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蛋白水解物片副作用:穴性赋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55:10

穴性赋

1、 气门
    经穴性质,气分为先。少商宣泄肺气,胆俞降泄肝胆。公孙降脾胃气逆而止呕,丰隆降肺气定喘而化痰。闻之经渠能降肺气而治气逆,天突降逆气而定哮喘。巨阙治逆道而开胸满,隐白治咳逆而升陷阳。大肠俞疏通肠胃之气化兮而润便燥,膀胱俞疏通膀胱之气化兮而利小便。是以曲池行气,云门开胸。阳陵泉有行气导泄之效,厥阴俞有治胸满呕吐之功。抑又闻肝俞治肝,肺俞理肺。欲调肠胃之气求内庭,理肺气以中府。气海膻中专治一切气病,上中下脘乃脾胃之气疾。常闻足临泣泄肝降逆以定喘,足三里升气降逆而调中。调和卫气有大椎,行气下气寻照海。商阳泄肠,内关调胃。合谷泻肺气之郁结,肺俞降肺气之上逆。
2、 血门
    穴有血门,亦当牢记。一切血病膈俞饶,大便脓血腹衰治。原夫委中清血中之毒,行间行淤可破血结之证。天枢足三里破淤理血有治吐血咳血行血之效,太冲三阴交通经行淤尤有清血凉血固血之功。咳血咯血肺俞太渊宜审,呕血咳血心俞肝俞同攻。月经不调自有地机血海,漏血不止无不交信合阳。鼻衄二间极效,牙衄合谷最良。月事不行照海灸,吐血不止尺泽攻。迎香气户能治鼻衄不止,十二井十宣能使气血通流。血崩漏血求大敦,调经行淤曲池针。吐血咳血有鱼际,齿衄鼻衄求内庭。中极关元妇人血症为主,气海阴交施功效亦同。若能因症配合而施治,针到病除显奇功。
3、 虚门
    虚者补之,穴要审真。隐白补脾益肾,地机补脾益精。益精气之不固漏谷去取,补气血之不足心俞下针。原夫脾胃虚弱补使上中下脘,饮食不化脾俞胃俞同功。阳气欲脱神阙灸,虚损劳弱天枢攻。治虚劳肺萎魄户好,止阴虚盗汗间使高(佐太溪、阴郄)。闻之膏肓俞益精气而补虚损,中膂俞止消渴而益肾阴。补肾益精命门肾俞宜审,养津益液太渊少冲同针。大便闭结支沟取,虚热烦渴涌泉清。抑又闻丹田(关元)固下元益精气而补虚损,气海固下元助阳气且滋肾阴。补肺治虚劳以肺俞,补中益脾阳以公孙。太冲曲泉与行间补血而养肝,太溪复溜连交信滋阴而补肾。中极固下元虚冷,曲骨补真气而益精。肝俞补肝血,上廉温胃津。足三里益气而补脾胃,三阴交生气血而补三阴。此是实践特效穴,必须师传始得真。
4、 实门
    实则泻之,症要辨清。涌泉然谷太溪俱泻肾,神门少府通里俱泻心。脾胃之实何穴泻阴陵商丘同公孙,心包有热中冲泻曲泽内关大劳针。泻肝期门曲泉行间太冲好,大肠商阳二间合谷曲池清。小肠少泽同少海,泻胆阳陵临窍阴。膀胱委中中极泄,三焦关冲外沟清。若还痰多丰隆泄,胸膈痞满上脘针。井少商荥鱼际络列缺合尺泽,连募中府穴泻肺从肺经。胃实内庭足三里泻,血结膈俞血海攻。泻胃逐秽通肠天枢妙,泻腑导泻消滞中脘针。辨证虚实当分清,施治补泻明于心。
5、 寒门
    寒则温之,须了于心。中脘神阙气海足三里,中焦寒冷灸即温。心俞温而振阳气,温肝之寒灸大效。然谷温下助肾火,命门肾俞再同针。章门温脏寒积聚,理心腹寒以公孙。温中理脾阴陵灸,一切血寒三阴交。中下焦寒隐白理,灸后壮阳脾亦温。一切表寒大椎除,后溪陶道可清。关元暖宫阳气振,腹寒血冷曲泉温。治寒以温,施灸或针。
6、 热门
    热则清之,阴阳有别。肺俞鱼际俱泻肺,少商尺泽刺出血。阳明经热商阳二间连,解表经渠与列缺。合谷不但清气分,且清头面诸窍热。解溪厉兑足三里,中脘内庭清胃热。肝俞脾俞同胃俞,泻肝又泻五脏热。清心神通心少府,行间则清肝肾热。大椎陶道退热兼解表,三阴交平肝而清血。间使内关清心包,又能解散胸中热。清血少冲少泽连血海,太溪养阴而清热。三焦有热上脘浇。身热曲池有特效,其功则在清气分。清肠热有小肠俞,丝竹空清头目热。脾热大都阴陵泉,阴陵还能清胸热。涌泉治余热不解,尤能清肾治热毒,还能清泄四肢热。身热烦渴心包热,劳宫曲泽刺出血。头脑有热求百会,后溪大抒清表热。胸背烦热内关大陵心俞膈俞可针,肚腹闷热三里内庭天枢大肠可清。恶心呕吐中暑热金津玉液刺出血,若泄五脏六腑热则求脏腑诸俞穴。脏热当清,腑热当泻,审症清楚,随经选穴。
7、 风门
    原夫百病,首中于风。合谷解表祛风寒,大杼解表而祛风。鱼际解外感风寒之邪,肩髃周身四肢之风。头风外感风池妙,头痛驱风头维攻。搜周身风邪有曲池三里,治腰腿诸风必风市委中。冷风湿痹针环跳,头风外感列缺攻。常闻阳陵泉搜四肢之风且舒经络,足三里搜四肢之风又治腹痛。肺俞驱风治风寒咳嗽,通天泄表可治鼻塞不通。风府风门专理一切中风病,百会水沟治一切暴中风。风性善行数变,治疗切莫死板。
8、 湿门
    大凡湿症,艾灸最良。利湿委中太溪好,行湿昆仑阴陵泉。承中天枢化脾胃之湿而助消化,脾俞胃俞化脾胃之寒以快饮食。燥湿行湿足三里,化湿行湿三阴交。内关利湿有开胃祛痰之功,水分渗泄为利小便治水肿之穴。治湿大要,肺脾肾三经。 

原穴、络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脉交会穴的介绍
一、原穴   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部位的重要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故又名十二原。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阴经五脏之原穴,即是五腧穴中的腧穴,就是以腧为原,阳经六腑则­不同,腧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难经.六十­六难》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取其原也”。­  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于腕踝关节附­近。阴经之原穴与五腧穴中的俞穴同穴名,同部位,实为一穴,即所谓­“阴经以俞为原”,“阴经之俞并于原”。阳经之原穴位于五腧穴中的­俞穴之后,既另置一原。­­原穴口诀:­­    胃原冲阳脾太白,大肠合谷肺太渊;­    小肠腕骨心神门, 膀胱京骨肾太溪;­­    三焦阳池包大陵, 胆经丘墟肝太冲。­二、络穴 ­  俗话说:“久病入络”。络穴是治疗慢性病的要穴首选,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脾有公孙和大包两个络穴),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1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络”有联络、散布之意。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络穴的治疗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络穴各主治其络脉虚实的病证。如:手少阴心经别络,实则胸中支­满,虚则不能言语,皆可取其络“通里穴”治疗。­­    2、络穴可沟通表里两经 。因此,不仅能治本经病,也能治相表里的经­脉的病证。如:手太阴肺经的络穴列缺,既能治肺经的咳嗽、喘息,又­能治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的齿痛、头项疼痛等疾患。­­    3、凡有急性炎症时,刺络穴出血,亦有良好的效果。­­    4、络穴在临床应用时既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相表里经的原穴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    十五络脉是从本经(脉)别出之处的穴位,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里病及表,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后、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络穴口诀:­­    大肠偏历肺列缺,小肠支正心通里;­    三焦外关包内关,膀胱飞扬肾大钟;­    胃经丰隆脾公孙, 胆经光明肝蠡沟;­    任脉鸠尾督长强, 最后再有一大络;­­    脾经大包不可忘。 ­­三、原络配穴:­    在临床上原穴和络穴多配合应用,称为“主客原络配穴”。它是以­脏腑经络先病、后病为依据。运用时一般是先病脏腑为主,取其经之原­穴;后病脏腑为客,取其经之络穴。­­原络配穴口诀: ­­    太渊配穴于偏历,合谷配穴点列缺;(肺与大肠相表里) ­­    冲阳配穴按公孙,太白配穴至丰隆;(脾胃相表里) ­­    神门配穴找支正,腕骨配穴寻通里;(心与小肠相表里) ­­    京骨配穴行大钟,太溪配穴定飞扬;(肾与膀胱相表里0 ­­    大陵配穴是外关,阳池配穴走内关;(心包与三焦相配) ­­    丘墟配穴到蠡沟,太冲配穴见光明。(肝胆相表里) ­­四、郄穴: ­­    郄穴大多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的急性病症。 ­­    阴经郄穴多治血证,如咯血时,临床多选用孔最(肺经郄穴)。 ­­    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疼痛,如胃痛时多选用梁丘(胃经郄穴)。­­    临床应用时,郄穴不仅用于治疗而且可以诊病。当某脏腑有病变时,可­按压郄穴进行检查,协助诊断。­­    郄穴共16个,十二经各有1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1个。 ­1、阴经郄穴口诀: ­­    太阴肺经找孔最,太阴脾经寻地机; ­­    少阴心经点阴郄,少阴肾经为水泉; ­­    厥阴心包是郄门,厥阴肝经按中都; ­­    阴维之脉揉筑宾,阴跷之脉在交信。 ­­2、阳经郄穴口诀: ­
    阳明大肠寻温溜,阳明胃经是梁丘; ­­    太阳小肠找养老,太阳膀胱得金门; ­­    少阳三焦点会宗,少阳胆经按外丘; ­­    阳维之脉在阳交,阳跷之脉揉附阳。 ­    (注:1、会宗在支沟穴旁2、阳交、附阳均在小腿胆经上) ­­五、募穴:­­    募穴均位于胸腹部有关经脉上,其位置与其相关脏腑所处部位相近。 ­­    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    “募”,有聚集、汇合之意。六脏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个。 ­­募穴口诀: ­­    肝募期门,心巨厥;­­    脾募章门,肺中府;­­    肾募京门,胃中脘;­­    大肠天枢,胆日月;­­    小肠关元,膀中极;­­    三焦石门,包膻中。­六、俞穴: ­­    俞穴均位于背腰部,故又称背俞穴。­   ­    背俞穴位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分别冠以脏腑之名,共十二穴,募穴的分布,有的在本经,有的在­其它经络,其名称顺序如下: ­­    肺经的肺俞,心经的心俞,心包的阙阴俞,脾经的脾俞,肾经的肾俞,­肝经的肝俞,大肠经的大肠俞,小肠经的小肠俞,三焦经的三焦俞,胃­经的胃俞,膀胱经的膀胱俞,胆经的胆俞。 ­­    因为比较好记所以就不作口诀了,只对俞穴和募穴的关系作一些介绍: ­俞募穴均为脏腑经脉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皆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但二者的主治作用又各具特点。有书云:“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经气可以由阳行阴,由阴行阳,阴阳互通,腹­背前后相应,从而达到阴阳相对平衡和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俞募穴”是“俞穴”和“募穴”的总称。当机体发生病变,还有“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说。阴证,含有“脏病、寒证,虚证”之义;阳­证,则含有“腑证、热证、实证”之上义。在临床上,“背俞穴”偏于主治阴性病症,“腹募穴”偏于主治阳性病­症。当脏腑器官发生病变时,相应的俞、募穴上可以表现出某些异常的­变化,如皮肤变色,凹陷,突起,按压有结节、条索状,半球状的异­物。在治疗之上,“俞募穴”不仅对脏腑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各脏腑络属的器官及皮肉筋骨病亦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肝俞,为肝­脏之气直接输注之处,有疏肝养血之功,主治肝脏病变,因肝“开窍于­目”,故取肝俞可以养肝明目,又因“肝在体为筋”,还可以治筋脉挛­急病。 ­­    1.俞募相配:又称腹背配穴。募穴在胸腹,与背俞相对,二者一前二­后,一阴一阳,相互协同,对治疗脏腑病症疗效颇著,在临床中应用得­十分广泛,尤其是症状比较错综复杂的患者用配穴的疗效最佳。­­    2.募合、俞原配合:即分别将本脏腑的募穴与本脏腑合穴相配,本脏­腑的背俞穴与本脏腑原穴相配,属于远近配穴法。由于募穴主治偏重阳­性病症(包括腑病、实证、热证),背俞穴主治偏重于阴性病症 (包括脏­证,虚证,寒证);合穴主治内腑,偏于通降;原穴主治内脏偏于扶正祛­­邪,故募穴与合穴相配对于治疗腑证,实证,热证效果较好,而俞穴与­原穴相配则对脏证,虚证,寒证较为适宜。此外,临床取用俞、募穴­时,还可视不同病情,根据经络理论结合各种配穴方法,灵活加以运­用。 ­­七、八脉交会穴: ­­    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气相通的8个腧穴。故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 ­­    八脉指的是: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 ­­A八脉交会穴分别为: ­­    1、阴维脉:内关。2、阳维脉:外   关。­­    3、阴跷脉:照海。4、阳跷脉:申   脉。­­    5、任   脉:列缺。6、督   脉:后   溪。 ­­    7、冲   脉:公孙。8、带   脉:足临泣。 ­­    八脉交会穴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临床上应用时常将八穴分为四对,­上下配穴以治疗疾病: 1、内关、公孙(治疗胃、心胸病变为主)。­­    2、后溪、申脉(治疗目内眦、颈项及耳肩等处疾患)。 ­­    3、外关、足临泣(治疗目外眦、颊、颈、耳后、肩的病变)。­­    4、列缺、照海(主治肺系、咽喉、胸膈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