队里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抢着做”,这一点让我深受感动,特别是洪校长和祖主任,尽管她们还承担着中层的管理工作,但她们对待学科的教学却毫不松懈。
我们团队的宗旨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里的大家当然指的是我们学校。它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次含义是一种整体意识,是所有涉及中考的科目。我们抱着一定要在确保不影响其它科目的前提下开展工作。第二层含义是我们力求社政组内的平衡,不搞个人英雄主义。
一、历史与社会组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有其特殊的意义。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容历史、政治、地理、社会常识等于一体。从教学的角度看,我们五位教师都没有完全地从初一的社会政治教到初三、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对我们五位教师的专业均是一个挑战,所以“单打独斗”将注定是一种事倍功半的低效劳动。发挥群体的力量,整合每位教师的专业智慧,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因此,加强集体备课,如何在合作的过程中探究一种有效的集体备课的模式,理所当然的提到了首要地位。
二、学校的集体备课制度是活动有效开展的保障
说实话,我们每个人都有“惰性”,所以,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我觉得集体备课制度肯定会流于形式,近年来我校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工程来抓,建立有序高效科学的集体备课制度,有效地保证了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
三、良好的沟通是打造高效团队的前提
去年我们初三分成两部,客观上给我们的集体备课活动带来了障碍,但我们的沟通无时不在,包括:校内沟通: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是本部和国际部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当然仅仅凭这样一次交流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充分利用现代沟通方式架起国际部和本部之间的桥梁,于是就有了“东来西去”(陈老师的网名)和“微笑的云”(许老师的网名),有了669602和667786频繁地免费交流,我们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洪校长在两头辛勤地穿梭,大大加强了本部和国际部之间的联系。本部之间沟通相对来说比较方便,我和许老师是同一办公室前后桌,认真的祖老师经常上我们六楼,所以我们随时可以交流。
另外,我们还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沟通,如教研室组织的中考研讨,嘉善泗洲中学、桐乡求是学校、海宁宏达实验学校和我校的中考研讨,还有洪校长和许老师和湖州同学的联系,祖老师和衢洲同学的联系,陈老师和一中实验、21世纪外国语学校的联系,我和泗洲中学同学的联系等等,都为我们信息的畅通发挥了相当重要作用。
四、我们具体的工作:
1、基本流程: 确立主题—→前置反思—→个人分头准备—→主备人发言→集体讨论交流 →电子文档预案共享(彼此存档)—→课堂实践研究 →课后反思完善
2、一个研究:即加强中考研究。我们在严格按照中考考试说明的前提下进行:
中考试题研究:对历年的中考试卷,特别是近三年来各地的中考试题类型结构加以认真研究。
中考复习策略研究:复习策略设立阶段目标。我们的复习思路是:先落实线上、点上的知识,充实考纲;然后概括提炼相互联系的内容,完成面上知识的整合,从而简化成简单的框架,使学生全面把握所复习的内容。为此,分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教材同步基础复习。 理清主干线索,夯实基础知识
第二阶段:分类复习,即专题复习。做到项目有专练,题题有所得。通过这一阶段的复习,使学生对每项内容得以全面、系统地巩固和提高。整合相关内容,搭建框架结构
第三阶段:综合练习,即中考模拟、冲刺成套试题的训练,精设模拟试题,涉及时事热点
对学生进行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把所学的知识上升为综合运用能力,适应中考要求。
解题方法指导研究:主要是辅导答题技巧:包括选择题解题策略 、分析说明题解题方法
(归纳型:演绎型  开放题的解答、漫画题、表格题等  )并就每一种中考中经常出现的答题思路和方法加以指导,力求对不同内容采取不同方法
3、三公开:公开备课过程,公开教学资料,公开教学经验
4、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定统一教案骨架。
由中心发言人执笔书写,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操作环节。
5、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资料,统一作业布置和统一教学测评
6、六备:备教材:包括教材的处理,教材知识的把握,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等等
备教法:根据具体的目标、任务、内容、师生实际选择 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等包括如何构建教学过程等
备学生、备学法: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知识的储备、可能出现的知识漏洞等、还有尽量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是采用自主学习呢?还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备作业:主要包括质 (有针对性) 和  量的控制
备师生问题的生成: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把问题前置化,提高课堂效率
备教学反思: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及结果的理性分析。可反思诸如如何解决学生主动学习、如何最大限度增加每个学生活动的机会、如何扩大交流、如何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扩大教师间学科间的交流合作、如何控制课堂秩序等较宏观的问题,也反思教学设计的得失、课堂上突发事情的处理机智、某个学生会心一笑的缘由、知识储备不足而引起的尴尬等等微观问题。
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追求集体备课与个性化教学之间的协调发展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就有其规律,共性的东西大家都要去探索、追求和遵循;是艺术,就有其特色,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演绎方法,有不同的特色和风格。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我觉得这里的“海”就是指教学目标。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一年来,我们力主每位老师都张扬其个性,彰显其教学魅力和风格。
洪老师:具有较为深厚的学术功底,视野开阔,谈古论今,教学理念新、科研能力强。
祖老师:既是一位严师,又像一位慈母,以亲和力见长。深受学生爱戴.
许老师:条理清楚,目标明确、层层剖析,环环相扣,论证严密,结构严谨。
陈老师:幽默风趣,分析深入,多年的初三教学经验,擅长于中考试题研究。
六、成绩回顾
谈到成绩,我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很多家长、学生甚至部分教师,往往认为社会政治开卷考没什么?大家拉不开差距。其实,不仅仅我校开卷考,在大家开卷考的情况下要拉开与其他学校的差距其实难度更大,也是有文章可做的。以我校今年和全区的比较来看:
平均分
合格率
优秀率
我校73.26
99.01
88.49
全区62.25
84.36
50.14
差值:11分     15%   38.35%
区第二66.13
94.15
55.32
差值7.12分  4%      33.17%
尽管合格率接近,但是,在优秀率方面,我们还是占了很大的优势,今年我校历史与社会中考满分15人,72分以上369占73%,优秀率高出全区近40个百分点,平均分也要超过11分,应该说尽管只有80分的总分,但是对我们整体的辉煌还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我们今天又站在零的起跑线上。
七、问题与反思
在漫漫的课改路上,我们思索如何把教研与培训结合,既进行课改理论培训,剖析案例,又进行备课交流指导,将集体备课向纵深方向发展。是我们进一步探索的课题和努力目标。
不当之处肯望各位同事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本学期本人承担初三前三个班的历史教学任务,在实施初三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力求从教法有效、内容有效、问题有效、复习有效四个环节来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教法有效
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初三历史新课采用目标导学法、问题教学法等教法比较适合初三教学的实际。目标导学法的最大好处是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具有很高的针对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问题教学法,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学史的兴趣。这两种教学法都有助于学生当堂课掌握所学知识,达到“堂堂清”目的,“减负增效”的效果很不错。而复习课则采用谈话法、图示法等教法比较适合。谈话法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回忆,老师亲切的口吻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图示法有利于学生缩短认识教材的过程、加强对教材框架体系的理解,有助于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其实每一种教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都具有独特的功能和长处,但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任何一种教法的使用都必须因内容特别是因学生而异,不能生搬硬套,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
2 、内容有效
初中历史教科书以“课”为单位编写历史教材,每“课”涉及面广,但教师不必面面俱到,要保证教学内容真正有效,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 )树立课标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给教师提供了教育教学依据。初三历史教师要牢固树立课标意识,充分利用课标的指导作用。备课时要仔细研读课标,紧扣课标要求确定教学内容、突出重点、难点,由此展开的课堂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 2) 要针对中考命题的改革方向来设计教学内容
从200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考试形式实行开卷以来,考试方面有了重大的改革,由过去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考察转变为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综合归纳能力。中考命题改革的方向,也正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改革方向。这绝不是要求初中历史教学走“怎样考就怎样教”的应试教育道路,而是要充分发挥中考的导向作用,将中考命题的要求全面渗透、落实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真正有效地开展起来,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根据中考命题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适当调整教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立体化;二是对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分类处理,突出内在联系;三是对历史现象、事件、人物进行多角度立体分析,形成全面认识;四是对具体知识点进行深化、拓宽、拔高处理,凸现隐性知识。只有当课堂学习内容有效时,学生的课后负担才可能减轻一些。
( 3 )要针对教和学的薄弱点来确定教学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情和学情,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学习中的疑点、盲点、易错知识点等内容来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以增强有效性、避免盲目性。如“1929~1933 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美国,尔后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这样的问题,教材中要么一语带过,要么含而不露。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去发现这类问题,最大限度的提取教材所隐含的知识信息,充实学生的认识。
(4) 要针对历史教育的目的来组织教学, 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现实化
教学中,教师应深入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实现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实现历史与个人的融合,这是搞活历史教学,发挥历史教育社会功能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教师一要关心时事,了解世界形势的变化,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恰当结合点,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感悟能力;二要了解学生的愿望、苦恼和要求,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迫切需要出发去发掘教材内容,使学生从中汲取营养,指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比如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我国目前的改革开放政策联系起来讲解,学生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改革是强国之路,这样就大大增强了历史的启发性和现实感;将世界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诸多伟大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与中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不恰当做法结合起来讲解,就大大增强了历史的教育意义,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富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比如:学习贝多芬的敢于和命运的不公和社会的不公而勇于抗争的精神、爱迪生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刻苦成才精神、牛顿的“如果我站的高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的谦逊精神等等,这样的教学内容,无疑会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灵活性得到更好地发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历史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
3 、问题有效
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西方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看来“,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可能产生创新的冲动,这是教师设计教学问题的心理学依据。可以说“问题”是中学历史课堂的灵魂,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疑,思疑而解疑,解疑而心悦。但要注意“问题”的提出要科学合理,设计问题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1 )设计问题首先要考虑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
不同学习能力,不同性格的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心理需要,所以,针对全班学生设计的问题,尽量起点低些,让大家都有话说,争取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参与机会、都有思维任务和训练,也都有获得表扬的成功机会。
(2) 设计问题要科学, 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设计问题时要把握好四点,一要适度,即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要选择最佳切入点,使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三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启发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问一答的简易交流,而应由易到难,步步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产生畏难情绪,以维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同时要注重思维含量,问题要有思考价值。如九年级下册第 17 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因内容庞杂,学生很难理清知识的内在联系,而我用以下四个问题就可以将整堂课教学内容串联起来:①什么是经济全球化?②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现实表现是什么?③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各是什么?④中国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这四个问题基本上是按“识记史实→归纳现象→阐释历史→探讨历史”不同能力要求,由低向高顺序依次提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本人在实践中认识到只有当问题真正成为帮助学生形成纵横交错的历史知识体系的桥梁时,它才是真正有效的问题。
( 3) 设计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提出问题不是目的,而在于以问题去启发学生思索。开放式问题,最能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你是否赞成华盛顿激流勇退而拒绝连续担任第三届总统?此类问题一旦提出,无须教师费心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立即就能引起学生热烈讨论,有彼此对立形成辩论之势的,有互相补充结成合作关系的,观点不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答案或正或反都不重要,关键是论证的过程锻炼了学生思维。
4 、复习有效
初三历史课堂复习是初三教学的关键,河南省这几年的历史中考已由知识考查转向能力考查,所以对临近中考的毕业生来说,寻求适当的复习策略,是十分迫切的任务。因而教师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找准方向,使复习更有针对性,克服盲目性,避免做无用功,力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复习备考效率。针对下学期的中招备考复习,我计划做到以下几点:
(1)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课本是中考命题的根本,也是复习备考的依据,学生只有熟悉课文,打好基础以此为前提培养能力,才能应对各种变化离开了基础,能力只是空谈。复习的第一阶段,教师在课上要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学生注重课本的阅读,从中掌握最基本的史实、最基本的概念,按照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讲练结合的方法,讲清每一单元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关键史实、重要概念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需注意的是这个阶段不是上新课,复习不能只停留在原有知识层面上,必须对基础知识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
(2) 专题复习,关注热点
第一阶段的复习是使书本由薄变厚的一个过程,学生从中掌握了大量信息,但一时难以消化、吸收。为使学生真正掌握住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将其系统化、专题化整理,即将书本由厚变薄。方法是在复习时重新组合教材,以历史主干知识为枢纽,以线索为网络,教师进行“纵横”联系,搭建系统的知识框架,及时把同类型历史知识归并起来形成专题,这样就可以清晰掌握历史的发展脉络。
例如,世界近代史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归类为近代重要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专题。这种把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就是历史的“横向”联系。另一方面,社会上每一事件,都前后联系、一脉相承,把每个历史事件前后联系起来,使其基础知识系统化,这就是历史的“纵向”联系。
(3)“实战演练”,培养能力
这个阶段教师要精编练习,每周进行“实战演练”,培养能力。然后根据演练结果讲解正确的审题、解题方法,探求命题的途径和规律,教会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达到巩固深化基础知识、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和效果。
然而“任何知识的获得都必须通过学生主动的内化”,之前的复习中,教师一直把握着复习方向、方式、进程和内容,学生只能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进入这个复习阶段后,教师要在课堂上留给学生一些时间以内化知识,这实际上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是一个学生主动消化、真正内化知识的过程,这比教师从头至尾一味的强灌,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梳理、内化知识,才能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历史知识。
总之,教师在初三历史复习课上,要讲究复习策略,才能做到既减轻学生负担又保证复习效果。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初三历史教学中,每当我看到疲惫不堪的学生,就深感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教师想要减轻初三学生负担,最佳途径就是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多下功夫,避免做无用功。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在实践中的粗浅认识,仅供参考。

本学期初三年面临中考升学,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水平的提高。一、复习经验总结1、立足点:考试说明、指南、课本。考试说明是指导,考试说明没有要求的知识点复习期间砍掉,比如《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可去掉,课本是依据,北师大版的《复习与提高》作为参照。2、立足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1)时间大致安排:第14周前完成第一轮复习(泉州质检前5月22日);第17周前完成第二轮复习(晋江质检前),最后做几套模拟卷。(2)能力层次:按能力不同层次实施有效教学,识记层次讲清是什么就可以,掌握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理解、运用层次的要讲清是什么,还要讲清为什么、怎么样,对知识点进行拓展,时间安排要科学合理。(3)讲求方法,实施有效教学,讲究效果。由于历史是开卷考,初三年总复习每一节课最好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按照考试说明阅读教材,熟悉教材,巩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偶尔进行课堂小测,尽可能训练学生不用查书就做好选择及辨析题。同时,结合指南、《复习与提高》的题目有针对性地训练讲评,在训练和讲评的基础上掌握知识点(4)、要示学生掌握课本中重要的图片,如鉴真、胡适、孙中山、司母戊鼎、雅尔塔会议的图片,因为中考试卷出现不少图片。3、泉州地方史要有机结合。《复习指南》七下部分泉州地方史比较多,与教材紧密结合的泉州历史事件及材料要求学生掌握。

2008年的这一学期以来,,勤勤恳恳,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地做好一个教师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并注重博采众长,广泛涉猎知识,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学生,使自己教有所思,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一一说明:
1、备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为此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前一周备课的要求,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大纲。虚心向前辈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利用网络查阅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以此确定预习和展示的问题,就能够契合学生的心理和性格实际,并对即将上的课作出预想,以作到有备无患。
2、上课
上课时认真讲课,精讲精练,语言简洁不罗嗦,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注重问题的梯度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并着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勇于创新等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做到及时的反馈。注意自己的角色转换,当学生进行预习时,自己应是引导者;当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时,应该是参与者;当学生讨论或展示完毕时,自己应该作出小结,是归纳者。
3、辅导和作业
一旦课堂因为种种异常原因就会影响课程的进度,加上本学期的时间比较短,所以课程安排很紧。作业方面根据学校精讲精练的要求,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决不布置重复的、无意义的机械作业并做到及时批改、认真纠错,发挥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作用。
4、课外
除了正常的教学上的备课、上课和辅导改作业外,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另外我还注重多方面培养自己的个人素养,每天坚持练字半小时以上。找时间到图书馆借书看书,扩宽知识视野,学习教育理论,不断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厚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底蕴
5、努力方向
新的世纪,社会的要求,家长的期盼,学生的崇仰给予我们,那都是厚重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历史教师,我是光荣的,但也是愧疚的,因为我不是做的最好的。当然,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作到尽善尽美,虽不能作到最好,却要有做到最好的追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用心教导学生,用笑温暖学生,用爱滋润学生,要对得起自己心中那份神圣的事业!爱我所爱,一如继往!

2009年中考已经结束。回顾一年来的九年级历史教学,面对考查内容增加数倍、能力要求全面提升的形势,我和李红蕊老师知难而进,努力用最小的负担帮助学生获取最好的成绩。反思一年的教学工作,一些做法已成为我们值得珍存的宝贵经验,当然也还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
先说几点成功的经验:
1、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历史教学,我们两位历史老师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努力地不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学历史、学好历史。这一年,我们基本没有布置过笔头的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占用过除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补课。我们总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个40分钟,通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2、集体备课、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复习计划。
一年的教学复习工作能顺利完成,有赖于我们对每一个教学复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等问题形成比较明确的计划。两位老师虽然分头教学,但目标一致、方法一致,采用的复习提纲、复习卷等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凝聚了两个老师的智慧、增强了科学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编制了系统复习提纲。
我们两位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研究教材、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数次研讨考试说明,深入领会考试说明中知识点为什么这样选择编排、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例题中透露出哪些命题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习专题对考点重新整合,编制了11张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每个专题配以相应的精选习题。这样在复习中做到了讲、看、读、练的有机整合,每课一个专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复习提纲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中外对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学生视为“法宝”。
4、科学复习,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注重练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要减负,就是要避免题海战,努力让学生做有用的题,学会做题的方法。我们在复习中努力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选编、练习、批阅、讲评、改正。每份练习卷都是在教师大量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而成的。每份练习我们都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避免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实现练习的价值和作用。每次练习教师都认真批阅,都要求学生认真改正,真正弄懂每个题是怎么做的。我们十分重视每一张练习的讲评,决不就题讲题,而是深入探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应该怎么解决、还能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5、搞好补差工作,采用新的方式提高补差效率。集中补差强化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习题得到直观呈现,习题练习、方法指导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学复习过程,也还有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的地方:
1、11张复习提纲当然包罗万象,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我们设想要根据学情、考情进一步去粗取精,让复习提纲更便于使用。
2、早学习的东西遗忘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安排好对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有效复习。
3、从七年级开始就要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在历史学科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总结可能还不全面,欢迎批评指正。

本学期中,学生把视线投向更为广袤的世界,去探索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也为学生能更好的接受高中学习打好基础。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将本学期九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学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有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二、运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学生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了解学生心态,激发其学习兴趣提供与搜集历史资料,为学生创设历史氛围和问题情境。拓展和深化历史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精神。
三、注重导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创设问题情境、氛围,做好学习新课的认知准备,明确学习内容、任务、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期待。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责任感。历史过程、特征和线索的讲述,注重点面结合、人事贯通、归类点拨等。历史概念的讲述注重提供感性材料,揭示各方面本质特征,综合概括等。板书应注重文字、语言、提纲、表格、线索、图示等传递信息。回归学生主体,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学习规律,而现代教学理论则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接受教育的,而是教学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认识到学生是有发展权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认识到只要具备条件,所有智力政常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获得成功。认识到学生是有着巨大发展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学生都能得到及时发展。注重目标的全面性、教学程序应具有灵活性、教学形式应趋向个别化、注重情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依据“最近发展区”原理,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资料研究,争取专家支持的帮助,规范操作行为。采用教育实验法,辅之以调查和观察等方法。加强了研究策略:重激趣,求入境;重民主,求和谐;重探究,求过程;重思维,求发展;重合作,求创新。
2008年6月30日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五个班的历史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以促进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胸有成竹,每堂课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互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 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其他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五、本学期,期末考试五个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从期末考试各大题的得分率来看,第一大题选择题得分率比较低,本来应该很好得分的选择题却失分最多,这引起了我的重视,后来了解到整个学校的历史都有这种情况,经过调查反思,发现原因是由于学生认为是开卷考,不愿意花时间来看书,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课本的不熟悉,导致选择题大量失分。再有,就是学生对综合题存在很大的害怕心理,分析综合能力不足,面对分析综合题,总想从课本上抄答案,因而,下一学期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增强分析综合能力,多做多练,力争取得更加满意的成绩。

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九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太多。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 周到细致,找准重点、难点
开学初,我积极参加学校历史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感受知识的能力。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和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
二、上课——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四、辅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
在课后,我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避免了只重视优生忽视后进生的思想和做法。在课后的辅导中我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力度。我对后进生的辅导,主要是学习思想的辅导,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同时,不断的给予鼓励和支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事实证明,我的这一做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学科知识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参加了学校校本课程的编写,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同时也帮助其他老师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洪中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为配合我县教研实践,改进历史教学工作,提高我县历史教学质量,对本次考试实际情况,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我特分析如下: 一、              命题思想
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中考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市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即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情分析
1、              题型: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对传统题型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读图题、列举题、探究题。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              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
3、              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              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第11小题和第18小题。在解答第6小题时,很多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在作原有题的基础上,不加思索的选择了A项;而答案就在题中“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很明显正确答案C。在解答第11小题时,不少考生因缺乏横向联系而不能正确把握。解答第18小题时,部分考生缺乏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错选。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第二大题列举题是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学生回答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
3、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
其中第27题第三问属主观题,考察学生历史与实际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
其中第28题,从整体看学生回答较理想。平时练习较多,多数学生失分不多。
其中第29题第二问多数学生回答的意思正确,但语言层次不够清晰,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4、 第四大题是探究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第30题从整体看回答的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把握题意,在回答第一问的基础上能较完整的总结概括第二问。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专业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培训,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注重与同科教师和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工作。
2、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3、加强对学生的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为配合我县教研实践,改进历史教学工作,提高我县历史教学质量,对本次考试实际情况,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我特分析如下:
一、              命题思想
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依据中考的要求和特点,结合我市初中教育教学的实际,体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原则,即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考情分析
1、              题型: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对传统题型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读图题、列举题、探究题。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十分符合初中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这些题型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2、              难度: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在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适当的设计一些拔高题。
3、              范围: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试题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主体内容,且重点突出。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基本达到了一致,试题覆盖面广,符合新课标要求。
三、              题型分析和总体评价
1、第一大题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
从总体来看,本次考试选择题难度较小。其中,失分率最高的是第6小题、第11小题和第18小题。在解答第6小题时,很多考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在作原有题的基础上,不加思索的选择了A项;而答案就在题中“自独立战争开始两年来”很明显正确答案C。在解答第11小题时,不少考生因缺乏横向联系而不能正确把握。解答第18小题时,部分考生缺乏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错选。在历史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事件之间联系的认识,加强事件与事件间纵向与横向的联系、比较。
2、第二大题列举题是基础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学生回答情况较好,说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牢固。
3、第三大题材料分析题,是考查学生对所给的材料是否理解与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
其中第27题第三问属主观题,考察学生历史与实际相联系,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
其中第28题,从整体看学生回答较理想。平时练习较多,多数学生失分不多。
其中第29题第二问多数学生回答的意思正确,但语言层次不够清晰,教学中要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4、 第四大题是探究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第30题从整体看回答的较好,大部分学生能把握题意,在回答第一问的基础上能较完整的总结概括第二问。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专业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培训,增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注重与同科教师和交流与学习,取长补短,改进教学工作。
2、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知识点的讲授,还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锻炼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每堂课的小结部分都出几道与本课知识点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3、加强对学生的要求,这包括课堂上的要求以及课堂作业的要求。每一单元学完之后,出一些测试题,多多锻炼学生的卷面答题能力。

一、卷面总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范围是历史九年级上册,试题难度适应中考的要求,难易适度,符合新课改题型要求,在选择题与材料题的基础上,增加了探究题。题型新颖,问法灵活,考查全面,且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综合、理解、应用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历史教学的开放性、自主性、探究性,彰显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理念。
二、试题分析及学生答题情况
1、第一部分是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考查学生对历史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判断历史是非的能力。此题学生丢分不多,可见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还可以。
2、第二部分是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识记能力,对所给历史材料的理解与认识能力,从而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要求学生通过分析、判断、概括性的点题,得出观点和评价。
此题丢份多,特别是探究性题目,原因是:一是学生审题不细。审题不细造成漏答;没有把握关键语句,造成错答。二是对探究性题目这个新题型很陌生,无从下手,没有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三是部分学生书写马虎、卷面不整洁。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
2、针对增加的新题型,多开展一些探究性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真学习新课标、新理念及近几年的中考动向,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及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分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法。

一、基本情况
初中九年级期末考试,从各班反馈的信息看,命题灵活,难度适中,参加历史期末考试的人数为289人,人均分59.46分;高分75人,高分率为25.95%;及格162 人,及格率56.05分;低分32人,低分率为11.07% 。
二、试卷综述:
今年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难度为0.50。题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40分,占40%;材料解析题60分,占60%。命题范围就是九年级历史上册内容,重点考查世界近代史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改革,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等。
三、答题得失
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此题知识涵盖面广,涉及初中阶段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内容,合格率在90%左右。失分主要集中在第8、16小题,属于分析理解记忆能力。
第二大题材料解析题,主要考察学生分析、理解、整合和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失分主要集中在第21小题第(3)问中的《法典》历史地位,第(4)问;第22小题的第(1)问;第23小题的第(1)问、第(3)问;第24小题的第(1)问、第(2)问、第(5)问。
四、主要失分原因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2、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材料解析,知识整合能力有待提高。
4、书面表述能力有待加强。
5、考试形式发生变化,试题和答题卡分开,答案写错位。
6、极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后面的非选择题是空白,这也是出现低分的主要原因。
7、字迹潦草,难以辨识,专有历史名词、概念出现错别字。
五、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1、教学中以课本为主,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2、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注意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4、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梳理。
5、加强书写规范化训练,讲究字迹工整,格式符合要求。
6、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进一步做好培尖补差工作,尽量减少低分。

九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本次历史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本、题型多样、新颖能与当今社会联系起来。既考察了要求学生识记的内容而且很注重灵活运用,但学生成绩不太理想。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选择题中学生失分比较大。主要表现在: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到位。思路不清、抓不住考题的“灵魂”,导致学生答不到点上。2、不审题,题目中要求选错误的,可学生一眼看过去只选了一个正确的3、分析问题、提取信息能力不强,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不会从材料中提取信息4、在讲解过程中有些不到位的地方,比如考到亚历山大东征最远到达的地方没点明确,只讲到到达了哪些地方。以致学生在做此题的时候根本不知如何去做。5、凭印象答题。学生一般情况下会选择自己听得多的印象深刻的东西,如:1789.7.14巴黎发生的一件事情是攻克巴士底狱而在学生脑海中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印象比较深刻,所以凭印象就选错了。历史诊所题中要求掌握5个小知识点,题目要求必须改正而许多同学只打一个错号,因此错失2分,有的同学耍小聪明全打了对号,侥幸得了6分,当然也存在什么都不会也不做的。材料题中失分主要表现在理解材料不到位,有些同学答非所问,还有的答得不够全面,比如在26题中学生对于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比较片面,很少有人谈到民主范围不广。
综上所述,本试卷失分严重,平均分只有四十多分。许多原因在于我讲解的时候不到位。因为是初执教者,有一些考点把握还不到位,还又要没有很好的监督学生进行识记,加上学生审题不清、粗心大意以致一些非常简单的题目也出现失分现象。
针对上述问题,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到:
一、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对常考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重点排查、抓好落实工作
二、抓纪律,纪律不好,会影响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质量,期中考试后,我会加强纪律监管力度,向课堂要质量。
三、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审题
四、加强对学生在材料分析题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培养。
五、加强学法指导、培养答题技巧,向工整、规范答题要分,杜绝卷面脏乱差现象。
六、反复复习、当堂训练、当堂记忆,体现有效教学。
七、让学生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门课程。学生普遍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成为影响历史成绩的一大因素
总之,经过期中考试我认识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本着提高成绩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对学生加强管理、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一、总体情况
年级
总分
均分
合格率
优分率
差分率
七年级
30
21.7
77.1
47.12
7.25
八年级
30
27.08
95.81
87.67
1.10
九年级
30
23.5
88.7
53.1
2.41
本次考试在08年中考说明没有下发的情况下,严格遵照07年的中考说明进行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比较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能力。难度系数力争控制在0.8左右。从考查结果来看,各年级情况基本与考查初衷一致。七年级均分等项内容有点偏低,试题比较灵活;八年级均分等项比较高,九年级均分等项比较适中。
二、存在问题
1、思想认识有偏差。虽然历史学科现在已经纳入中考范围,但是毕竟很长时间这门学科都是以“副科”形式存在,因此,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老师、学生等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使重视,还没有到重视语数外等学科的程度。另外,加上中考历史又是开卷考试,从领导到老师再到学生,总觉得不会难到哪去。这样的指导思想必然影响于平时的教学与学习。
2、教学针对性不强。一方面,不少学校因为客观原因,专业历史教师短缺,只好由其他学科老师临时代替,虽然初中历史难度不大,但是非专业老师与专业老师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教学效果肯定不一样。另一方面,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针对性不是很强,有些老师可能就是带学生划划书,然后让学生自己看看,至于必要的讲解、练习与反馈等不能及时跟上。这些自然影响学科成绩的提高。
3、学生基础比较弱。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思想价值多元化倾向也越发明显。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加上小学、初中实行义务教育,不管成绩如何直接升入初中。学生基础不太牢固。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虽然开卷考试,但是有些学生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可能刚刚进入初中,还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拿到试卷以后连试题在书本上什么地方都找不到。答非所问。还有阅读分析能力比较弱,不能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内容,准确找到其中的有效信息。书写不规范,错别字比较多。这些自然都影响得分。
三、教学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思想是行动的指针,正确的思想指导正确的行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同样,教学也是如此。学校领导如不重视历史学科,老师想重视也就没有了底气,那么指望学生重视更是不可能。既然历史学科已经纳入中考范围,就应该将其重视起来。虽然08年的中考说明还没有下来,但是08年中考历史学科总分已经铁定增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领导、教师必须给予足够重视,这样自然学生也就重视起来。注意才有可能满意,大意必然会失意。
2、理清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简要介绍教材的编写结构,帮助学生理清楚知识脉络,搭建结构体系。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考试的需要,这样可以避免在考试时,不知道这部分内容在哪一册书上,到底是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尤其要向学生强调重大历史事件必须牢牢记住,这样可以避免混淆、无头绪。
3、落实中考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包括七、八年级,也要依据最新的中考说明,凡是说明中不作要求的内容,在教学中要淡化,少讲或不讲,尤其是九年级必须紧扣中考说明,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浪费时间,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把中考说明中的知识点逐一进行落实。我想如果将中考说明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能进行落实,那么中考历史学科成绩肯定不会差。说到底,是落实问题。
4、抓住关键人群。这里的关键人群主要指毕业班的教学。对七、八年级也同样适用。要想提高均分,只有紧紧抓住中等学生。好生不须烦心,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在复习时要紧紧抓住中等学生,这部分学生紧一紧成绩会很快上升。如果放松了,他们的成绩会急剧下降。当然,后进生也绝对不能放弃,如果放弃,压力会更大。课前或课后利用适当时机多找这部分学生谈谈心,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其学习。每一位课任教师要认真负责地处理好其中的关系。
5、强化答题规范。学习最终还得落实到运用上,这要通过检测来体现。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教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如怎样审题,如何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等。像本次考试中,后面的材料题得分就比较低,其实,题目并不是很难,虽然原因有多方面,但不会审题则是原因之一。现在中考已经实行网上阅卷,如果书写不规范将会直接影响得分。在平时的考试中一分两分影响不大,但是在中考中一分两分可能就会影响自己的选择与前途。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尤其在毕业班的教学中必须强化对学生的答题规范训练,千万不能什么事都看得惯。从书写、答题、条理、错别字等很细小的事情抓起。只有平时规范到位,关键时才能产生出好的效果。
历史学科已经纳入中考范围,这对我们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历史学科地位极其重要性在不断上升,作为本学科的教师必须从思想与行动上重视历史这门学科,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实课堂教学。我们的历史教师切不可大意,更不能辜负目前这样好的外部环境,努力提高历史学科成绩,让本学科应有的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试题分析
本套试题注重基础,考查面广,难易适中,题型灵活,综合性较强,是一套质量较高的试题,能突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引导性。试题有以下特点:
1、试题灵活。 1—20题属选择题,占分40%,注重历史知识的识记。21—27题属非选择题,占分60%。例如本套试题能过图片(15题)、数字计算(14题)、形象的比喻(13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1、5、6、7、9、20)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考查,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2、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重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考查。例如27题,对“科技革命”的考查,26题“九个世界性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等。
3、史料丰富,以教材为主。例如22、24、25题,既加深了考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更有助于对教材重新认识和把握。
4、对热点问题考查。例如经济危机(13)、同年纪念(16、18题)对中考方向具有一定的引导性。
二、试卷分析
第Ⅱ卷共七个大题,满分60分,从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得分在40分左右,其中21题、22题、23题、27题属于知识记忆运用方面,内容从课本上容易查出,大部分学生得分在80%左右。第24题、25题、26题,注重了知识与能力的考查,学生的得分在50%左右。在创新立意及能力考核方面来看,大部分学生失分较多,特别是26题,学生得分在20%左右。
总体来看,能过评卷,试卷可以看出:
(一)好的方面
1、学生对于的教材原有知识问题回答较好,准确高。
2、对于材料上内容及形式相同或相近的题理解较为确切,回答较为全面。
3、通过阅卷可以看出,学生的书写较去年较好,答案的次序及排布较为合理、清楚、一目了然。
4、大部分学生的卷面整洁,语言组织灵活,表达清晰,能切中要点。
5、部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评价问题,能根据题意做出正确的分析、评论,水平较高。
(二)、存在问题
1、通过试卷评析,反映出学生在学习历史方面的静态思维较严重,表现死板,不会变通,审题浮浅,只一味照抄资料,导致失分。
2、对于能力回答评价性试题,更是不知所云,表现为主观上没有关注历史问题,更谈不上联系现实客观的评价历史,如对美国对日本投下原子弹事件,竟有的学生答“日本活该”等。
三、复课建议
在后段复课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
2、对历史知识的复习应做到系统化和条理化,使学生逐渐形成点、线、面的知识体系。
3、教师应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解题方法、答题方法的指导。

一、初三一模阅卷分析:
经与本片初三有关教师交流,本片在此次一模中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大致如下:
1、教师方面:师资严重不足。随着初中历史考试分值及范围的增加,本片历史专职教师严重不足的矛盾已十分明显,本片的优秀历史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各校均将他们分在初三年级任教,以往只考初三年级,因此本片考查情况较理想,而现在考查三年内容,学生在初一、初二时基础较差,初三一年很难改变。因而总体成绩较差。
2、教学方面:有几个学校没有完成复习任务,普遍认为课时紧张;教师所教班级过多,无法过多的辅导学生。
3、学生方面:初一、初二时学生没有养成较好的学习历史的习惯及方法,两级分化严重,差分率较高。
4、考试形式方面:初中历史与政治合场考试,对历史的影响较大,学生普遍反映时间不够,因为传统习惯,学生较重视政治,本人做过统计,在历次考试时,学生在政史合场考试中,学生用在政史上的时间比一般均为3比2。
改进措施:
1、教师要专业化,专业教师要归行(如下所述)。
2、教师要夯实基础,注重答题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建议政史分开考或延长中考时间。
二、初一、初二阅卷小结:
1、试卷分析:
(1)能针对考点,试题覆盖面较广,没有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把握较好。
(2)初一年级材料解析题第二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及灵活运用历史知识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3)能紧扣时政,热点问题出题,符合大型考试导向,初一、初二最后一道材料题均提到西藏问题,最后一问开放性问答,考查学生对时政的关心程度及对时政的分析能力。
2、分数统计:
初一
学校
谷里
铜井
陆郎
镇中
均分
48.1
50.6
49.1
49.5
及格率
88
95
93.2
95.3
优分率
64
78
69.1
77.6
初二
学校
谷里
铜井
陆郎
镇中
均分
53.2
52.5
54.0
54.0
及格率
94.6
93.4
96.5
98
优分率
84.7
80.2
87.8
88.1
3、存在问题:
(1)初一,初二年级,本片各校专职教师较少,现在任教的教师绝大多数为非专业、年龄较大、跨学科、跨年级的教师。各校均有历史专业的教师该行教其他学科,说明各校对本学科重视程度还不到位或教师较缺乏。在此,本人强烈呼吁上级有关部门用行政命令手段干预,让专业教师归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本片乃至全区的历史学科成绩。
(2)学生答题能力亟待提高,教师在课题上强调答题技巧、归纳分析问题能力训练过少,这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改进。
(3)学生两级分化较严重,尤其是初二年级,差分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