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出院后食谱大全:“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7:25:14

“咬文嚼字”的积极意义

肖川

  在一些语境中,“咬文嚼字”是一个含有贬义的成语,意为过分的斟酌字句、死扣字眼而不注重整篇、整段的精神实质(《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这层含义上的咬文嚼字的确是需要摒弃的。原因就在于:对于文章的阅读与理解,整体把握、整体感悟是第一要诀。

  在此我想说的是,语言表达中为了措词的精当而反复的推敲,姑且称之为“咬文嚼字”,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品质。在我看来,文化人,即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重要区别是表达的规范、准确、完整,这自然包括措词的精当。措词的精当实质上是思想的严密和严谨――“语言的痛苦就是思想的痛苦”。我们都很熟悉古代文人用心“推敲”的典故,可不知你是否认识到:与其说那些“为安一个字,拧断数茎须”的诗人是在推敲恰切心意的字眼,不如说他们是在努力捕捉自己的感觉、明晰自己的意识。

  我经常因听到或看到一些用词的不准确而感到不舒服,譬如,“老师要注重聆听来自学生的意见”,这句话就不妥。“聆听”是一个谦词,我们可以说:“我愿聆听您老人家的教诲”,而不能说“大家要注意聆听我的报告”。又如“莘莘学子”被误用也非常普遍。“莘莘”是众多的意思,许多人却是望文生义,把它理解为“勤勉、努力、刻苦”了,大概是因为“莘”中有一个“辛”吧。还有,“德育教育”,同语反复、词意重叠就更是显而易见的,可即使在一些很正式的文件中也经常这么说。

  我一直自以为我的书面表达是非常过关的。可当我将自己刚刚写好的文章送给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伍铁平先生指正时,他老人家还都能指出一两处语言上欠妥的地方来。可见,对于自己的文字字斟句酌并不是多余的。

  细腻的感受力和注重细节的品质如何培养,方法固然很多,注重推敲、咀嚼文辞的训练也是重要的一途。我们今天的社会中许多的法律法规过于“原则”、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对于一些可能的情况缺乏预见和细致的关照,这都与我们没有培养出注重细节的品质有关。在需要缜密的思考时,更多的人表现为粗枝大叶、马马虎虎、“差不多”、“大概其”。这也许和我们缺乏科学的精神和不注重实证的传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