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英牛仔裤照:关系精神分析简介(演讲稿)--李孟潮 - 心理学空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4:20:11
今天很高兴来向诸位简要介绍一下关系精神分析。

1古典时期

  很多人都说我是做精神分析的,有些人还认为我是专门做客体关系派的精神分析的,――大概是因为我写了一些有关投射性认同的文章。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精神分析派,也没有什么客体关系派,这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幻想。

  关系精神分析当然也是这样。

  我们需要一个古典精神分析的代表人,就以为这个人是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自己也不是根据古典精神分析的被动、隐身、禁欲的原则做分析的,他也不是传说中的空屏一块。他的几个案例中,他自己一点都不空。
  他当年之所以有一短时间提出精神分析的治疗关系要划分得那么清楚,大致上有三方面原因:
  1)他喜欢搞科学,所以希望把治疗关系也符合科学实验的标准。这个原因是教科书里面经常提的,也是最不可靠的;
  2)当时维也纳的人际关系氛围很独特,一方面是意识形态上比较禁欲的,一方面是实际生活中的性生活的混乱,有点像今天的中国。像弗洛伊德那样的私人开业医生,面对很多有乱伦史女患者的色情移情,不“严防死守”是不行的。这种“严防死守”对于乱伦受害者来说也是有治疗性修复作用的,因为她们实在太需要一个能够把持界限的“长者”了。
  好几个弗洛伊德那一辈分析师和病人上床了,这对本来就有些声名狼藉的精神分析有很不好的影响。如果弗洛伊德再不提出这几条,估计迟早有人要根据精神分析理论提出“爱抚疗法”,“爱摸疗法”来。
  3)弗洛伊德自己提出这些“原则”的时候,更多是以一种临床手记、随笔的形式写的,他自己也没有要把这几条推广到所有分析实践的冲动。但是弗洛伊德的“粉丝”们有一种把弗洛伊德上帝化、绝对化、僵硬化、经学化的倾向,结果就变成了弗洛伊德的话一句抵一万句,天不变这精神分析亦不变了。
  直到今天精神分析界仍然弥漫着这样一股隆重尸臭味。精神分析流传到中国,和中国人固有的奴性认同、权威主义、经学化倾向一结合,又要闹出不少故事来。

  在古典时期也不是弗洛伊德派一言堂的,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后现代(关系―主体间)精神分析有关治疗关系的很多观点我们都可以在荣格的论述中找到,共情深入,真诚互动,治疗的第三领域等等。
  诸位有空可以去看看荣格全集中有关临床的那一卷,这些内容基本上没翻译成中文,虽然荣格喜欢使用炼金术等比较生僻的术语,但是描述的临床过程基本上就是那么一回事。
  荣格之所以会在治疗关系上比较灵活,固然和个性有关。
  我想更重要的是当你遇到某些患者,你不得不变得灵活、真诚、和他有很多情绪互动。比如说人格障碍和某些精神病的患者。
  荣格是当时世界上最有名的精神病院的医生,他遇到的这类患者很多。所以从这些经验中自然会产生如此的思考。
  而弗洛伊德是神经科医生,找他的人有很多的确是“神经病”――癫痫、面瘫等等。这样比较厉害的投射性认同对他来说并不是很熟悉。

  当时还有一个人费伦奇(Ferenczi)。弗洛伊德自己说,他对临床并没有热情,而费伦奇则相反,他对临床工作的着迷是接近疯狂的。他当时遇到了大量的自恋神经症的患者,提出了后来温尼科特(Winnicott)和科胡特(Kohut)的很多临床观点,如提出治疗师要对患者经验逼近,真诚、神入、患者的问题来自环境的失败,分析师要为了患者调整分析情景,有时候要承认错误,要避免过度解释,有时候还要鼓励患者的优点,强调分析师对患者的“爱”。
  现在有些关系精神分析家都把费伦奇列为鼻祖的。也有自体心理学家认为费伦奇是自体的前驱。费伦奇说,儿童的全能欲望受到了挫折,形成了现实感。这是科胡特后来也说过的。
  有些分析史家指责科胡特的主要缺点就是做人不厚道。因为他的很多理论和技术都在前人那里出现过。
  不过这种指责也有点不厚道,科胡特开始大胆表达自己观点是在得知自己得绝症离死不远,一个和死神赛跑的人是来不及去翻书查文献的。
  另外,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这种理论“撞车”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说,我看了科胡特的书,就发现原来我以前和自恋人格障碍者互动的很多“错误”恰恰是符合自体的做法的。
  再比如说,有些同行胆战心惊来接受督导,才发觉原来自己“乱七八糟”的做法或者“天才的发明”原来都是很精神分析的。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学过精神分析却天天在做精神分析的治疗师很多,当然以为自己在做纯正的精神分析,其实却是在做行为治疗的分析师也很多。

  现在我们在总结一下,在精神分析的古典时期,就已经在治疗关系上出现了两种倾向:

  一个是单人心理学倾向,这是以弗洛伊德主义为代表的。后来的自我心理学、克莱因学派、拉康学派中比较传统的人们都倾向于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就是要深入到无意识的灵魂深处,有点类似于内观禅修,在此过程中,分析师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性作用存在,要把自己个人的影响降低。

  另一个倾向就是双人心理学倾向。这在荣格、费伦奇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
  这种倾向比较重视分析师和来访者的真实关系的互动。后来呼应这种倾向的学派大概是美国的人际关系学派、自体心理学派、英国的中间派,以及现在有些集大成的关系学派。

2现代时期

  当然,这种两分法只不过为了适应语言系统的习惯而已,语言-象征系统都是比较分裂的。

  世界如此复杂,我们如此焦躁,所以要把很复杂的东西搞简单了,用两极化分成这边纯阴,那边纯阳的东西。
  而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的,荣格也有非常重视内省、深入的一面,强调顺从集体无意识个性化自我完成的倾向,而不是分析师凭着个性轻举妄动。
  费伦奇也保持着对弗洛伊德孝子般的忠诚。
  而弗洛伊德也有很多时候和来访者东拉西扯、开玩笑,展现其真实自我的时刻。

  克莱因学派以克莱因为首,当年是比较标榜自己是弗洛伊德主义的正统传人。但是随着投射性认同这个概念出现,情况发生了变化。
  在克莱因那里,投射性认同本来是一种单人心理学的含义,简单地说就是,――“在分裂-偏执状态中患者出现了类妄想性的投射,然后又出现了认同。”
  但是到了比昂嘴里,投射性认同和容器-内容物联系在一起,就蕴含了双人心理学的含义。
  但是比昂又说分析师要无欲无忆,这又比较接近空屏了。
  
  当代克莱因学派和关系学派的观点就很容易混淆了。

  比如说现在的格洛特斯坦(Grotstein)和奥格登(Ogden)的某些看法,很“关系”的。奥格登甚至被人归为主体间的代表人物。
  当然在分析态度上还是有些细微区别。
  比如说当投射性认同发生的时候,分析师去观察、了解这种过程,并且进行内心的反移情自我分析,这种态度有人认为还是一种内在的“空屏”;

  所以有些时候从关系派的观点来看,“不分析”恰恰是很关系派的分析,有点“难得糊涂”的味道。
  至于英国的中间派尤其是温尼科特,那是非常讲究真实的人际互动的。
  不过我想再次提醒诸位的是,最好把分析师写的文章看作临床笔记或散文来看,而不要指望着某个人的某篇文章可以指导你明天的临床实践。
  温尼科特说到不少分析体验是从儿童那里来的。在做儿童治疗中,即便你是行为治疗师,你的个性也会自然地融入、影响到对方。
  要是你根据温尼科特的说法明天去对着一个比较健康的来访者工作,很可能出问题的。
  温尼科特的很多观点和古典时期亚历山大等人提出的“矫正情绪体验”是一个意思,不过也有人提出,分析师试图通过使用自己来修复过去岁月中某个阶段的创伤,是不是也太自恋了?
  克莱因学派有些人会认为,温尼科特还有自体心理学、关系学派的做法仅仅是提供了“包容”,对于分析来说,还需要进一步整合分裂爱和恨,仅仅只有包容而没有领悟是退行性的,分析师不断喂养“包容”的乳汁,会滋养被分析者的自恋幻想,从而无法承受一个真实的世界,一个存在着丧失、冲突和痛苦的世界。(Renods , 2007)

  康伯格(Kernberg)代表的移情焦点治疗(TFP)就有点这样的意思。

  但是,回过头来我们站在另一个立场上又可以询问――
  保持一定程度的自恋幻觉是不是也可以?
  要求一个人成熟到“无分裂”状态是不是分析师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自恋投射?



  在英国客体派比较厉害的时候,美国也有不少的发展。

  沙利文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派被称为是美国的客体关系学派,诸位可以看到在沙利文的理论中,充满了对治疗关系的强调。
  他在精神病学界就是以强调精神科医生和精神病患者的真诚、理解关系闻名的。
  自体心理学是比较晚近兴起的。
  有些关系学派的治疗师是直接指承自己是继承自体的,比如加拿大Patricia A. DeYoung。
  她写了一本关系疗法的手册,Relational Psychotherapy : A Primer, 从中可以看出,很多自体心理学和关系疗法的观点是无区别的。
  DeYoung认为,关系学派和自体心理学有个显著的差别点,就是关系学派分析者认为,“神入”(empathy)是治疗双方共同建构出现的,而不是治疗师一厢情愿想入就入的。
  所以如果你神入不了来访者体验也别自我谴责,而是可以看看你们俩做了些什么让神入无法出现。
  另外,神入也不被认为是万能的灵丹,有些情况下神入是对对方主体性的侵犯和不尊重。 ( DeYoung ,2003)


3主体间学派

  主体间学派可以算关系精神分析的双胞胎,当然主体间受自体心理学发展的影响比较大一些。
  主体间或者叫做交互主体性,是一个几乎当代所有人文学科都在使用的基础理论,如你可以在数据库中看到“师生关系的主体间性”,“《红楼梦》中的主体间性”这样的学术论文题目。
  主体间学派和关系学派都是比较人文化的学派,所以他们的基础理论有一大部分来自人文学科。
  之前的精神分析学派大多数都是医学模式的,包括经典经分、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自体心理学,因为这些创始人都是医生。
  医生,尤其是近代西方的医生的思维模式都是“对治法”,整个逻辑推演过程都是三段的――
  第一,这个人出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具体有哪些特征?这就是诊断学,如自体障碍(self disorder),病理性自恋,就是一些诊断术语,虽然没有归类到DSM-IV里面;
  第二,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就是病理学。如自体障碍来自于童年的自体创伤;
  第三,怎么治疗?这就是治疗学、如通过我们分析师经验逼近-经验远离,不带诱惑地深情神入和坚决而非创伤性地保持界限带来的挫折,患者的自体障碍就修复了。
  这个三步法不仅仅是科胡特的模式,从弗洛伊德到康伯格一路子下来都是这种思维模式。
  大部分医生也都这样做分析的,很不浪漫、很不放松。
  克莱因和安娜虽然不是医生,但是都在医院工作,被医生包围着,思维模式也是这样的。

  但是到了当代,这种模式变了。

  主体间性这个概念的最基本的涵义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存在着辩证统一性。
  从人际关系来看,就是“我”和“你”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普遍联系的。这个概念最早是在伦理学、社会学领域提出的,从康德、黑格尔开始直到马克思、哈贝马斯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如黑格尔提出的“自我”就是一个主体间概念。
  我们知道康德对弗洛伊德,黑格尔对拉康都有很大的影响。
  其实要说主体间,拉康是应该好好谈一谈的,他的理论要比美国的主体间深刻很多。还有胡塞尔和梅洛-庞蒂是在认识论上运用主体间的人。这些理论太复杂。
  我们这里提到这些名字,是让大家了解,和关系学派有关的一些理论常识。也是让我们学会谦虚,知道自己在知识的大海面前是多么无知。
  “无知不是你的错,出来秀就是你的不对了”。跑到知识渊博的人面前秀就是自取其辱了。
  现在中国这一代60到8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都是无知又喜欢秀的,我们关起门来秀一秀就行了。要担心秀得自恋受损,有辱国格人格。

  举个例子。如果你和案例张先生进行了20次治疗,然后你还录像了,你来找我们8个人组成的一个督导组作督导,我们就你和张先生的20次录像进行了60个小时的讨论。
  60个小时之后,你是不是对你和张先生的治疗过程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呢?是不是面对下一次你和张先生的面谈心中更加有数了呢?
  你可能真的会产生这样的“自信”。
  但是其实这种自信有可能来自于这个督导组成员对你的肯定。
  你更加了解的东西是这些督导组成员对这20次录像的“观后感”,而这20次治疗会面本身是永远不可能被真正了解的。
  你所能了解的仅仅只是你对20次会面的记忆,以及其他人对这20次会面的记忆。
  以及你们这几个人形“记忆库”相互交换数据的结果。
  所以所谓“认识你自己”,实际上就是和别人交流两个方面:1你对你自己的看法,2他对你的看法。
  既然有认识论的主体间性,当然也有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了。
  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马丁?布伯,雅斯贝尔斯和马塞尔。
  本体论的主体间性意指存在或解释活动中的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它不是主客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关系。
  简单地说,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也会影响到你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也会影响你看到的自己是什么样的。
  你内心充满了恐惧,你就会注意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恐怖主义、环境污染。
  在一个充满了空气污染、噪音污染、人际竞争的城市中,你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爱,而到了山青水秀的丽江,你就开始恢复生机,相信爱情。
  据说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到了西藏、丽江容易发生一夜情的原因。这就是《旅游途中性欲的主体间性》,你们可以把此作为硕、博士论文写作的主题。
  你可能会想,这不就是投射-认同吗?
  的确也有主体间性的投射性认同,如Ogden就是这么想的。他认为分析师和被分析者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在一起会创造出一个分析的第三域,这个第三域既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但是又是分析双方共享的。
  虽然很多精神分析师都在使用主体间性这个词,但是一般来说我们说到主体间学派的时候,还是指美国的那几个人,主要是Atwood,Stolorow,还有Bandchaft, Benjamin ,Orange.
  主体间学者们往往用更加系统性的观点看待患者的心理病理起源。同时主体间学者们也往往认为分析不是要去发现一个客观的真理。所以对主体间学者来说,也没有什么“治愈”作为目标。
  主体间建构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建构了他独一无二的组织原则,这些原则自动化地、无意识地操控了他的行为。每个人都自动化根据其独特的心理法则来建构他的经验。

  分析的目标在于“更广泛地努力去建构经验”。

  主体间理论把治疗进程定义为“出自于对病人独特而无意识的建构原则的阐明和理解的结果,那些建构原则造就了病人与治疗师移情关系的中断。”
  不过我看了主体间学者的文章感受是――没有“文本间性”。
  他们的文章和技术四平八稳,更像是一个自体心理学的好学生,写完了案例报告后,去哲学系旁听了一堂后现代的课,然后回来把这些词塞进自己的文章中。
  他们的文章都是逻辑清楚,层次分明,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比较传统。
  相反弗洛伊德的文章还有点后现代性。当然还有拉康、克里斯蒂娃的文风也是比较体现文本间性的。


4关系精神分析

  介绍完其他几个学派中和关系精神分析有关的内容,就可以切入正题,介绍关系精神分析了。
  关系精神分析这个词,最早起源于Greenberg和Mitchell在1983年写的书,《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object relations in psychanalytic theory)》。
  这是一本教科书,是“现代精神分析的《圣经》”。
  关系精神分析质疑精神分析师话语的真理性,以及分析师的权威性。
  关系精神分析也会重视和真实个体的关系交往产生的实际影响。
  但是不等于就忽视了移情和强迫性重复,关系精神分析既重视外在的、客观的关系,也重视内在的、想象的关系。
  也就是说,单人心理学,双人心理学都要搞。
  不过关系精神分析者认为双人模式更重要些,他们认为人类的本质就在于交流和互动。内在的心理内容如俄狄浦斯情结也是要通过和主要他人的互动体现出来。
  精神分析的情境也是由分析师和来访者共同不断参与创造出来的,虽然旧的关系模式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通过和分析师的互动双方可以创造、共建出新的关系模式来。
  关系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Stephen A. Mitchell , Lewis Aron , Irwin Hoffman , Donnel Stern . 下面逐个介绍一下。

4.1 Stephen A. Mitchell(史蒂分·米歇尔)

  米歇尔的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关系基质或者说关系母体。这是一种组织原则,也是诠释临床数据资料的架构。关系基质的内容包括自体、客体及交流互动型态(Mitchell,1988,p.41)。
  如果大家熟悉移情焦点治疗或者CCRT的话,就会发现其实这种说法在那边也有。更早的类似的说法来自沟通分析,PAC和游戏。
  驱力(Drive)也是精神分析的一大问题。关系的观点当然是认为驱力来自于关系母体。也就是说,你是为了和别人建立关系而做爱的,而不是为了做爱才和别人建立关系的。
  类似的观点康伯格也有,驱力来自于自体-客体关系的配对,对康伯格来说,关系模式为驱力理论的自然延伸。但是对另外一些人来说,关系质和驱力基本上是水火不容的。
  米歇尔指出这种矛盾在弗洛伊德本人那里就存在。米歇尔自己则支持“一种纯粹的关系模式观点,不和驱力模式的前提混合在一起”(1988,p.54)。
  但是我们千万不要误会说生物本能或者驱力被米歇尔否认了,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心理现象是混合了驱力和关系的,尤其在他对攻击驱力的看法中存在这样的观点。
  米歇尔的理论基础就是那犹如口号的呼喊――一切的根源是关系。
  他认为心灵是由各种关系的各种组态所组成。人的真正本性是在寻求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关系连结,不论是为了安全、融合、愉悦或依赖。
  在建构此关系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一个“互动场域”(interactional field)。

  在关系精神分析中,我们总是要看此互动场域,而不是个别的患者或者治疗师。
  比如说,对于自恋的处理,米歇尔认为,应该把自恋移情当作是一种来访者提出的邀请,分析师要进入这种邀请中去玩一阵,但是又不能玩得太投入。
  米歇尔认为自体(self)是多重性的,非连续性的。就像意象对话里说的那些子人格一样。自体是充满变动的,而外在或者内在的冲突会加剧自体的这种分裂倾向。
  自体就像一部电影胶片,每张胶片都是独立的、不连续的,但是放映的时候,它们连在一起,形成一个连续的、整合的图像。所以自体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幻觉。
  对于米歇尔来说,精神健康就是指一个人能够体验同时到自体的多重性和整合性,既能体验到自体的整合和统一,也能体验到其矛盾和冲突。
  也就是说,你既能体验到自体的“空”,又能体验到自体的“有”,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中有有,有中有空。
  这样一来,精神分析的目标就不太一样了。
  比如说有些精神分析流派的目标是让患者能够丰富的自体的整合性,而关系学派倒不一定这么看,因为人类要呈现出什么样的自体形态是要根据社会情境来建构的。
  有些人会因为选择做自己还是受别人影响而苦恼,而关系的观点看来,这正好是体验自体的丰富性、多重性、辩证性的一个机会。
  米歇尔批评传统精神分析那种原型还原的解释模式,好像精神分析中要去发现一个已经存在的真理一样。
  他认为分析是对患者的生命进行主动建构的对话过程。
  精神分析的理论只是对构建和组织患者的自由联想的材料起到一点指导作用而已,并不是等着人们去发现的既定真理。
  打个比方,精神分析相当于来访者和你要完成一曲自由演奏的爵士乐。
  你上场前看看别的爵士乐手演出的DVD当然有点帮助了,但是你不可能照着别人去演奏,因为你的搭档不是这样想的。
  所以,精神分析的书,包括弗洛伊德在内,也就是让诸位娱乐一下的,和卡拉OK一样。诸位没必要把这些东西背下来。
  所谓替代性内观,神入、均匀悬浮注意、包容等等都是建立在单人心理学立场上的分析态度,好像来访者是一块铁在那里不动,你想观就观,想入就入、想包就包。天下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在分析场域中,你是个参与观察者,具体什么时候可以参与,什么时候观察,也不是你一个人决定的。

4.2Lewis Aron ( 刘易斯·阿隆)

  阿隆的理论和其他关系学家一样,认为在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对分析师的好奇,对分析师个人主体性的发现是治疗的一个过程。
  这个说法听起来很奇怪,其实是你们日常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如果你有足够的治疗经验的话,比如说3000个小时以上,你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在治愈的患者或者分析后改变最体验的那些来访者中,一般都会有个现象。
  就是这个过程中你自己会有段时间投入很多的情感,有些时候你甚至会做一些逾越治疗界限的事情,比如说,送礼物给患者,说漏嘴,发现自己爱上了对方,对对方很愤怒忍不住骂了他又道歉,为他加班加点或者治疗费打折……
  这些行为你拿去督导,一般督导小组的成员都会告诉你说,这是越界了,这是卷入了,这是反移情付诸行动了等等。这些行为要避免、要克制等等。
  实际上这些行为可能并不是严重违反心理咨询/治疗的总伦理原则的,但是它们的确违犯了很多治疗流派的治疗原则。
  比如说,很多疗法都要求你不要骂人的,不要运用愤怒的,但是实际上有可能表达愤怒是有助治疗的。
  比如说你忍不住骂了来访者,这是你的真性情一面,然后你又道歉,回到治疗师角色上,这也是你真性情的另一面。
  通过“骂―道歉”这个过程,你在来访者的眼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人。你的职业身份认同和日常身份统合了起来,你不再是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怪物,只会神入啊,包容啊,解释啊,这看上去有点带着职业的面具。
  作为分析师,很重要的就是要把分析心态和日常心态融摄为一体。
  因为心态是有相续性的,你只有融摄这两种心态,才能保证分析的真实有效。
  在分析的过程中,来访者要探寻你的非职业自我,要进入了解你的灵魂深处,要激发你的自身反应,这不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
  对来访者这种需求的拒绝,是阻抗的来源,所以拉康说,凡是阻抗都是分析师的阻抗。
  阿隆借用温尼科特的话说,这个世界上也没有“患者”这种东西,“患者”总是和分析师相联系的,分析师和患者之间充满了交互性和主体间性,就像我们的师生关系也一样。
  阿隆认为,患者们如何体验分析师是很重要的,他们需要使用分析师作为一个工具完成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在此过程中,分析师的自我暴露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必然的。
  所有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接受分析很重要的原因,有些时候你不知道你自己压抑了什么,患者比你清楚很多。
  可是患者他不知道,这个时候他正在帮你做“自我体验”呢,而且他也不知道怎么下手,所以可能会触痛你。然后恶性循环开始。咨询越做问题越多。
  阿隆同样坚持了多重现实和多种真理的观点,认为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和价值观其有效性是完全超过其它的。
  但是也真理也不是完全固定性的。在分析过程中,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都是由分析双方的关系决定的。
  这是知识的建构主义,对哲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了解一下。
  阿隆还指出,因为分析师的主体性对患者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所以在分析技术的使用的时候也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分析师的个体性。
  比如说,可能有人学完关系精神分析后,会发现原来自己适合学习认知-行为疗法啊。这是你的个性决定的,你的个性、你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治疗中去。
  你可以回去做个测试,把你最喜欢和最头痛的患者的个性特点写下来,写在一张纸的正反面。
  然后在这些个性特点前面加上“我是……”两个字,念出来。看看这是不是都是你的性格特点。
  你在咨询中看到的一切都是你自己。你要多花点时间看看自己,看自己看累了,看透了,才有可能看到你的来访者。
  所有精神分析的治疗概念,移情、阻抗、反移情在阿隆他们这群关系者眼睛里面都是两个人共同建构、共同决定的。
  这样的观点是不是诸位在后现代、系统家庭、萨提亚等等的工作坊里面也听到过?
  我经常听到的一个有趣的句式是,“精神分析的观点是如何如何,我们某某流派的观点是如何如何。”
  听到有人用这种句式说话,我脑子里面立即会闪过三个雪亮的大字――“初学者”。
  要么这个说话的人是个初学者,要么她正在把我们当作“初学者”进行教学。经常遇到的是两种情况同时出现。
  虽然治疗中双方的关系是交互性的,但是”交互性”不等于“对等性”,母子关系也是交互性的,但不对等。
  对于阿隆来说,分析的目的不是要达到分析关系的对等性,而是要达到某些特定能力的获得,尤其是在关系中体验到主体性和客体性的能力。

4.3 Irwin Hoffman ( 埃尔文·霍夫曼)

  霍夫曼影响了阿隆和米歇尔,但是他的名气比这两个人稍微逊色一点。
  霍夫曼认为,当代精神分析的转向不是从驱力模式向关系模式的转变,而是从实证主义向建构主义的转向。
  他认为,精神分析是一种理解体验,组织体验,把体验转化为某种特定模式的方法。
  但是这些模式是可以有好多种类别的。
  而在理解人类体验的时候,总是不可避免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
  在这个视界下,霍夫曼对于分析关系的看法就很有新意的。
  比如说,如果你在治疗中遇到一个来访者说她爱上你,你的反应经常就是“这是色情性移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如果你老到一些,你可能会观察到自己也会对来访者有感情,然后你或者你的督导组成员就会说,这是色情性反移情,大概也不是“真正的爱情”。
  那么真正的爱情是什么呢?这就要开始费脑筋了。
  而在霍夫曼看来,把移情体验和真实体验进行两分,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看法,这种说法首先就奠定了说,在治疗体验中,有些体验是真的、有些体验是假的。
  这种真理话语的建构马上就会被道德话语建构所代替,我在《边缘-抑郁的共病以及精神病学话语建构运动》一文中曾经说到这一点。
  而这种话语建构中来访者的话语权被完全剥削了,你说人家能不阻抗吗?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阻抗,下次你再说来访者如何阻抗的时候,先要问问自己,俺是怎么压迫到他了?
  在霍夫曼的建构主义的观念中,分析师和来访者共同构成分析关系的参与建构者(participant constructionist)。
  参与建构者这个词是从沙利文的术语“参与观察者”化来的。
  霍夫曼一开始用“社会建构主义”(social constructivism) 来指称他对治疗关系的看法,但是后来他用辩证(dialectic)一词代替了社会,成为“辩证建构主义”。
  因为社会建构主义这个词给人一种印象,就是什么都可以我们几个人建构出来,包括咨询道德和伦理。
  但是其实咨询双方的建构也是有限度,有条件的,比如说你说你要和来访者建构出一个爱抚疗法,爱摸疗法来,你还说这是符合社会建构主义的观点,这就有点问题。
  关系精神分析者之所以老是强调建构性和交互性,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和以往精神分析者那种权威主义的解释风格相对抗的。
  精神分析发展到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的时代,理论反移情已经越来越严重。
  当我们提出要利用分析师的反移情来工作,或者提出分析师要成为对方的自体客体体验修补者的时候,一方面看起来这是分析态度和技术的深入,但是另一方面这意味着精神分析师更加的狂妄和自大了。
  在分析师这个群体中,未知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这些事物的本质特征被彻底地否认和阉割。正如在生物精神病学领域中一样。
  但是其实,在分析中,永远会存在未知性、不确定性、不可控性,而且分析师也是不可能完全彻底了解自己的,尤其是完全彻底地了解自己的“参与”对分析领域的影响。
  什么叫做无意识?无意识就是你不知道的东西。
  如果你什么都知道了,你就变成一个全知者,而来访者就变成一个傻瓜。
  这个被你建构出来的“傻瓜”当然要不断让你烦恼,让你看看,到底谁是傻瓜了。
  你不但不是什么都知道,你信奉的大师如弗洛伊德、温尼柯特、科胡特等等也经常很多事情不知道。
  也许你崇拜的佛祖神仙也不是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你需要他们成为什么都知道的神仙而已。
  最重要的是,你甚至不能确定无意识是否真的是有这么一个东西。
  也就是说,“你不知道”这个事情、这个状态也不见得是你可以确定、可以知道的。

  现在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霍夫曼早在1983年写了一篇文章《病人作为分析师体验的解释者(The Patient as Interpreter of the Analyst's Experience),就说到了,有些时候,病人可以帮助分析师发现分析师没有意识到的现实性。(Hoffman,1983)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从事这一行的一个深层原因,来访者其实会帮助你治疗你自己的病,打开自己的情结的。
  想要做分析师、治疗师、咨询师等等助人者是一种欲望。
  这个欲望是一个病态的欲望,你的病人会让你看到更加清楚你的这个病在哪里,尤其是当他们告诉你他们想的和你不一样的时候。
  霍夫曼强调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对分析关系时时刻刻(moment-to-moment)的觉知,这也间接影响到后来关系精神分析的一个支流――Safran 和 Muran 的简明关系疗法(Brief Relational Therapy, BRT)中引入了内观(正念)训练作为培训治疗师的一个手段。
  这也是为什么在上海的自体班培训中在“心态训练”这个环节会有一些内观训练的一个理论基础。BRT是个非常实用的疗法,学会了你们的来访者脱落率会降低的。(Safran & Muran , 2000)

4.4 Donnel Stern (多乐儿·斯特恩)

  斯特恩的理论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清晰化(articulation),一个是未格式化(unfomulated).
  未格式化的体验就是斯特恩说的无意识,他认为无意识不是主要一些被压抑的欲望和动机,而是一个没有格式化、没有清晰化,没有符号化的体验。
  这样的话,我们就不能够套公式说,一个来访者来了,就必然有个俄狄浦斯情结等着我们去发现,或者他的问题就必然是童年的经验引发的。
  所谓无意识就是一些未格式化的体验,就像一团没有形态的橡皮泥,等待着分析师和来访者一起把它形成一个雕塑。
  而且这些体验是在不断地自己进行着清晰化和格式化的过程。
  当来访者提到过去经验的时候,他会在分析师参加的情况下赋予这个经验一个意义。
  所谓防御,并不是要防御某些特定的、分析师已知的内容比如说乱伦,而是要阻止这个格式化、清晰化、结构化的过程,阻止语言象征对体验的呈现。
  所以在斯特恩看来,分析的目的就像雾里看花,一开始花是看不清楚的,随着分析师和患者逐渐的语言建构,看清楚这朵花。
  沙盘、意象、艺术疗法、游戏治疗等等表达性治疗也都是这个原理,看花-雕塑的过程。
  斯特恩认为,来访者体验并不都是纯粹的过去的体验,也包括了对分析师的体验。
  分析师的参与必然影响到体验的呈现,就比如沙盘、意象,来访者知道这个沙盘是要给你看的,这个意象是要讲给你听的。
  弗洛伊德说,被分析者对分析师的色情性移情和分析师个人的性质无关,则只说对了一半。其实色情移情和分析师有关,太有关。
  分析师长得很帅或者很有名气,很容易引发色移,因为来访者想要和你结合;
  分析师长的很丑或者很落魄,也容易引发色移,因为来访者想要给你一些爱;
  分析师婚姻不幸福,非常容易引发色移,分析师婚姻很幸福,也很容易引发色移……
  关键是你能不能和你的来访者把这些色情、性欲的成份清晰化、符号化。
  这就需要向鲁迅先生学习,直面惨烈的性欲和淋漓的愤怒。
  斯特恩的理论引发了对临床观点的一个转变,比如对于记忆,以前好像认为记忆是一个固定的、不变的东西,但是现在我们知道记忆的提取也是受到分析过程影响的。
  诸位在接受个人体验的时候,会不会也有感受,你回忆起来的有关父母的记忆是不是和平常有所不同?
  斯特恩认为,分析看起来其实是一个认知心理学的过程,也就是内隐记忆加工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要比内容重要的。
  斯特恩的理论用来解释创伤和EMDR等理论几乎是一样的。创伤制造了和认知过程不相容的情绪和概念,而这些内容就存留在未格式化的状态,这些体验无法通过语言表达,但是却可以在患者-分析师的关系中观察到.

5总结

  关系精神分析兴起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其他人的影响。精神分析历史中几乎没有流派都对关系精神分析有影响。
  当前有很多打着其他旗号的人,其观点也是关系精神分析的,比如说Stolorow,Ogden , 还有前面讲客体关系的时候提到的Grotstein, 还有Owen Renik.
  还有经常被人忽视的一个人,就是R.D. Laing (莱恩),存在精神分析那边的,有学者认为,他在《分裂的自我》提出的治疗关系模型也许是最早的一个关系精神分析的模型.(Wilberg P.,2005) 沿着存在精神分析这条路当然可以追溯到马丁布伯等人的贡献。
  在理论界对关系精神分析有很大影响就是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是Nancy Chodorow , Jessica Bejamin, Virginia Goldner , Adrienne Harris等,这些名字诸位可能有些陌生,因为是做精神分析理论研究的。但是Nancy Chodorow , Jessica Bejamin的在女性主义思潮中还是有一席之地的,很多女性主义研究者在研究。
  精神分析是个很广阔的领域,比如说精神分析的电影理论,估计临床界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它在电影批评界是一股很重要的力量,随着麦茨的《想象的能指》等作品翻译过来,我们也逐渐了解到精神分析在艺术评论领域还有那么广泛的应用。
  关系精神分析界中有很多人就是专门做理论,而不做或者很少做临床的。英国的Fonagy认为理论和临床是基本上两回事情。我也听到过一个人际精神分析的临床家说,关系精神分析主要就是理论上学术化一些,言下之意技术没有什么特别。
  的确,有一个研究也发现,关系精神分析主要的三大技术是:治疗师的自我运用,聚焦于此时此地,灵活地使用躺椅。(Ellman.2005)
  听起来平淡无奇,这几乎是现代所有精神分析流派都会使用的革新。
  我个人在临床中发现,在技术上,关系精神分析的理解如果配合上广义的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很多技术,的确是非常有意思的。这样你在使用很多技术更加能够理解这个技术使用的时机。
  关系精神分析的兴起有很多时代背景,一个背景就是精神分析的自救和自我完善。
  1980年代的时候,精神分析在临床上已经比较有颓势,主要是一些疗效研究发现,治疗关系其实比治疗技术重要,而且也有一些研究发现,精神分析的疗法长程和短程差不多,有些研究发现精神分析的疗效不明显。
  这当然会对精神分析有触动,关系精神分析的米歇尔当初是有些想要改善精神分析话语混乱的局面而浮出海面。
  除了临床上受到挑战外,基础理论也受到了挑战,如发展心理学的很多研究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其实是要看几个人的关系,尤其是母子互动的,这对精神分析也有发展心理学理论也提出了挑战。
  精神分析当时就像一个当初走青春偶像路子的明星,到了40多岁,遇到转型期的困难了,要不然就要退出历史的舞台。
  现在看起来这个转型有些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说神经精神分析、在人格障碍方面的实证研究、依恋理论等等。
  精神分析好歹保住了一线明星的位置。不过要是想重新再现当年那种天皇巨星的辉煌,可能在技术的开放性方面还是要好好下功夫,尤其是整合认知-行为技术和东方的很多方法。
  关系精神分析是精神分析里面最新的流派,理论上的确有一套,不过离成熟还有距离,其实不要说关系精神分析了,自体心理学都还没有走完成熟化的路程。
  像精神分析和心理咨询/治疗这样的学科。它的成熟有两大标志:经院传统和实践系统的形成。
  经院传统就是有一群人专门在这行里面做理论,做理论历史研究的,比如说关系精神分析很多人,其实是个理论史家出身;
  实践传统就是一整套的临床培养、实践的系统。
  就像医学一样,既有专门做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人,也有专门在临床上看病人的人。就像物理学这样学科比较成熟了都有这两个部分。

  所以诸位现在也要考虑清楚,你以后是要玩哪一块为主?

  关系精神分析的出现一开始有很大一部分是从精神分析的经院传统中来的,所以有些人认为关系精分比较学术化一些。
  在实践方面,似乎关系精神分析一开始并不是和其他学派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派、以及主体间似乎都很类似。
  关系精神分析很多人是从哲学立场出发的,但是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科学立场,如Donnel Stern,从认知心理学出发,还有CAPA班的Alexandra Harrison,从系统论和当代发展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出发。
  在组织建构上,关系精神分析也很开放,国际关系精神分析协会只要交钱注册就可以加入,而且没有临床经验的也可以加入作为研究会员。
  和IPA那样需要5-7年的培训,比较青睐精神科医生的风格很不一样。
  关系精神分析现在在美国精神分析的风头越来越强大,已经被称为美国的“中间派”,和自我-客体关系派、自体心理学派三分天下。
  不过国内对此流派的翻译和介绍还很少,希望这个讲座可以激发大家在这方面深入探索的兴趣。

参考文献

Renods , R. (2007)How does therapy cure? The relational turn in psychotherapy, Counselling ,Psychotherapy and Health, Volumn 3 , Issue 2 127-150

DeYoung ,(2003) Relational Psychotherapy : A Primer, New York : Brunner-Routledge
Hoffman, I.Z. (1983). The Patient as Interpreter of the Analyst's Experience. Contemp. Psychoanal., 19:389-422.

Safran& Muran , 2000, Negotiating the therapeutic allianc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e
Ellman . B, 2005,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 : the clinical and theoretical worlds of the relational analyst, Pepperdine University , Psy.D dissertation

Wilberg P.,2005 ,Modes of relatedness in psychotherapy:Laing, Winnicott and Relational psycho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