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的部首:国人要有忧患意识 别被盛世情怀 蒙眼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5:29:05
专家:国人要有忧患意识 别被盛世情怀 蒙眼睛
2011年01月08日  来源: 广州日报



中国周边核安全形势最为复杂。图为2009年11月,美国科学家联盟发布的核武器分布示意图,中国恰好位于亚欧大陆核武器分布图的中轴线上。
军报:中国国家安全面临更复杂多元威胁与挑战
2011年国际形势展望:军备竞赛动机仍在
中国国际问题专家王逸舟对2011年世界形势和中国外交动向作出预测和展望:
写在前面
迈入2011年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将出现怎样的变化?中国在外交上还将面临哪些新的格局?该如何应对?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知名学者王逸舟教授。王逸舟预测,2011年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形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变数极大。
回顾2010年的中国外交,王逸舟承认过去的这一年中国外交确实遭遇了不少麻烦:除了巴基斯坦这个“铁哥们”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国、变化中的朝鲜领导层强化了与中国的联系之外,几乎中国外交的各个方向都遭遇了挑战: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的对峙由于天安舰爆炸和延坪岛炮击而更加紧张严峻;中日之间有关东海划界和钓鱼岛问题的争执急剧升温,日本采取了罕见的强硬对策;印度与中国的关系虽没有大的波动,但这个急起直追的新兴大国显然加强了对华防范;东南亚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的小动作频繁不断,拉美抑中的企图明显。
但王逸舟认为,这种困境是中国快速发展带来的正常变化,不必过于担心。他非常不赞同坊间有关中国陷入强敌包围的论调。
在谈到中国外交的应对措施时,王逸舟反复强调,中国应该做一个谦虚而谨慎的大国,新时期的中国外交应该创造性介入、建设性斡旋,只要这样才能说我们中国是一个既有实力又有风范的强者,在新时期既能以硬实力让人瞩目,也能以软实力增加向心力。
世界经济
预测一:
各国继续争制高点 复苏疲软做法保守
广州日报:您如何评价刚刚过去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2011年,世界经济能彻底走出低谷,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吗?
王逸舟:2010年的世界经济还没有从金融危机的打击中恢复景气,没有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总体上是在从谷底向上攀升。此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利用这个复苏阶段调结构促升级,都在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未雨绸缪提前抢占下一阶段的经济制高点。如美国的新材料技术、微电子技术,中国的高铁产业等。
2011年也会继续是主要国家争夺下一阶段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先手期。美国学者熊彼特提出过“创造性毁灭”的观点,他认为危机也是好事。我想金融危机可能淘汰一些夕阳产业,大浪淘沙之后一些新兴产业将会浮出水面,很多国家都在新的领域加大发展力度。历史经验表明,许多国家的兴衰成败与其能否抓住危机实现“创造性毁灭”有很大关系。这对中国有很大的启发性。
我最担心的是目前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并不稳定。这种复苏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很难指望世界经济在2011年完成复苏。哪怕最乐观的预计也需要两三年,悲观一点的预测甚至会有十年。除非发现新的能源、新的材料、新的技术,否则2011年复苏的过程会比较疲软,总体发展速度不会太强劲。
各国政府、智库对未来都看不清楚,缺少信心,这直接导致各国宁愿采取一些保守的做法,如贸易保护主义、出口审查等。这些做法的重新抬头将成为很大的障碍。因此,2011年的世界经济依然是一个扑朔迷离的阶段,不能指望2011年能有一个大的改观。
朝鲜半岛
预测二:
赌气后重回谈判桌 半岛局势不会失控
广州日报:目前读者最关心的国际安全话题就是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了。2010年,曾被认为是一触即发的朝鲜半岛火药桶幸而没有被点燃。您认为2011年的半岛局势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势?
王逸舟:朝鲜半岛的局势,2011年依然不能排除擦枪走火的可能。但是从中长期和大局判断,朝鲜半岛的局势不会陷入失控的局面。中美双方虽然目前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双方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都认为不应该让大火蔓延,不让南北双方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对抗。
我看朝鲜半岛的南北双方目前更多的是像小孩子一样在“赌气”,“赌气”的成分比较高,双方目前都没有做好全面战争的准备。频繁的军演毕竟不是解决半岛危机的途径,大家最终还会坐下来谈,哪怕谈判的进展会很缓慢。我估计今年还会继续出现紧张情况,但朝鲜半岛南北双方经过一段时间的赌气之后,最终还是能够回到六方会谈的框架下。
展望2011年,它不仅是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应该是中国外交的新起点。本月晚些时候,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我觉得这个访问将是再定位中美关系的重要机会。过去这些年双方领导人有一个基本共识,认为两个大国应该进行战略对话与协作。但这几年有人在反思两国是不是变成对手了?我想这次访问,双方领导人应需要重新明确两国未来能够对话、能够合作。美国和中国,一个是超级大国,一个是冉冉升起的发展中大国,虽然有矛盾,但是不要把对方当作挑战者,或是敌人。
安全热点
预测三:
中东弧带依然高危 危险远超朝鲜半岛
广州日报:除了朝鲜半岛外,2011年的全球安全形势您预计还会有哪些热点?
王逸舟:从目前的全球安全评估看,我认为需要提醒公众注意的是,整个中东伊斯兰弧带依然是高温地带,依然是主要热点群聚集地。
有观点认为,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整个国际安全的热点也将随之东移到东亚地区,我认为这是对全球格局的误判。
现在整个中东中亚地区,实际上处于一个巨大的不稳定状态。这个地区宗教冲突、分离主义、核扩散、大国争夺等等,那才是真的第一焦点。我可以这样说,朝核问题只是地区性问题,而伊朗核问题则是世界性问题。
在东亚地区虽然也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我想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紧张,充满了机遇,只要掌控得当,东亚地区保持增长、避免战争还是可以预期的。 展望2011年,它不仅是中国“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应该是中国外交的新起点。 ——王逸舟     回顾:
中国外交去年变严峻 美国重返亚洲是主因
不少中国民众都感觉,前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是睦邻友好、春风拂面,但在2010年似乎一下子变得形势严峻、寒风飕飕。王逸舟认为,出现这种反差的主要原因不是结构性的根本转变,而是战略性的变化。
王逸舟指出,中国周边的东南亚、东北亚地区,在过去的2010年呈现非常诡异的局面。一方面,中国的周边国家纷纷在经济层面上向中国靠拢,中国拉动了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政治安全方面,周边国家纷纷拉美国抑中国。
王逸舟说,他最近去中国的周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考察,国外学者评价中国外交在2010年的总体表现时,普遍认为与前几年相比中国在外交上有明显的挫败感。
王逸舟向记者分析说,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2010年高调重返亚洲。他认为,过去这一年,美国在东亚地区玩了很多战略战术,无论是韩国、日本,还是越南、印度,都与美国加强了合作关系。
王逸舟认为,另外一个因素是在中国快速发展、硬实力向全世界扩展的同时,软实力没有获得同样的发展,“中国的外宣工作没有做好,我们的解释力不够”。中国的发展既是这个地区贸易和经济的动力,也是这个地区在安全上出现深刻变动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国外交在过去一年遭遇的这种尴尬,王逸舟认为这是正常的变化。他告诉记者,过去的国际和地区秩序,是在中国没有参与、没有获益的情况下形成的。现在中国发展起来,自然会带动贸易、能源、安全格局的重大改变。这种变化从长远看是自然的,不必特别担心,更不必大惊小怪,惊慌失措。
在王逸舟看来,东南亚国家无论是发展势头和经济规模都远不如中国,他们不可能是真的要挑衅,要和中国对着干,他们顶多是想平衡。
王逸舟形象地打比方说,在中美两头大象之间,东南亚国家是小动物,它们最想的是整个森林一片和谐,最担心的是打架。这些东南亚国家担心中国发展起来之后,美国不作为,所以它们要积极推动美国在这一地区平衡中国的影响力。
建议:
国人应有忧患意识 莫被盛世情怀蒙住眼睛
中国在外交上该如何应对2010年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这些挑战?
王逸舟说,未来的关键是中国巨人自己能否走好,能否有一个创造性的中长期亚太战略,如何在中国的推手下形成新东亚地区主义。他指出,目前东亚格局的急剧变化,不仅仅带来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主权纠纷和频繁军演,也孕育着新格局的再造。
王逸舟向记者提出了“创造性介入”的概念。他解释说,这不是否定以往的“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是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而是在中国眼界大大扩展的大背景下,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多的作为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王逸舟提出的“创造性介入”,既不同于传统西方列强的粗暴干涉,又有别于我们过去对当事国内政、经济、社会危机不管不问的无视态度。这种介入以创造性为前提,即中国的斡旋以当事国的意愿为前提,以方式上的积极性、建设性为特征,在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上扮演协调者的形象,提升我们的国家形象。
他举例说,中国海军去索马里打击海盗、渔政船定期巡航保护渔业资源等都是很好的介入。
王逸舟建议说,未来中国外交的创造性介入应该以政治上的解释力、军事上的互信力、外交上的公信力、经贸上的合作力为重点。他认为未来中国应该做一个谦虚而谨慎的大国。
王逸舟告诉记者,中国外交要在今后加大战略外援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力度。他解释说,战略外援主要是与中国战略利益密切相关的援助,比如对巴基斯坦的水灾救援;而公共产品是指我们向国际机制及其实体化平台提供的产品,虽然不一定与中国直接相关,但其中包括中国力量、中国理念等有形无形的中国元素的总和,比如中国缴纳的联合国会费、派遣的维和部队、给难民署的救济等。这些公共产品掌握在比较有公信力的组织中,可以帮助我们塑造良好的形象,树立起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王逸舟最后补充说,中国在全球高地上的立足很大程度上与国内的进步、改革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国内自身越来越进步,中国的外交才越有公信力。他指出:“我们国人要有忧患意识,不要被过多的盛世情怀蒙住了眼睛。”
对话专家
“历史经验表明,许多国家的兴衰成败与其能否抓住危机实现‘创造性毁灭’有很大关系。”
“现在中国发展起来,自然会带动贸易、能源、安全格局的重大改变。这种变化从长远看是自然的,不必特别担心,更不必大惊小怪、惊慌失措。”
“在中美两头大象之间,东南亚国家是小动物,最想的是整个森林一片和谐,最担心的是打架。”
新观点
中国外交应“创造性介入”
在外交上的“创造性介入”不是否定以往中国的“不干涉别国内政”,也不是放弃韬光养晦的外交政策,而是在中国眼界大大扩展的大背景下,以更积极的心态、更多的作为参与到国际事务中。
“创造性介入”,既不同于传统西方列强的粗暴干涉,又有别于我们过去对当事国内政、经济、社会危机不干涉的无视态度。这种介入以创造性为前提,即中国的斡旋以当事国的意愿为前提,以方式上的积极性、建设性为特征,在一些难点、热点问题上扮演协调者的形象,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未来中国外交的创造性介入应该以政治上的解释力、军事上的互信力、外交上的公信力、经贸上的合作力为重点。
人物档案
王逸舟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界最知名的学者之一。他的主要学术专长是当代国际关系研究、中国外交、国际安全等。
1988年7月,王逸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长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工作。
在中国社科院工作期间,王逸舟曾任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经济与政治》杂志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系主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2009年,王逸舟进入北京大学任教,并担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记者 李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