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哥吃癞蛤蟆视频:财经·百度在日本的艰难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6:53:59

百度在日本的艰难之路

桥本隆则

在中国的成功完全无法复制

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实施“走出国门”策略已经两年多了,它在国外的生存境况如何呢?Alexa数据显示,Google日本在日本网站中排名第2,百度日本排名300上下,Google日本在全球网站的排名是27,百度日本排名是4000以后。百度显然是败了。

正好这段时间中国发生了腾讯与360的“网络打架事件”,从侧面显示出中国的高科技产业正在走入一个狭窄通道,而在这方面,日本对中国也许有很好的警示作用。

单纯的搜索商未来前景不大

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网络技术发展,日本政府就在80年代前期,把政府直接统管的电讯通信业务全部分割为4个民营企业,分割以后,其中的NTT东部和NTT西部两者当之无愧地成为整个行业的龙头老大。

虽然日本政府把原先垄断的产业分割并民营化,但是因为原来的盘太大,分割之后还是一个庞然大物。这时有两种声音出现:一种是以NTT为首的既得利益者,要求日本政府维护主权,保持现有格局,防止美资等外资的渗透、收购;还有一种声音是要求政府进一步顺应国际潮流,把网络开放进行到底。两种意见激烈碰撞之时,恰恰是日本进入泡沫经济的后期,整个国家已经失去新的动源,于是政府痛下决心,开放网络准入制度,在新技术应用层面上给以新公司扶持。正是这个改变,使得日本的网络技术不至于落后太多,也使得日本的经济经受了一次大爆炸,培养出像孙正义等一大批通过新兴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快速致富之人。

从日本的网络技术发展史来看,日本真正的网络发展先例是软银(SOFT BANK)的优异商业运作,以及其创业者孙正义的成功运营。孙正义是一位韩裔日本人,早年留学美国,对美国的网络技术了如指掌。当美国雅虎出现因为资金问题难以为继时,商业嗅觉敏锐的孙正义拿出了100万美元支持了公司的运营。有了这层关系,也有了日本雅虎初期的股份,孙正义就在日本开始了雅虎网站的建设。

日本政府本来是按部就班地推行日本网络技术的发展,从普通的拨号上网,再到由日本电话电信公司(下简称NTT)控制的ISDN等,本来在日本上网一个月最起码要5000多日元(约合320人民币),而且这个价格因NTT垄断因素一直没有降。但是日本雅虎别出心裁,趁着日本政府行政命令NTT向第三方开放电话线路时机,运用美国的最新技术,以及在韩国的先进推广经验,从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的运营商一下子扩展到电讯运营商,这个开门的钥匙就是当时网络最新的技术ADSL。本来在是否引进ADSL技术,以及是否推广这个技术的问题上,日本雅虎公司内部有争议,有一部分人认为,当ISDN技术成熟以后,日本会很快地进入光纤通讯领域,如果短时间采用ADSL的通讯模式只会加重公司负担,雅虎日本只要做好引擎提供商就好了。但是孙正义却认为,只是做引擎供应商的话公司发展余地不大,如果利用新的技术,加上运用自己的新颖的营销手法就可以撼动NTT这棵巨树。于是日本雅虎做出了一个令所有同行震惊的决定,作为运营商参加这个竞争。

于是,雅虎日本从一个一般的门户网站一步跨出去成为一个运营商,所遇到的问题应该很多,但是最终雅虎成功了。在ADSL的战争中雅虎完胜巨无霸NTT,8M的一个月才1200日元(80人民币),使得网络一下子在日本普及,网民人数呈几何级数的增长。

百度初入日本即遭冷遇

百度于2008年1月登录日本,日本行内人士最多的意见就是它已经来晚了,日本的市场有其独特之处,都是做熟不做生,意思就是日本人如果选定一个搜索引擎,很难再选择新的引擎,百度不得不投入甚巨。

其次,百度在大张旗鼓进入日本市场前,准备工作还不充分,比如百度的日文读法バイドゥ,也就是バイト。这个发音在日语中的意思是临时工,听起来不正规。大阪很多人在听电视新闻讲百度的时候,听到日文读音就有一种不正规的感觉,而同时期日本搜索浏览器两雄:谷歌与雅虎的日文发音就是一种很容易发、很容易记的名字。

百度日本经过两年的徘徊后,终于痛定思痛要在日本的手机搜索中分一杯羹。但是,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时候很少会做足调查功课。日本企业却正好相反,在大的项目要投资、启动时,前期的工作做得很好,有时虽然会被认为是优柔寡断,但是不会因为投资的方向性问题而造成投资的失败或者是时间上的延误。

百度法宝一一失效?

中文搜索——当2008年百度来到日本时,日本的搜索引擎已经是日本雅虎与日本谷歌的世界,这两家占日本市场约90%以上,真正留给百度的只是5%左右的残羹剩饭,还要和MSN等争夺。为何在中国使用过的手段不能在日本使用呢?这就是中国的经营环境与日本经营环境的区别了,在百度刚在日本登陆时,曾经有雄心壮志利用自己开发的搜索技术,在汉字使用的国度与谷歌一决高下,但是这个成果并没有很好地显现。

百度MP3——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网民可以在百度mp3中搜索、收听或下载任何网上存在的音乐,但在日本这是严重触犯日本版权保护政策的,所以百度日本页面中完全没有这个内容。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日本网民知晓了百度的“厉害”,就从百度日本跳转到百度中国来寻找mp3,这就是很多日本音乐迷喜欢百度登陆的原因。

百度图片——强大的百度搜索功能不只使得一部分音乐迷高兴,还使得一部分日本黄色图片爱好者十分高兴。在中国国内,百度动用极大的人力来过滤这方面图片,但在日本黄色图片爱好者看来,百度引擎要比原来日本的传统引擎强大,可以看见很多原来不能浏览的图片。虽然在后来百度日本追加了对黄色图片的管制功能,但这种事件也使得百度声誉受损。

百度视频——谷歌日本对付百度的一个重要武器就是谷歌视频YOUTUBE,百度则缺乏自己的视频网站,在网络运营上又受到日本雅虎的压制,在日本法律范围的搜索引擎的运营商也被谷歌压制。

当然,百度也不是一无是处,笔者的朋友北野是一位资深网民,他这样评价百度:如果只是看10个搜索内容的话,看不出百度与日本谷歌的差别;如果是搜100个内容的话,百度日本就要比谷歌日本快很多。

手机,百度日本的最后机会

百度日本传出一个新闻,去年10月开始提供手机搜索服务。为何百度会突然迈出这一步呢?这要从日本百度现在领导人井上俊一谈起,井上俊一是日本IT界精英,也被视为孙正义的接班人,在日本雅虎的发展中为孙正义立下了汗马功劳。百度登陆日本半年以后,各种碰壁促使百度作出了若干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干部本土化,要求在公司高层的干部都是熟悉日本行业、或者就是本土人才的专家。而最先被百度注意的就是井上俊一,他是百度在日本最大对手的最核心的干部,每年的年收入在日本本土干部中都是最高的,结果百度为了日本百度的发展,用更高的年薪以及百度日本的股权(数十亿日元)的超级优厚条件把他从日本雅虎请来,目的就是要从日本的搜索引擎的两雄控制局面中杀出一条血路。

很多局外人都认为,通过中国的人才成本优势,以及现在IT制度不明确的优势,百度可以在日本的IT界一展宏图,但日本的严密细致的法律已经把这种“速胜论”的幻想打破。以百度内部的报告来看,在日本的事业发展中,一般计算机的搜索引擎竞争是长期的争夺,并且这个大饼已经是被划分完毕,如果不找新的大饼,百度在日本的发展很难再有突破性,这也是国内盛传百度日本将要死亡的消息根源。

但是百度日本总经理井上俊一却不是这样认为,他告诉笔者,当初日本雅虎参与日本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时,当时超级巨无霸日本电信(NTT)已经牢牢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近98%以上,但是随着日本政府的某个方面的政策的调整,以及运用新技术得当,一举在ADSL的运营中打败日本电信(NTT),并且在以后的手机运营、收费电视的运营等方面也长足进步,成为一个占据日本电信事业的超级公司,而不只是经营一种PC搜索引擎。现在日本的手机搜索引擎的市场与PC搜索引擎不同,整个市场还未出现超级巨无霸,大约有十几家公司正在以各种形式经营着手机搜索,并且其中还有很多是滥竽充数,这草创时期正好是发展的绝好时机。同时,因为美国苹果公司的IPHONE所带来的智能手机热潮,也促使手机上网成为普遍与可能。据统计,现在日本手机上网用户约占7000万人左右,这个市场的扩大也为百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如果朝这个方面发展的话,百度还能发挥自己的开发优势,在中国国内有数以万计的技术研究者也能为百度这个发展提供技术支援。

百度虽然在两年摸索中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起死回生的方法,但是路并不平坦。百度在日本最致命的问题还是知名度低的问题。这些不是靠价格便宜,或者一般炒作可以克服的。就像以前联想试图以自身品牌打入日本,却并不成功,最终还是通过收购美国IBM以后才成功打入日本,因为品牌效益在日本举足轻重。虽然巨额薪金挖来了日本搜索业的巨子,使得大家都知道了百度的存在,但是对于大众的知名度来讲这条路还要走很长的时间。

物价上涨,不可理喻

王猛

1994年香港红勘演唱会,中国摇滚新势力。穿着海魂衫的何勇向香港观众喊道:“我要用一句北京话向大家问好,吃了吗?”当时全场震动,至今尚有回音。“吃了吗”是民众缺吃少喝时代留下的问候语,但目前,另一句问候语开始在民间流传——“今天啥便宜?”

去年11月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估计2010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要比3%稍微高出一点。这是发改委官员2010年的首次表态,换个不够委婉的说法,就是“保3”失败已成定局。

食品接力涨价,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地起”、“煤超疯”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为了应对,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海量囤积一族)。就像一副推倒的多米诺骨牌,物价已经不满足于跳高和做俯卧撑了,现在它们又开始玩起来接力赛来。

物价升升不息,百姓跌跌不休

最近,北京网友刘军的微博更新一条信息:卖早点的地方贴着打印的字“物价上涨,请多谅解”。由于物价上涨造成的相似事件还在全国其他地方发生——

东北的市民已经进入了购买冬储菜时期。大连市陈女士介绍,2010年的大白菜、萝卜价格比往年要贵,大白菜0.9~1元/斤,萝卜0.8~1元/斤。因家人特别爱吃苹果,每年都要购几箱苹果。2010年的苹果价格比前一年涨了许多。富士苹果70元/箱,之前36~37元/箱;王林苹果120元/箱,之前是75元/箱。涨幅几乎达到一倍。

在近日《东方早报》的“物价大检查”中,上海2010年苹果价格涨了近三成,鸡蛋价格也一度冲到历史最高,而香港这一年农产品的物价波动却不大。目前,上海的苹果、鸡蛋的价格均已高过香港。

据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数据,2009年上海全市职工人均月工资为3566元,而同期香港人均月工资为11342港币(约合9700元人民币)。一位受访的上海市民表示,“物价涨得厉害,每个月要多拿出六七百元。大米原来是1.8元/斤,现在2.5~3元/斤;金鱼油原价40元/桶,现60~70元/桶。物价上涨,可工资并不看涨。”

CPI上涨,约有62%的受访上海市民对通货膨胀感到焦虑。67%的市民理财方式是银行定期存款,19%投资股票,购买基金、债券和 购置房产实现保值的各为7%。49%的市民在理财投资方面表示无能为力,34%希望于政府提高存款利率,17%采取积极的理财态度,努力让财产增速跑赢CPI。

CPI直接影响的是底层民众生活。比尔·盖茨要是掉了3万块钱,可能连低头去捡的心情都没有;月入千元的平民百姓少了30块钱,想买件冬衣都要少吃几顿肉。在《金融界》去年10月底的一项调查结果中,85%的网民抱怨“物价全面上涨唯独工资不动,活不起了”。

是调侃,还是无奈?深受物价上涨之害的百姓所能做的,只是伸着脖子冲物价喊:“跌!跌!跌!”

立正,向后转

问题是物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就算叫爹也没用。稍微有点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食品价格向来是CPI走高的主要推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从价格上涨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构成来看,中国目前还是一种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是影响价格上涨的新情况开始出现,非食品类的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比如衣着类价格同比下降1.3%,但环比上涨1.0%。

除了食品,今年物价身后的另一只推手——流动性的力量似乎越来越大。年初,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分析物价走势时说,2010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风险来自三方面:第一个方面,输入性通货膨胀,其风险主要来自国际市场上大宗基础性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石、棉花等基础性产品,只要国际市场出现价格暴涨,问题很快就会传导到国内;第二个方面,个别商品问题有可能导致全局性问题,如2006年猪肉涨价所带动的物价上涨;第三个方面,货币和信贷的投放过大,带来流动性加大。回顾过去一年,三方面风险一一出现。特别是国际、国内流动性过大,引发的价格上涨更为明显。今年以来,游资在农产品领域就格外活跃,绿豆、大蒜、棉花等先后遭到热钱炒作,出现价格飙涨的情况。

中房集团董事长孟晓苏的看法颇具代表性,他认为楼市就像海棉,对吸纳、固化游资贡献最大!他援引吴敬琏的著名观点“打压房价会使物价全面上涨”来回顾2010年楼市调控以来各种产品轮翻涨价的实际情况,貌似很在理。

2010年以来,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似乎也比较多。从年初开始,工资上涨在许多地方次第出现,人们由此预期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的通胀。资源价格产品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天然气调价正在进行,阶梯电价方案已交社会讨论完毕。虽然我国农产品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偏低,在调整经济结构过程中,这些产品价格会合理上涨,但在食品价格已经上涨较多的情况下,资源价格的改革就难免对通胀预期产生叠加效应。其实,2010年粮食再获丰收,以及产能过剩,都是稳定物价的物质基础。所以,更应该警惕过度的通胀预期扰乱民心,改变市场供求,甚至引发真的通胀。

按照官方的说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管理好通胀预期,是2010年宏观调控三大任务。在如何治理通货膨胀的问题上,则集中表现了处理好这三者关系的难度。面对节节攀升的物价,政府有关部门不仅要合理引导通胀预期,消解公众的心理恐慌,更应该拿出办法来管理好流动性,拿出办法来补贴低收入人群,避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他们的生活水平。

物价若能“立正”并且“向后转”,老百姓当然求之不得。然而这不符合经济规律,所以发放补贴和提高收入才是避免居民恐慌的根本措施。

是经济学,更是民生大事

下馆子喝个小酒要多掏20块,商场里已经找不到200元以下的毛衣……种种现象已经表明,社会中下层负担正在加重。因为高收入的金领银领对于多20少20根本没感觉,他们才不去找200元以下的衣服。CPI这个概念一开始就是给咱穷人发明的。

美元滥发导致贬值也好,楼市调控引起的热钱炒作也罢,“保3”失败的解释众说纷纭,各方都能自圆其说,但“蒜你狠”影响的却是普通民生。中央及地方的行政官员比掐着腰的经济学家靠谱得多,早在去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决定向城乡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价格补贴。浙江省2008年底就建立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机制,当季度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时,按季度对困难群众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价格补贴。2010年第一季度浙江省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为4.2%,浙江省民政部门决定为城乡低保对象及其他生活困难对象发放基本生活价格补贴。

物价高压之下,希望这个冬天不要太冷。

如果银行倒闭,储户怎么办?

徐林燕

连日来,英国储户们被爱尔兰债务危机搅得心神不宁。从爱尔兰政府坚定地拒绝外界的金融援助,到总理考恩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向国际社会提出援助申请,再到政府公布其财政“瘦身”计划,欧洲的紧张气氛四处弥漫,而最让英国储户们担忧的是他们存在银行里的钱到底有多安全。

曾经,爱尔兰公司税税率为欧洲最低的12.5%,正是这一低税率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前来投资。在过去的两年中,除了爱尔兰,荷兰、印度、土耳其和塞浦路斯银行向英国储蓄者提供了比英国本土银行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优惠,尤其是长期的定期储蓄。结果,成千上万人的资金积压套牢在海外。

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依旧让人神经紧绷。上至爱尔兰英爱银行前任董事会主席肖恩·菲茨帕特里,于2010年7月宣告破产;下至慈善机构每天不断增加的领取免费早餐者,爱尔兰社会危机重重。

面对经济市场的风起云涌,如果一个银行真的倒闭了,任何一个人,只要把钱存在了英国、欧洲或是其他地方银行,他们都应该有权了解如何要求赔偿。对此,英国《每日邮报》向英国储户给出了相关指导和建议。

金融服务补偿计划

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FSA)根据2000年的《金融市场与服务法案》,在2001年建立了金融服务补偿计划(FSCS)。计划当中规定:任何英国公司一旦被担任执行金融监管活动的金融服务管理局(FSA)批准在英国运营时,该公司则自动成为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公司(FSCS)的成员。

一个FSCS的成员出现问题面临倒闭时,对存款人或投资人或投保人的赔偿是按比例计算的,倒闭银行的合格存款人只能得到其存款余额固定比例的赔偿,同时对最高赔偿金额作出了限定。

而作为一个合格的金融服务的存款人或投资者、投保人,要就其金融消费获得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有限公司(FSCS)的赔偿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该存款人或投资者或投保人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索偿者;该存款人或投资者的存款或投资等服务是受保护的;索偿对象是金融服务补偿计划的成员;该金融服务补偿计划成员必须是处于违约状态。

欧洲很多银行都在英国设有分公司,享受这个补偿计划。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部分储户的储蓄就可以得到这个补偿计划的保护。这个计划规定,前5万英镑存款是受保护的,这是仅限于个人的,所以如果你有联合账户的话,就有10万英镑得到保护。

但是也有一些欧洲银行并没有被这个金融服务补偿计划覆盖,英国储户可能不得不运用银行所在国家实行的保护计划,不过这些计划可能也提供相同水平的保护。

补偿是否可靠

除了清楚能得到哪些赔偿保护,储户还需要考虑这种赔偿保护有多可靠。

对此,冰岛经济危机无不具有警示作用。当年,冰岛银行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利率,成千上万的储户不断挤入。乍看起来,这些存款受到冰岛保护计划的保护,这些保护计划也处于欧洲当局的管理之下。然而,当冰岛经济危机出现,银行系统崩溃的时候,却出现了没有充足的储备金支付给英国储户的情况。如果没有政府介入并代替其支付赔偿的话,成千上万的英国人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存款消失。

如此看来,将钱存入欧洲经济区之外国家的银行会更冒险,所以许多银行不得不建立一个英国子公司,在这里向储户提供服务。

然而,金融补偿计划保护也有其局限性。它只适用于每一个银行,而不是每一个帐户。早在2008年,英国政府宣布Bradford & Bingley的分支机构网络和存款业务将出售给西班牙国际银行,而其在英国及马恩岛的存款业务由Abbey接管。现在这两个账户都属于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假如现在如果你有5万英镑在Abbey银行账户,而另外5万英镑在Bradford & Bingley账户,那么在金融服务补偿计划下,这些存款将不能够被完全保护。

让事情更复杂的是,今年1月1日出台的新欧洲规则,将确保所有欧洲经济区的国家(包括所有欧盟国,加上冰岛、列支敦斯登和挪威)提供至少10万欧元的保护。这意味着英国现在使用的金融服务补偿计划也将调整,与其一致。

各银行补偿情况

冰岛银行

单单这家银行就有高达200万英国储户,储蓄额大约有100亿英镑。从11月开始,这些储户已经受到英国金融服务补偿计划保护,所以他们的前5万英镑存款得到了保护。在以前,这些储户本不得不向爱尔兰储蓄保护计划索赔。但是现在冰岛银行成立了一个位于英国的子公司,得以使这些账户受到如上金融服务补偿计划的保护。

英国-爱尔兰银行

这是爱尔兰银行中受冲击最大的银行。它拥有多达10万的活期和定期英国储户。这个银行将执行爱尔兰存款保护计划,所有人都必须通过爱尔兰补偿计划索赔。当金融危机来临,储户对银行的稳定性担忧上升的时候,爱尔兰政府给出保证,这个计划将为现有大部分储户提供“无限制保护”。

然而,一些持有某些固定比例产品的顾客将只能享有最多10万欧元的保护。(这将取决于账户的开放时间)。值得注意的是,爱尔兰政府的这一无限制保证将在2011年6月失效,即当新的欧洲规则取而代之时。

已经有人担心在面临大范围的一系列的银行倒闭时,爱尔兰政府能否兑现它的这一保证。不过,欧盟的援助将会加强人们对这些银行系统的信心。

荷兰商业银行

这个受欢迎的银行,已经为英国储户提供服务多年,它受到荷兰存款补偿计划保护。这个补偿计划已经提高补偿数额,将为每个人提供10万欧元的保护。

塞浦路斯银行

这个银行也为英国客户的前10万欧元提供保护。银行将要破产的话,储户必须按照塞浦路斯计划(塞浦路斯中央银行存款计划)索赔,而不是从英国当局获取赔偿。

工业信贷投资银行;巴罗达银行; AK银行

所有这些银行都位于欧盟经济区之外的国家。前两个是印度银行,后一个在土耳其。不过,所有这些银行都有(英国)金融监管局授权的英国子公司,这就意味着他们都在英国金融服务补偿计划的保护之下。

岸外银行

英国金融服务补偿计划不为位于海峡群岛、直布罗陀海峡或马恩岛的子公司所用。虽然这些岸外银行中许多提供优惠的储蓄率,但是储户必须清楚当一个银行面临倒闭的时候它们是否能够提供相同水平的保护。

在冰岛银行破产后,那些在冰岛银行格恩西岛分行有存款的储户,损失了高达1/3的存款。类似的问题也发生在考普兴银行位于马恩岛的岸外分行。

不过,每一个相关银行经营它们自己的赔偿安排,自从冰岛银行危机之后好多银行的补偿计划都有所改进。在直布罗陀海峡,在它们的保证计划中只有前5万欧元受到保护,然而,在格恩西岛、泽西岛和马恩岛保护额却达到5万英镑。

[军情]

瓦良格: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陈铭清

航空母舰是现代战争的灵魂,其重要性怎么低估都不为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言:“当危机这个词出现在华盛顿领导者脑海时,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离危机地区最近的航母在哪儿?”对于中国来说,“没有航母”更是我们的一块心病。据法新社不久前报道,中国的首艘航母瓦良格号翻新已经接近完成,2011年初有望下水。有国外媒体预言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造舰的高峰期,中国正在向“蓝水海军”迈进。

“瓦良格”号目前正在大连接受翻新。西方军事专家认为,中国将会打造5个航母战斗群,2015年前开始开展海上军事活动,在此之前航母空中打击力量将进行程序和战术技巧方面的训练。这也表明2010年底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新一代战斗机,有望短时间内在此航母甲板上实现起飞。

航母对于中国的意义

众所周知,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核武库,但解放军在国界之外的军事能力却有限。并且,与单纯作为海军的工具相比,“瓦良格”号航母作为中国人学习航母技术的工具更有意义。

目前,中国在进入太平洋方面存在着一个问题,因为中国面临着几个呈弧形排列的竞争对手:韩国、日本以及美国的基地。此外,最近美国在中国海和黄海举行演习的做法引起了中国的不满,而且美国航母的出现又加剧了这种不满。

随着中国软实力的增强,拥有航母将成为中国远景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中国正在努力成为一个全球强国,能够利用日益强大的军事力量,保护自己逐渐增加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而打造航母舰队对这一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8%的调查者认为现在是建造航母的时候了,而且71%的人认为中国至少需要建造4艘航母。此外,据双周刊杂志《现代舰船》透露,2007年,该杂志举行了一次航母设计比赛,直到现在还能收到读者热情的投稿。由此显示,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海军的能力尚未满足国防需要。

“瓦良格”号的血统

根据美国海军的估计,中国军方可能会从2012年开始对改装后的“瓦良格”进行测试。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瓦良格”号将会安装由中国独立生产的相控阵雷达系统,这项工作已在进行之中。不过,最让军事专家们感到意外的是,中国军方正在为“瓦良格”号安装最新型的FL-3000N型近程防空系统。据悉,每套FL-3000N系统配备有24枚导弹。

此外,“瓦良格”号还有可能装备其他武器系统。在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3年首次展出的一款中国国产航母模型上便装备有YJ-63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和730型30毫米近程防御系统。

中国澳门的一家公司于2000年花费2000万美元从乌克兰购得了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空母舰,其当时宣称要将该舰改装为一座浮动赌场。不过,专家们认为,在购买该舰的同时,中国还获得了相关的设计文件。

“瓦良格”号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位于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厂开工建造。由于缺乏资金,其建造工作从1992年起便陷入停顿状态,到1994年,俄罗斯最终决定放弃参与建造工作。

尽管先前曾签署了有关不会再将“瓦良格”号用于军事目的的声明,但俄罗斯和西方的军事专家们均认为,该舰将会被中国用作建造国产航母的原型舰以及训练舰载机飞行员。据专家估计,“瓦良格”号将会装备2~4部FL-3000N型防空系统。中国计划先以“瓦良格”号为基础建造两艘常规动力的航空母舰,之后再建造两艘排水量约6.5万吨的核动力航母。

远洋战略下的舰艇编队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海军确实有向远洋发展的迹象和准备。过去中国的“近海防御”战略强调的是在周边几百公里海域内军事防御进攻的优势,也包括台湾地区。有外电报道说最近中国新军委领导在视察海军某基地时,首次将“近海”防御的概念解释成与中国国家利益和军事力量相一致的区域。这一点也被国外媒体说成是中国海军今后将更加具有进攻性。最近针对索马里海盗事件,中国又破天荒地派出现有最现代化的舰艇编队前往护航,也被外界给予了多种解读。实际来讲这是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该付诸的行动,也是与日益提高的中国国际经济乃至军事地位相匹配的。

为了建设一支与中国大国地位相一致的人民海军,中国在最近几年相继有115、116、168、169、170、171、525、526等多艘新型现代化战舰装备部队,而且 115舰的露面,也证明有更多的造船厂正在参与中国的造舰计划,更加诠释了中国造舰高峰期的到来。特别是170、171两艘“中华神盾”驱逐舰从江南造船厂的开出,标志着中国舰船技术的巨大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引进国外先进舰艇武装自己的脚步也在加快,从俄罗斯定购的另外几艘现代级驱逐舰137、138、139也已成军,8艘改进型基洛级潜艇早已进入战斗序列。与乌克兰洽谈“光荣”级巡洋舰购买和转让技术的消息也传得纷纷扬扬。《简氏防务》列举中国排水量超过7000吨的战舰已达10艘以上,而且舰艇的对海、对空攻击防卫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中国的蓝水海军梦

中国海军是否存有向“蓝水”迈进的雄心?170、171及后续舰的成军,标志着中国舰队的区域防空向前迈出了一大步。过去的中国海军,由于存在这方面的劣势,始终坚守在 “黄水”领地,如今有了“中华神盾”的战区调度和指挥能力,你不让它走出这一步,它也觉得憋屈。这几年中国海军的频频出访,特别是“索马里护航行动”的锻炼,正是这种意图的具体体现。

上世纪90年代的167舰曾经被许多军迷所敬仰和爱戴,出访包括美国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壮举,也曾令人心潮澎湃。可是,如今看来,她只能说是中国走向“蓝水”的一个起点,是中国谋求更远大目标的奠基石。有了167舰的建造基础,才有了后来的多艘更现代化的驱逐舰。

从中国先进舰艇的建造速度和性能来看,中国似乎已经把提高海军的远洋作战能力摆上了日程,随着“大连航母”的海试及自建第一艘航母的开工,还有谁会把中国海军看作只能在近海游荡的“北洋水师”?而且中国实力和地位的提高、经济发展的需要、对世界事务的积极参与和台海局势的变化等等,都迫切要求中国必须学会走出去,也必须走出去。

由此我们可以猜想,一旦形势所迫,中国依靠海军的一整套多航母战斗群,背负大陆几千公里的海岸线及960万平方公里的超大航空母舰,在太平洋西岸水域内将确立自己的战略优势,可以说能够击退任何敢于来犯之敌。

中日军方互动“罗生门”

潘杰

军事上的“互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出于某种政治目的或者外交造势,向对方派出战机或者战舰、军事部队在对方国土上“展示肌肉”。中日的外交往来虽然很正规化,但是中日军方的互动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两军交流的程度很低——坦白说是“面和心不和”。由此而产生了两国军方“互动”的罗生门事件……

第一次拒绝——中日军事互信机制根本没有成形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时,中国军方曾婉拒日本军机参与援救。2009年8月还拒绝过日本远洋联合舰队临时停靠香港的要求。日本媒体认为,这是中国报复日本当时给李登辉和热比娅两人访日发放签证的举措。但据本刊了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中国负责对日军事交流的外事资深军官告诉本刊,中日军方均视对方为“战略假想敌”,两国的军事互信机制远远未成形,更不用说成熟。

2009年申请临时停靠香港的日本舰队,可以说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海上自卫队远洋联合训练舰队。它包括2艘训练舰“鹿岛号”和“雪岛号”以及一艘现役的护卫舰“夕雾号”。这支远洋训练联合舰队2009年4月从东京出发,经过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等30多个国家,8月在返航归国经过南海时,突然向中国军方提出临时停靠香港,让中方吃惊一场。

中方军官说:“现阶段的中日军事交流必须在谨慎中逐步推进,看一步走一步,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它军事地位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难以接受日本舰队突访香港的要求。”2007年11月,中国南海舰队所属的导弹驱逐舰“深圳号”首先访日,次年日本导弹驱逐舰“涟”号回访中国时提出停靠上海或者青岛的要求被中方拒绝。“涟”号战舰回访了“深圳号”的驻地广东湛江港,这是日本自卫队舰艇首次访华。日本海上自卫队第四护卫队群司令德丸伸一少将任指挥官,随访官兵240人。原来预定进行的日本军乐团表演和向普通民众开放等活动被突然低调取消。军官说:“中国军方对日本军舰停靠中国的城市十分谨慎,香港作为世界性谍报电讯交织的集中地,现阶段是不可能向日本战舰开放停靠的……”

事实上,中日军方互动虽然在外交等相关因素影响下进展不大,但也开始慢慢推进。中日军事交流在政治解冻后逐渐频繁起来,从军事领导人互访到军舰互访,从陆军部队交流到互派军官至对方国防大学研修等等。像高尔夫球一样,打进洞不容易,但是两国军方一直在打。2008年10月,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首次访问日本,这也是战后中国海军最高指挥官首次踏上东瀛。2009年3月,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访华;同年7月,相当于日本海军司令的海军幕僚长赤星庆治访华,更是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争以来日本海军最高将领首次访华。2009年11月,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率团访问日本。

笔者认为,中日军方互动也是外交性质的利益争夺战和情报战。“混水摸鱼”是日本军方对华外交的主要策略之一,日本军方想趁两国军事互信的不断推进,试探中国的军事外交底线。利用中国比较喜好讲面子,讲究营造友好气氛的特点,实现日本战舰进入中国大都市的突破,宣示一种存在,扩大其军事影响力。

客观说,日本军方对华互动政策是一个连环紧扣的战略布局,其政策不仅在军方内部取得共识,而且在政府首脑决策圈里面也是得到认可。“借力打力”可以看成是日本军方对华互动的一个急行军策略。在首次访港被拒后,日本军方又进行第二次申请访港。

第二次拒绝——日军在地缘外交政治上与美军有极大差别

中国军方领导人访问日本,同时带有观察和制定对日军事外交政策的双重目的。2009年11月,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对日本展开了为期5天的军事外交访问。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首相官邸会见了梁光烈,日本首相直言他对中国军事力量快速增强,同时国防政策透明度低有疑问。

接着梁光烈与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举行了近两个小时会谈,确定从2010年开始日本陆上自卫队与中国解放军大军区间展开交流活动和在适当的时期实施有关海上共同搜索、救援的联合训练。虽然海上搜索、救援联合训练尚不属于联合军事演习,但还是翻开了中日两军恶战之后的历史新一页。

日本军方对华军事试探动作依然在进行。据参与会谈的防卫省高官向本刊透露,中日双方确定了未来合适时机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再度访华事宜,但是中国军方依然婉拒日本战舰访问香港,这是中方第二次拒绝日本战舰停靠香港,日军方对此深表遗憾。尽管美军舰近年不时可以停靠香港,但美军方在华所受待遇显然与日本不同。用外交行话来解释,日军和美军不是一个地缘政治层次上的军事力量。

中国军费透明度的问题是日本军方关切的话题。时任日本外相北泽俊美认为,中国对拥有的军事装备、军备购买、主要部队整编等方面不够明确透明,容易造成对中国军力和防卫政策的误解质疑。中国军费开支不断提高一直是日本的心病。梁光烈说,用人均国防费来看,中国在国际上尚属低水平国家。对于日本军方高度关注中国发展航母的问题,梁光烈暗示中国自建航母计划已经启动。

参观日本军方最新神盾舰战舰“鸟海号”是中国军事领导人此次访日的重头戏。11月30日,梁光烈来到了长崎县佐世保美国海军基地,作为中国国防部长首次登上了日本最先进军舰神盾舰参观。由于神盾舰装备有美军研制的海基型导弹拦截系统等核心机密,因此日方只是象征性地开放了该舰前后甲板及舰长室等参观区域,而美军有关人员也临时登舰,驻守要点,防止不该看的导弹防御机密让中国军方看到。日方通过让梁光烈参观神盾舰显示其军事透明度“没有可隐瞒的”,以促进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

日本军方连续申请其战舰停靠香港,不仅仅是出于扩大地缘政治军事影响力,而在于提升强化日本国家战略情报收集能力。近年来,日本开始强化独立的军事情报收集体系,以期在日美军事一体化中与美军形成一种新的军事默契。为此,日本防卫省不仅全面整合陆海空自卫队情报安全部队、创设了直属防卫大臣的新组织,还充实独立情报收集本部,逐渐摆脱过去主要依靠美军的弱点。

笔者认为,日本军方利用远洋训练舰出访东南亚、中东和欧洲13国,目的还在于锻炼自身的海洋军事情报处理能力。二战结束后,日本战舰从未进入过香港,日本军方想借此机会试探一下中国军方的外交策略,同时还能弥补日本在此地区在军事信息收集中的空白,由此达到一石二鸟的目的。

中日军方互信处于初级阶段

如果从地缘政治外交的角度来看两国军方上的“互动”,一般分为各军兵种和军事领导人互访、共同军事训练、共同研发武器装备和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也只有达到后续阶段才能成为国家间的军事互信机制的确立。中日军方的互动才刚刚起步,在其国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依然把对方看成是未来的“假想敌”,在各种军事演习上也相互猜疑,开放敏感度较高的地区与兵种事实上难以为对方接受。

中日军方互动还同时受到两国外交关系的冲击和影响,日中撞船事件对两国防卫交流已然造成影响。据共同社消息,日本笹川和平财团会长笹川阳平9月13日在东京召开记者会,表示将中止原定于9月20日开始的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校级军官访日的活动。原因是12日中方提出“因日程安排问题,希望延期”。日方还抱怨中国军方对日本海上自卫队训练舰队停靠中国青岛一事表态消极。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与中国国际战略学会是两国青年军官交流的窗口,从2001年起计划10年内每年都举行校官互访活动。至今参加过该活动的自卫官共116人,解放军军官共187人。

在外交战场上,中日军方互动产生的“罗生门”并不奇怪。自香港回归后,是否让外国军舰停靠香港不仅仅是中国政府的军事互动风向标,更是中国开始加强区域军事合作与发展,推进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一张军事牌。从今后发展趋势看,中国将会更加注重以军事加外交来利用好这张牌,全面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和区域军事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力。

朝韩炮火复燃,美航母耀武东海

李子强

东北亚风云再起。2010年11月23日,朝鲜在美韩联合演习期间向韩国的一个岛倾泻了200多枚炮弹,2死16伤,而后,韩国也回击了80多枚炮弹。事情的起因是,朝鲜认为韩美联合军演向朝鲜海域投掷了炸弹,朝鲜上午电文警告后,下午就炮轰了韩国。事件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声明勿使摩擦扩大;中国的态度一如既往,希望各方保持克制,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

全球战力最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华盛顿”号5天后驶入黄海,参与美韩联合军演,这对朝鲜半岛战云再起的紧张对峙局面增添复杂形势。有专家分析认为,美国借机火上加油,其军演用意并非在调和朝韩争端,而是对崛起的中国进行战略遏制。

朝韩炮战中争议海域的由来

此次朝鲜军队炮击的延坪岛是“西海五岛”(朝鲜和韩国将黄海称为“西海”)的其中一个,从地理角度来看,朝韩此次炮战,仍属于“北方限界线”问题的一次新冲突。朝韩双方所谓的“北方限界线”问题,是在1953年7月朝鲜战争停战协议签署以后出现的,虽然该协定划定了朝鲜和韩国的陆地临时分界线——朝韩军事分界线,还详细规定了朝韩军事分界线两侧非军事区的宽度,然而该协定并没有涉及朝韩两国海域的划分方法。在《停战协定》签订几个月之后,美韩单方面划定了一条约278千米长的“北方限界线”作为美韩联军的海上控制线。韩美认定的“北方限界线”由两国陆上分界线的西侧终点汉江河口的末端开始,沿着韩国占据管辖的西海五岛(白翎岛、大青岛、小青岛、延平岛和隅岛)延伸,对面是朝鲜的瓮津半岛。

对于这条由韩美单方面划定的对美韩方面十分有利的“界线”,朝鲜方面一直不予承认,并于1976年也自行划定了一条“南方警戒线”来主张其领海管辖权。“南方警戒线”是黄海道与京畿道陆上分界线的海上延长线。除西海五岛属于韩方,并留有狭长水道外,其他以北部分均属于朝方,但这一主张也未得到韩美方面认可。这两条各自单方面划定的界线,朝韩双方互不承认,因而形成了一个海上重叠争议区域。

正是在这个争议海域,朝韩双方自1999年以来发生过3次严重的海上军事冲突,而此次的炮战也发生在这块争议区域内。

美航母挺进黄海挑动中国神经

与2010年夏美国在航母进黄海问题上犹豫不决,并最终选择航母不来黄海相比,这次美国航母来黄海可谓是一箭多雕。它借韩朝冲突,以威慑朝鲜为由,名正言顺地进黄海,料定中国社会不会像上次那样反对。一来吓唬朝鲜,二来可安抚韩国,三来正好可以破了几个月的“规矩”,轻慢中国社会的感受。这种战略企图必须受到来自中国的强烈反对。

美韩军队从11月28日开始,连续多天在黄海举行最高级别的军事演习,这是对朝鲜炮击延坪岛提出的“警告”。由于军演是在朝鲜下达了“准战时状态”命令的背景下进行,演习强度和具体内容都与过去不同。美韩方面出动航母舰载机等武器,展开了高难度的精密战术演习。

11月29日,韩美两军当天在韩国全罗北道群山港以西66公里处的于青岛和忠清南道泰安半岛以西55公里处格列飞列岛等地,进行了联合对空防御、航母舰载机和空军飞机空中渗透训练、航母强袭作战、反潜演习、海上补给战术机动联合演练等高难度战术演习。

美军当天派出“华盛顿”号航母、J-STARS监视机,监视朝鲜的海岸炮及地面炮基地的动向。美军还派出9600吨级巡洋舰号和9750吨级驱逐舰参加演习。韩军则投入7600吨级“世宗大王”舰、两艘4500吨级驱逐舰(KDX-Ⅱ)以及巡逻舰、护航舰、战斗支援舰和反潜飞机等参加演习。

在当天进行的海上自由攻防战训练中,美国航母舰载机EA-6B电子战飞机、E-2C“鹰眼”预警机以及超级大黄蜂战机等80多架舰载机全部出动。韩国空军和美国航母舰载机在当天的军演中都使用训练弹进行了武装射击。美军驻日本基地的“RC-135侦察机”和最尖端的“F-22战斗机”,也会出动参加军事演习,所以,可以视为最高级别的联合军事演习。

韩国国防部在发表此次演习计划时表示:“此次联合军演,将以对空防御和检验海上作战执行能力为主。这是为了吓阻朝鲜再次进行武力挑衅和提高区域内稳定”。

美韩军演还仅仅是个开始,日本当然也不愿缺席。在朝韩炮战发生后数天日本宣布,日美两国2010年12月3日举行海空联合军事演习,这次军演是以日本受到外国武力攻击时日美采取联合行动为主题,在面向朝鲜半岛的能登半岛等则在日本海展开防御弹道导弹的演习;九州、冲绳等面向太平洋和东海的地区演习包含了岛礁防御等。

美国核航母“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将参与护岛演习,同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日向”号一起挑大梁。它们身上搭配了标准3型导弹(SM-3)拦截系统,将同设在基地内的地对空拦截系统“爱国3号”( PAC-3)相互接应。华盛顿号航母还将参加冲绳海域抢岛训练的军演“压轴戏”。

美国重返亚洲的信号强烈

美国总统奥巴马随后在白宫举行紧急部长级会议,决定向黄海紧急派遣“华盛顿”号航母,是为了向中国传递资讯。华盛顿消息人士表示,在目前敏感而复杂的氛围中,“华盛顿”号航母参加演习,可传递向朝鲜进行武力示威,而对中国呼吁向朝鲜施压的资讯。另外,在两国外交、经贸等领域的较量与合作,美国所拥有的筹码,已失去昔日全然掌控的绝对优势,借由黄海军演增强战略攻势,自然成为美国的选择。

虽然美国和韩国不断施加压力,但中国对朝鲜发出警告的可能性很小。一位西方外交官指出:中国和朝鲜关系和中国的战略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朝鲜坚持“炮击延坪岛”是正当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很难对朝鲜发出警告。

美日韩对朝鲜半岛骤升的紧张对峙,一致敦促中国应扮演建设性的外交角色,并要求各方冷静克制,缓解半岛局势。黄海与东海是攸关解放军海军能否“走出海洋”的战略海域,美国借军演将航空母舰驶进黄海,对正在崛起的中国而言,犹如被其掐住脖子,这显然是一个不友好的挑战。但基于长远发展考虑,中国对美国的战略攻坚,究竟是继续“韬光养晦”,还是“中国可以说不”?

美韩利用半岛形势紧张之际,把超级战略武力的航空母舰开进通往山东、辽东半岛门户的黄海进行军演,表面看是为遏制朝鲜的军事挑衅,实际上则实现了美国战略武力挺进黄海的重大战略目的,这项挑动中国敏感神经的行动,其冲突性并不亚于中日在钓鱼岛上的纷争。

有专家认为,美国在伊拉克、阿富汗使命已经完成,已经开始战略撤退了,因此未来目标是重返亚洲。这结论或许有其道理,回顾过去几个月来,美国对台军售、南海争端、钓鱼岛事件、韩美军演、美日军演,直到不久前的朝鲜炮轰韩国事件都与此相关。

俄罗斯与北约修好?联合反导各怀鬼胎

陈春来

众所周知,美俄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战略对手,一向面和心不和。2010年11月20日,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召开。在这场会议上双方一反常态,决定进行联合弹道导弹威胁评估,恢复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的合作。俄罗斯可以为北约提供来袭导弹信息,并准备在国家弹道导弹防御上进行合作。表面上看,可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言:在政治上,大英帝国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么包含俄罗斯的欧洲联合反导,到底评估的是什么样的弹道导弹威胁呢,这里边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瓜葛?

欧洲反导为了应对伊朗?

在美国的欧洲反导计划上,俄罗斯一直强烈反对。2000年共和党的小布什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大力推进反导系统的发展。2004年美国正式开始部署3级固体火箭的GBI洲际导弹拦截弹后,2005年美国策划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主要包括部署在捷克的一部EMR雷达和部署在波兰的10枚2级版GBI拦截弹,此外还有部署在土耳其的FBX雷达。

布什的东欧反导系统基本使用成熟技术,欧洲中段雷达(EMR)由陆基雷达原型(GBR-P)改进而来。GBR-P自1998年以来就部署在夸贾林环礁靶场,在海基X波段雷达(SBX)投入使用前,作为NMD/GMD系统测试的核心火控雷达用于拦截测试。EMR将使用夸贾林的这部GBR-P雷达,拆除后运抵捷克部署,EMR对典型探测目标有效探测距离高达2000千米,可用于来袭弹道导弹的探测跟踪,拦截弹的火控和拦截效果评估。

有关资料显示,2级GBI拦截弹改动也不大,就是正式部署的3级GBI去掉了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在加速能力上比3级GBI略快,最大速度有所降低,但仍有洲际导弹拦截能力。FBX雷达则基于THAAD成熟的AN/TPY-2雷达,典型探测距离1000千米,虽然探测能力远不如EMR,但可以通过C-17运输机机动部署,本身作为前出的探测雷达用于弹道导弹的上升段探测。小布什的东欧反导系统预计2015至2017年全面形成战斗力,美国宣布此举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和欧洲盟国免遭伊朗远程弹道导弹的袭击。

俄罗斯单刀赴鸿门宴

面对导弹技术落后的伊朗,性能强大的GBI可以实现有效的拦截,伊朗当时尚无中远程导弹,更不要说射程覆盖美国的洲际导弹。尽管美国声称东欧反导是针对伊朗,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MDA)甚至特意发布报告,指出东欧部署的2级版GBI无力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但这一说法受到广泛质疑。即使美国MIT大学的Postol教授,分析后也指出MDA的拦截模型中故意调低了2级GBI的速度并提高了俄罗斯洲际导弹的速度,实际上2级GBI速度可到7.7千米/秒以上,仍可有效拦截俄罗斯射向美国的洲际导弹。

国内学者吴日强建模分析后也得出这一结论,不过他的研究指出波兰部署的2级GBI拦截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拦截点和美国阿拉斯加部署的GBI相距很近,东欧部署并没有提升反导层次。GBI部署在东欧还是阿拉斯加,效果基本一致,但如果美国部署具备高加速性能的KEI,则会实现对俄罗斯洲际导弹的分层拦截。

东欧反导计划的GBI拦截弹对俄罗斯的洲际导弹构成了威胁,但却是以防御伊朗为名部署的,颇有“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意图。

俄罗斯对此计划反应强烈,本来此前在和北约商谈战区弹道导弹防御的合作事项,在美国提出部署东欧反导系统后合作暂停。它还声称可能在加里宁格勒部署核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对抗美国部署在东欧的反导系统。为了增强反对部署欧洲反导系统的舆论,俄罗斯还宣布可能退出中导条约,重新部署核中程导弹,将支持美国部署反导系统的国家纳入打击范围。此外俄国也加快新一代白杨M和布拉瓦洲际导弹的开发。

奥巴马的小算盘

俄罗斯和伊朗的反对并没有阻碍美国部署东欧反导系统,俄罗斯对此忧心忡忡但束手无策。转机出现在2008年,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以“改变”的口号上台,力求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事务,民主党历史上又恰恰有通过军控条约而不是军备竞赛解决军事对抗的传统。2009年9月17日奥巴马公布了新的四阶段欧洲反导计划,取消了EMR雷达和2级GBI的部署,改为FBX雷达和SM-3导弹上岸。

在奥巴马的新计划中,截止2011年的第一阶段将在欧洲部署海基SM-3 Block IA导弹和陆基AN/TPY-2雷达,提供基本的弹道导弹防御能力;截止2015年的第二阶段将部署海基和陆基的SM-3 BlockIB导弹和更先进的传感器,防御中短程弹道导弹;截止2018年的第三阶段将部署海基和陆基的SM-3 Block IIA导弹,这种导弹可以摧毁从近程到远程的弹道导弹;截止2020年的第四阶段将部署陆基和海基的SM-3 Block IIB导弹,它速度更快,对中远距弹道导弹具有更强的拦截能力,同时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

针对此前伊朗公开其国产的泥石中程导弹,并已经进行了数次发射,奥巴马提出的计划有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表,受到了普京的欢迎。不过双方仍各怀鬼胎,俄罗斯长期以来一直有联合西欧国家建立欧洲反导系统的主张,美国也多次邀请俄罗斯加入反导系统,但俄罗斯的战区反导合作意在排斥美国,美国则力求减轻俄罗斯对美国主导的欧洲反导系统的排斥。

欧洲反导,美俄分歧依旧

在这次联合反导的措词上,我们可以发现联合反导其实暗潮涌动。俄罗斯和北约高谈反导合作的同时,仍然不忘指出分歧:反对将反导系统部署到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地区,俄罗斯也不同意北约的伊朗弹道导弹威胁论,反对将任何国家将伊朗邪恶化。参加俄罗斯—北约理事会议的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没有谈到细节问题,但他强调俄罗斯只会基于平等原则,在真正透明的前提下加入欧洲反导系统,他还同时指出单方面发展反导系统就意味着新一轮军备竞赛。结合这些言论,所谓北约与俄罗斯的联合反导实质上是空话居多。

美国主导的欧洲反导系统,已经选定的两个陆基部署地点分别在波兰和罗马尼亚,都离俄罗斯不远,公开宣传针对的弹道导弹威胁就是伊朗。虽然名为欧洲反导系统,但欧洲毫无自主权。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局局长奥雷利将军10月12日大西洋理事会演讲时宣布,即使俄罗斯抗议,美国也不会放弃欧洲弹道防御系统建设,无论北约成员国是否就欧洲统一反导达成一致,美国都将部署拦截导弹。这意味着欧洲国家既无法决定部署规模也无法决定部署地点,更无法决定部署进度。俄罗斯和美国反导问题的冲突根本无法避免。

本次俄罗斯—北约理事会前,双方对于导弹威胁评估时意见完全不同,最后不得不求同存异,将分歧列入文件了事。

另外,根据美国2011年预算,到2015年其将采购436枚SM-3 Block I导弹和431枚THAAD导弹,届时不仅消除了伊朗可能的威胁,更让俄罗斯的中短程弹道导弹捆绑讹诈消于无形。SM-3 Block IIA导弹的预测价格只是从Block IB的1200万美元增加到1500万美元,为大规模采购SM-3 Block II导弹提供了可能。即使未来只是保持波兰和罗马尼亚两个基地的部署规模,48枚洲际导弹拦截弹也构成了大得多的威胁。

外国军事评论家指出俄罗斯既然反对部署10枚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GBI,又怎会忍受数倍于此同样具备洲际导弹拦截能力的SM-3 Block IIB的部署?因此,奥巴马的计划就像止痛药一样,治标不治本。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拖延问题就是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