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德基热饮:讓你看起來無所不知《假裝的藝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0:22:43
[美]劳伦斯·怀特德·弗莱   装B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在信息疯狂传播的今天,傻瓜才会花工夫去研究嘻哈文化,谁是新锐导演、哪部独立电影最近独领风骚关我屁事呢?但是,无奈的是,我们活在一个没谈资就会被圈子抛弃的时代,社交、把妹、接近上流人物无处不存在要与人交流话题的需要,在经过一百多种选择的思考之后,还是选择最经济实惠的“假装”吧,这本《假装的艺术》教给你的就是如何“装”出你的范儿来,作者无所不知的经历以及辛辣嘲讽的个性教你在读书、电影、古典音乐、建筑、美酒等常用装B话题中自由穿梭,在掌握了这些常人不容易知晓的知识后,还请根据需要研究出一套和你相匹配的微笑、耸肩、皱眉、嘲讽等表情,这样,才能将“假装的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界!  第一部分

第1节:假装的艺术

电影:

  成功的电影人中,许多都出身卑微。比如,有人做过搬运工,有人卖过肉,有人卖鞋。从纽约大学正儿八经学出一个电影学位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所以,专业背景从来都不是成功电影人的必备条件。你会发现,装作精通电影简单无比,你只要掌握一些简单概念和专业用语即可。

  事实上,彻底不谈电影内容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说说导演的八卦,或者对这个导演做一些精神分析。 在评价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导演时,你应该热情洋溢,讲到中间货色的时候,则表现冷淡。

  不要说"费德里科 费里尼"或"大卫 柯南伯格",要尊称他们的姓"费里尼"、 "柯南伯格"。相反,说到男女演员的时候,可以只用他们名字,甚至是昵称,比如,布拉德、妮可、梅尔。

  坚持把话题控制在你知道的事实上面,不要给其他人太多讲话机会。只要你提一提大牌导演的无名之作,就能轻松占到这次谈话的上风。

  背熟奥逊威尔斯的事情就行,因为被问到任何一个你不知道的电影或者导演,你都可以拉他出来救场。

  酒:

  如果和你同桌喝酒的人装腔作势地点了麦味重、浓稠的拉弗格或格兰菲迪,还顺便炫耀了一下他的威士忌知识,那么,你要做的就是不动声色地把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轻轻地说一句:"拉加维林,一块冰。"这就足以镇住他们,让他们搞搞清楚,在这里,到底是谁给谁上课!

  杰克丹尼的名气都是广告吹出来的,你用不给他留什么面子。你只用说"杰克丹尼不是真正的波本酒",原因呢,你也不用很清楚,你又不是酿酒的。实在要喝杰克丹尼的话,当然只喝纯的了。你要是真想给耍帅的人一个下马威的话,只需在喝过杰克丹尼之后,接着点啤酒就足够了。

  如果你已经看到有人在喝父神的话,抛出这句话就足以占他上风:"实在没有拉皮斯的情况下,父神也算勉强了。"如果你点酒的时候再来上一句:"不加冰,不加水果,别来任何虚招子,也不要冰过的。"就足以引起最有经验、见怪不怪的调酒师的注意。

  求保险的话,你可以说你的红酒尝起来有些草莓、红莓、樱桃,甚至是紫罗兰的味道。有时候,酒里有种没熟的涩味,这一半是由于酒质不纯导致的。这时,你可以说他有植物清香、青涩、多梗,或者茎味重。

  勃艮第酒的年头越长,可用的形容词也就越多。它的味道可能会让你想起栗子、橘子,甚至是烟草。再进一步,你可能会"尝到"甘草、蘑菇、苔藓、数值、湿泥土、咖啡、太妃糖,或者可乐。

  戏剧:

  你可不像那些品位低俗的人,省出交按揭的钱去看什么《妈妈咪呀》!你不仅层次更高,还带点老派的浪漫精神。亲自去剧场,这说明你是严肃文化圈子里的一员,这让人不禁追忆起文化的黄金年代:那时候,人们围坐一团,谈论着贝克特或富加德的作品。哪会像现在,只关心这个礼拜的《绝望主妇》演了点啥。


第2节:旅行(1)

旅行:

  装出来的环球旅行目的地分为两类,要么是大名鼎鼎的地方(当然不是谁都能去的那种),要么是极端冷僻、谁也没有听过的地方。

  在游轮还流行的的时代,行李签往往是身份的标志。

  即使你根本没去过什么地方,只要掌握足够多的词汇,那么,聊起这个话题时,你都不会输给别人。

  建筑:

  建筑师就好比独角兽,是一种被人误解的生物。他们永远受着焦虑的折磨,担心别人不重视自己,担心自己就像一根被堵住的血管一样,被人忽略。

  其实,他们的思维比法学院的学生活跃,数学远比MBA学生更加牛,画画水平比谁都高,但对他们而言,能在50岁的时候开始赚钱就算不错了。在那之前,他们得节衣缩食,因为这样,他们才买得起日本产的衣服、德国产的眼镜框,以便让自己更像圈内人。

  网球:

  目前的网坛叫声皇后是玛莉亚 莎拉波娃,著名体育专栏作家巴德克林斯戏称她"哇啦波娃"。在2007年的温网比赛上,她的叫声高达103.7分贝。

  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每次看重要比赛的时候,都得带上一对耳塞。懂行的人自然会对你报以"深有同感"的眼神。

  如果你想彻底避免争议,就投票给纳芙拉蒂诺娃。她一直打到49岁才退役,他一辈子获胜的次数比小甜甜布兰妮崩溃的次数还要多。

  精神分析: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时代都要求我们表现出懂点心理治疗的样子。因为,虽然人们所受的教育越来越高,而失业率也越来越高。如果没有专业人士来帮你解决心理问题……那会是多么没有身份的事情啊!

  任何与精神治疗有关的东西,都是 $ 的另一种写法。有自己的治疗师说明你是一个很有钱的人,这个效果和拥有一只巨大的LV、去圣巴特岛度假是一样的。

  把妹:

  女人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方面,她们想要个谦虚、值得信任、温柔、有礼貌的男人,他能带给她们安全感,同时还要疯狂的爱着她们;另一方面,她们又想要一个狂野、冲动、危险,甚至有点野蛮的浪漫主义者,一个"啥都不在乎"的人。并且,她们希望所有这些特质全都融合在一个男人身上。根本没有这种人!如果有的话,他只可能是精神病。

  钓男:

  让你装傻?还不如让你一瓶烈酒下肚,醉他个不省人事。可是,你真的必须这么做,你可以聪明,可以有趣,可以很有魅力。但是,要是你想要调到男人的话,永远、永远、永远不要显得比他们更加聪明、更有趣,或者更有魅力。

 

第3节:旅行(2)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年头,谁有工夫去钻研嘻哈文化、研究电脑科技领域里的最新突破、关注独立电影界的新锐?谁也不会!

  时代在变,但想要风风光光成为焦点人物的条件却不会改变--你必须了解所有潮流的最新趋势,包括文化、生活方式、美食美酒等一切能够展示你独特品味和渊博知识的领域。同时,你还需要不同于常人的口才(至少是看起来如此)和一种能凸显你的自信的独特腔调。

  当然,这样的假装技术也需要研习,而这本书要做的就是正是要为你提供假装的全套协助。从吃穿住行到情场问题,从音乐、话剧到精神分析……无所不包。在这个假装高于一切的时代,还有什么比这本书更实用、更有趣、更值得学习的呢?

  请选好你的"专业"方向,开始假装!

 
  话题一 电影

  我在写一部剧本,你呢?

  如今,从阿斯托利亚到安克雷奇,每个服务生都在"把一部绘本小说改写成一部剧本"。它很可能是关于洛杉矶的两个妇科医生的一部兄弟片,剧情么,大概是《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和《孽扣》(Dead Ringers)的结合吧。

  不管怎么说,自从有电影行业以来,专业背景从来都不是成功电影人的必备条件。人们给每个电影先驱都写了长篇大论的传记,即使--或恰恰是因为--他们出身极其卑微,比如,有人曾经做过搬运工、有人卖过肉、有人卖过鞋。从纽约大学正儿八经学出一个电影学位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你会发现,装作精通电影简单无比,你只要掌握一些简单概念和专业用语即可。以下是一些你将会用到的知识。

  电影成败在于导演

  在以前,人们说起导演,想到的都是那群带着贝雷帽、在片场跑来跑去的人,他们是通过扩音器喊"停",根本引不起其他人的兴趣。不过现在,任何稍有成就的导演都驾着宝马香车,出入跟班一大群,甚至还有对他们穷追不舍的狗仔队埋伏在他们周围。在今天的电影界,导演就是电影!导演是一部电影里唯一的艺术家,电影就像是他的个人作品一样。

  你可以这样形容一个导演:他好像是拿着他的摄影机写出了整部电影,就跟小说家用笔、画家用画笔一个样。这种说法是20世纪50年代的几个秃顶的法国评论家说的。其中包括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cois Truffaut)和让-吕克·戈达尔(Jean-Luc Godard),他俩后来也成了导演,而且干得也还不赖。

  有些大学里专门开课,把从《乱世佳人》到《兔八哥》卡通片里的每个细节都掰开了、揉烂了、分析了个透,目的就是寻找"隐含价值"。这么做全因为这些导演是有"独特视角"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观点"。

  有意思的是,传奇电影制作人山姆·古德温(Sam Goldwyn)曾经怒吼道:"你想传达信息?去西联快递去,别找我!"所以,如果听到我们大谈"观点"和"隐含价值",他老人家在坟墓里肯定挺不是滋味。

第4节:旅行(3)

 在谈论电影的时候,不要讲里头的明星或是剧情内容。不要说"迪卡普里奥演的那部警匪片"--那是斯科塞斯(Scorcese)的电影《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而且这部电影是关于"暴力、忠诚和美国梦"的。《热情似火》(Some Like It Hot)不是玛丽莲·梦露演的喜剧,而是"导演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事业的巅峰之作"。《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三部曲可不是什么"讲哈比人故事的超刺激的片子",而是"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通过奇幻的场景、情节来表达自己的善恶观的杰作"。

  事实上,彻底不谈电影内容是个很帅的选择。就说说导演的八卦,或者对这个导演进行一些精神分析。

  你不需要看伍迪·艾伦最新的片子就可以直接否定它们:"艾伦实在是个神经质兼自恋狂。自打《安妮·霍尔》(Annie Hall)之后,他就只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和戴安·基顿掰了以后,他都没拍过真正有意思的电影。"或者说:"他还是想塑造一个在女人身上失败的男人形象。电影里的男主角一个比一个年轻,不过,他们在本质上都是导演自己的缩影罢了。"

  在评价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导演时,应该热情洋溢,讲到中间货色的时候,则表现冷淡。你很喜欢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谁?没听说过吧,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你讨厌迈克尔·贝(Michael Bay);你觉得杰瑞·布鲁克海默(Jerry Bruckheimer)就配拍拍电视剧;你理解罗伯特·阿尔特曼(Robert Altman),但他却总让你不大满足,不过,现在他死了,你还是挺怀念他的。同样的观点也适用于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不过,形容他你要用"有远见的悲观主义者"这样的字眼。

  人名发音要注意,选择恰当的称呼也很重要。不要说"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或"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要尊称他们的姓"费里尼"、"柯南伯格"。相反,说到男女演员的时候,可以只用他们的名字,甚至是昵称,比如布拉德、妮可、梅尔。因为,他们好比是低一等的生物一样--希区柯克叫他们 "牲口"。

  下一招--电影专业词汇

  再说一遍,只有门外汉才谈论电影的具体情节。你关心的是镜头运动、剪辑、剧本、灯光、制作,还有配乐,等等。

  谈论流行电影的时候,最好选取一个极其冷僻的角度。比如,你要是和别人讲到《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就说故事设定富有想象力,不过,剧本较弱。但整体来说,出色的剪辑和炫目的大手笔制作使得这部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

第5节:旅行(4)

你可以泛泛地谈一谈"摄影",然后特别强调一下电影的灯光和色彩,这些都是比较适合随意展开谈话的话题。除了专家们,谁会真正在意电影灯光?除非真的是拍摄光线太差,甚至曝光不足,而导致你根本看不清银幕上到底在干啥?说你喜欢《教父》(The Godfather)里面的"暗色调"会很帅。谈论《巴黎最后的探戈》(Last Tango in Paris)里面"深邃而忧郁的暗景",可以暗示对方,你不只是关注玛利亚·施奈德(Maria Schneider)的胸部和白兰度(Brando)的屁股,这简直会让你帅上加帅。即使你确实只关注此二者的身体局部的话,也要装作没有。

  专门谈论电影原声音乐也很聪明,而且,如果你要是能想出一些关于混音方面的东西来说,就更好了,比如,"《星球大战》第二版里的混音效果比第一版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聊聊对"电影看片会"的看法,是假装懂电影的最高境界了。如果你不想被钉死在一部本来该看却没看的电影搞得很尴尬的话,这个说法可以迅速救场:"《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唉,试映的时候,我觉得很糟,根本没看完我就走人了。"

  下面,你需要从以下两个角色中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的。

  严肃影评人

  这一领域可热门了,这里是精英交锋的圣地。在此集会的全都是观点最新最极端的电影狂热分子--他们认为电影就是唯一的艺术形式。

  你读法语原版的《电影笔记》(Cahier du Cinema)、《视与听》( Sight & Sound),还有《艺术论坛》(Artforum)。

  你概念中的"有趣"就是看D.W.格里菲斯(D.W. Griffith)的无声电影,然后分析它们的"潜台词",当然了,那里面的"种族主义可把你吓坏了"。整个一小时的放映内容全是一面空墙的特写,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对你来说简直是宗教体验。

  你用"符号学"、"结构主义"、"烟火"这类的词,比如,"亚当·桑德勒(Adam Sandler)电影里的移动镜头和烟火场面传达了一种悲剧气息"。

  一段时间以前,严肃电影指的是外国电影,加字幕,但绝对不配音--配音是"曲解导演的原意"的做法。但是现在,严肃电影里面也可以算上斯科塞斯、奥特曼、库布里克等美国导演了。

第6节:旅行(5)

关于严肃电影的一些历史

  让-吕克·戈达尔的政治观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他电影事业的发展。他的早期作品《筋疲力尽》(Breathless)非常不错,而且还有穿着短小可爱T-shirt的珍·茜宝(Jean Seberg),不过到了《周末》(Week-End)的时候,他就已经变得太无聊了,好为人师到了让人讨厌的地步。关于这部片子你所需要知道一点:它是关于一场超级大堵车的。

  费里尼在当导演之前拍过卡通片--知道这件事的人不多,所以会给你加很多分。他是个很受欢迎的导演,但是他倾向于走极端--看看《爱情神话》(Fellini Stayricon)就明白了。这是一部关于古罗马的史诗,但是情节实在让人作呕。《8部半》耗资巨大,但剧情让人几乎无法理解,电影的主角是一个自我怀疑的电影导演,不用猜也知道这人的原型是谁。

  黑泽明(Kurosawa)是一位了不起的日本导演。他的电影节奏很慢,但画面极其精美,而且"气度雄浑宛如莎士比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七侠荡寇志》(The Magnificent Seven)是根据他的电影《七武士》(The Seven Samurai)翻拍的,抢在其他影迷之前说出来吧。

  所有人都喜欢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作品,尤其是《祖与占》(Jules et Jim),这是一部关于处在三角关系中的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你也觉得他是个很不错的导演,不过,你自己最喜欢的其实是《密西西比美人鱼》(Mississippi Mermaid), 主角分别由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和让-保罗·贝尔蒙多(Jean-Paul Belmondo)出演"。评论家们都不喜欢这部片子,所以它无声无息地就消失了,你大概是唯一一个声称看过这部片子的人。

  西班牙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nuel)1928年拍出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是超现实主义电影的开山鼻祖。《一条安达鲁狗》(Un Chien Andalou)里面的"剃刀和眼睛"一幕极具"开创性"(而且要多恐怖就有多恐怖)。他的超现实主义野心在后期作品里体现得越来越明显,直到最后,在《白日美人》(Belle du Jour)一片里,他把美艳优雅的凯瑟琳·德纳芙变成了下流的怪物。

  说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伟大,实在不为过。由他执导,金·诺瓦克(Kim Novak)和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出演的《眩晕》(Vertigo)一片喻意深刻,远远没有受到它应得的重视。看看这部电影,然后和别人讨论讨论,希区柯克是如何在这部电影里表现那种强迫症般的窥视癖的。想要附加分的话,可以给别人讲讲他早期的电影《奇魂索》(Rope)。如果你真的看过的话,可是再好不过了。

  斯蒂芬·弗雷斯(Stephen Frears)和尼尔·乔丹(Neil Jordan),没几个人能分清到底他俩谁是谁。《年少轻狂》(My Beauriful Laundrette)是弗雷斯的作品,《哭泣游戏》(The Crying Game)是乔丹的作品。还是又搞混了?没关系你只要说他们的英国片好,美国片差劲就行了。

  如果想要掀起有争议的话题,就说说时下流行的血腥暴力片吧。《人皮客栈》(Hostel)和《电锯惊魂》(Saw)里面都充斥着设计新奇的血腥场面。它们可能挺聪明,但它们只不过是在刺激我们最低下的本能而已。相反,韩国导演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我要复仇》(Sympathy for Mr. Vengeance)、《老男孩》(Old boy)和《亲切的金子》(Lady Vengeance),"以一种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对残酷和正义等课题进行了探讨"--《老男孩》里主人公生吃章鱼的一幕除外。

第7节:旅行(6)

如果你被迫需要讨论美国电影的话,以下知识应该能保证你走遍天下了:

  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二十六岁的时候就自编自导自了《公民凯恩》(Citizen Kane)一片。这绝对是他的代表作。但他的下一部电影《伟大的安伯逊家族》(The Magnificent Ambersons)虽然看起来很美,却非常无聊。《历劫佳人》(Touch of Evil)是他最后一部好片。在这部片里,查尔登·海斯顿(Charlton Heston)竟然演了一个墨西哥人。奥森·威尔斯来自威斯康辛州,他和利塔·海华丝(Rita Hayworth)结了婚,晚年竟然沦落到给葡萄酒拍蹩脚广告的地步。他在美国电影史上的地位就像马龙·白兰度在演艺界的地位一样,而且他们夫妻二人最后都胖得实在不像话。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电影还不错,尤其是以亨弗莱·鲍嘉(Humphrey Bogart)、加里·格兰特(Cary Grant)、贝蒂·戴维斯(Bette Davis)、罗伯特·米彻姆(Robert Mitchum)或凯瑟琳·赫本(Katharine Hepburn)这些演员演的电影为代表。如果他们还恰巧出现在同一部片子里,就更加证明了那部电影的高水准。他们是让我们见识到过去的电影和现在不同的最好证明。

  你喜欢"黑色电影"(Film Noir),除此之外的片子不过是娱乐而已。倒不是说娱乐片就有什么不好,"只是我们究竟能从中获得什么呢?"

  坚持把话题控制在你知道的事实上面,不要给其他人太多讲话机会。只要你提一提大牌导演的无名之作,就能轻易占到这次谈话的上风。这个门类里的鸡毛蒜皮可多了,所以,善加利用吧!如果被问到一个你不知道的电影或者导演的话,把话题转到奥森·威尔斯就行,每个人对他都有一大堆理论。

  在严肃影评家们相互讨论的大半时间里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更别提其他人了。你说的话他们越难懂,你就显得越深奥。装模作样在这里才找到了真正的用武之地呢!而且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真的有电影名字叫《浮到黄油表面的电影》(The Film That Rises to the Surface of Clarified Butter),所以你就随便编吧!如果人家一定要问出究竟的话,你就说:"我觉得现代真正的好电影来自伊朗和中国。"这句话出口,没人找得出反驳的话来。

  通俗评论家

  在这一领域云集的是新潮、时髦、好热闹的影院常客们。

  "我刚看了《少年恐怖7》(Teen Terror VII)。 有一幕,一只脚掉到一个搅拌机里,恶心死了!《德州电锯杀人狂》够恐怖了吧?但是相比之下,它就跟"小鹿斑比"一样无辜!"在这个领域里,你"装"的基本思路是"坏的就是好的",也可以解释为"糟糕的就是了不起的"。你尊敬且喜欢最垃圾的东西,因为"里面没有艺术的装腔作势,而且一点也不故作沉重"。


第8节:旅行(7)

随便挑一个影视圈的小角落挖掘一下,着重强调里面的暴力和惊悚。所有边缘的东西都可以,从最近很快就会被翻拍成英文版的日本恐怖片,到最近的由威尔·法瑞尔(Will Ferrell)或艾斯·库伯(Ice Cube)主演的喜剧都可以,当然了,不排除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电影也是恐怖片。

  就说你觉得珍妮佛·提莉(Jennifer Tilly)是好莱坞了最了不起的女演员。吹嘘说你把《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看了八遍。你也可以说说《粉色火烈鸟》Pink Flamingos)的导演约翰·沃特斯(John Waters), 虽然他看上去疯癫,其实高深莫测。

  如果小成本恐怖片对你胃口的话,你可以挑战所有"严肃"的东西,也就是连姆·尼森(Liam Neeson)、朱利安·摩尔(Julianne Moore)这类演员演的片子。

  你坦坦荡荡地喜欢《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样的俗片,把昆汀·塔伦提诺(Quentin Tarantino)奉为神明--无论是严肃还是非严肃电影迷都会喜欢塔伦提诺。罗布·赞比(Rob Zombie)的电影看起来恶心,但"真正让我感到不安的,其实是他的世界观"。

  无论你是在装哪一类电影迷,都可以使用下列关键词。这些词足够中庸,不会有什么漏洞,又显得挺深奥,绝对可以证明你"知道点什么"。

  评价过高,评价过低。比如人们对布莱恩·德·帕尔玛(Brian De Palma)评价过高,你要说他不过是模仿希区柯克而已;人们对布莱恩·德·帕尔玛评价过低,你要说他其实超越了希区柯克。

  经典。《夏夫特出击》(Shaft抯 Big Score) "在同类中堪称经典"。

  正面形容词。有力,主要和重要。

  负面形容词。薄弱,次要和无关紧要。

  最最牛B的词莫过于"电影化"。说一部电影"电影化",就好比说天是蓝的一样。不过,听起来多有味儿!

  话题二 书籍

  如何伪装成爱书人

  有时候,"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你在瑜伽课里装模作样,结果一个下腰--发现坏了事,你可能后半辈子都要像个翻过来的螃蟹一样过活了。怎么办?你装作会打牌,导致本来轻松的牌局越来越严肃,不知不觉,你可能就欠了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人两万美元!你装作会开飞机,结果被迫带到几万英尺的高空,面对电闪雷鸣,无处可逃,你岂不傻了眼?但装个文化人可是万无一失的。至少,你不会给自己招来什么身体伤害,所以,尽管大胆发挥吧!

  首先,你得有足够的资料来源,帮助自己入门。只看亚马逊网站上的书评是不够的,你可以订阅《出版家周刊》(Publishers Weekly)和www. pw. com这样的网站的新闻。真正的牛人会"未卜先知",在所有人还没来得及预订的时候,他早就知道下一本即将大卖的书是什么了。

第9节:旅行(8)

《纽约时报书评》(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的书评

  版仍然是圈内最权威的,不过,他们的观点比较保守、老套。所以,如果你在"装"的过程中说到这个,一定要攻击他们的书评差劲,说你觉得他们肯定是一帮共和党人。

  《泰晤士报》(The Times)的书评出版时间是最早的,所以,记得表示你"当然已经读过了"。不过,要略带不满地摇摇头,说:"我从来都没有完全同意过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的观点。她凭什么对那些了不起的作家那么苛刻呀?她自己又写过点什么?"

  《卫报》(The Guardian)的书评也是不错的,而且他们的观点总是偏左--就跟一些美国报纸质量下降以前一样,还算有锋芒--如果你想赶在所有人之前了解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的新书或者布克奖(Booker Prize)提名作品的话,这是个很不错的消息来源。

  最后,记得看看bookslut.com, 上头有最新的美国大牌作家的消息--无论你要哪方面信息,这个网站都能满足你的。

  现在,"装"时间到了!我们来学习,如何表现能让人以为,你对那些你碰都没碰过的书了如指掌。让其他人去分辨真假吧!你需要对以下三者之一保持巨大热情:

  ● McSweeney 圈子。

  ● 《纽约客》(The New Yorker)作家。

  ● 所有人都没听说过的某个第三世界的作家。

  关于会用到的具体书名,你得知道托马斯·品钦(Thomas Pynchon)的作品,他可谓是有史以来最没名气的"有名"作家了。你还要知道菲利普·罗斯(Philip Roth)最新书的名字。这两位作家的作品都被广泛且"严肃地"分析评论过,所以任何一个声称对时下文学感兴趣的人肯定都听说过他们。

  如果你的同伴表示她喜欢罗斯的作品,你就说:"他的新书真的是非常紧张激烈……我觉得,他对死亡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了。"

  如果周围的人称赞或诋毁欧普拉(Oprah)最近推荐的什么书,你也可以用以上这两句话作为回应。如果人家继续追问的话,你就说:"哎呀,那本《一百万个碎片》(A Million Little Pieces)一出来我就知道,那纯粹是作者的胡编乱造。图书博客上的人都看不起他。等一下!你不喜欢那本书,对吧?你看到Gawker上写的关于他的那篇帖子没?超级搞笑。"这些话都应该足以确定你在谈话中的领先位置,让你能够把谈话引到安全地带。除此之外,你还可以说:

  "戴维·爱格斯(Dave Eggers)的作家可能有点名

  过其实,不过,McSweeney至少是反对大公司独裁,

  支持独立作家的。这年头,还有谁有胆量这么非主流啊?"


第10节:旅行(9)

"伊安·麦克尤恩(Ian McEwan)在《纽约客》上新发表的小说真是太帅了。想买那本书的话,必须要在亚马逊英国网站上提前预订。西蒙·赫斯(Seymour Hersh)的新书到底什么时候出版啊?"

  

  "我刚看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短篇故事集,不过这本书还没有从他加禄语(Tagalog)翻译到英文呢。"

  等到你确立了优势,能够想说啥就说啥的时候,你的同伴肯定会自惭形秽,无论你说什么,他(她)都只有同意的份了:

  "我已经过了读那种绘本小说的年纪了。"

  "我现在已经不信什么新闻记者了,不过《纽约客》的报道一般是不会错的。"

  "哦,我想起来了,你不认得加家禄文。可惜了!不过,这本书如果不译成英文,可就真是罪过了。"

  如果上面的话全说完了,或者,你对对方所谈的书一无所知,这两种情况下,你有两种选择,要么干脆保持沉默、装深沉,要么甩出以下台词:

  "全都是无关紧要的细节。有些人会喜欢的,我理解。我想它正是迎合了现在毫无耐心的社会风气。"

  "我已经受够阳春白雪了。"

  "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太情绪化,但是我们怎么能不考虑作品中的热情吗?"

  "不管了。话说回来,你看完《哈利·波特》了吗?"

  当然了,如果上面所有这些都不管用的话,你就必须使出绝招!你可以说你根本不读当代文学作品。"都是些朝生暮死的东西,不看也罢。"而且,有那么多经典还没读过呢,你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想装高雅,你需要:

  ● 一整套普鲁斯特(Proust),而且是简装的。

  ● 两卷本的OED(牛津英语词典),都已被翻得破破烂烂。多处书页脱落下来,前后封皮都残缺不全。若有人问起此书,你可以说: "我知道在网上也能看,但是拿放大镜看这部书的感觉实在是太棒了!

  ● 几本长了霉的塞缪·贝克特(Samuel Beckett)、弗吉尼亚·伍尔芙(Virginia Woolf)、克里斯托弗·伊瑟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弗拉迪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和简·奥斯汀(Jane Austen)作品。"

  ● 一件Brooklyn Industires牌的拉链连帽衫--为穿这么一件平庸的东西表示歉意,但它是多么暖和呀!

  ● 二十四寸高的一叠泛黄了的旧《哈泼》杂志。

  ● 半打带咖啡渍的马克杯。

  ● 冷藏在冰箱里的一包香烟,登喜路(Dunhills)或美国精神(American Spirit)都可以。

  ● 一台又老又破的苹果电脑--上面最好还贴着贴纸。这台电脑对你真是鞠躬尽瘁了。不过,反正你也买不起新的。

第11节:旅行(10)

● Powell's、 Bluestockings或Booktrader,印有这些独立、二手书店牌子的书签。

  ● 好几叠黑胶唱片,还有一台能用的唱机。

  扔掉以下东西:

  ● 机场里买来的消遣读物。

  ● 《购物狂》(Shopaholic)系列的书。

  ● 《爱因斯坦入门》(Einstein for Dummies)。

  ● Hello、In Touch、Star和Us Weekly这种八卦杂志。

  ● 《迷失》(Lost)第一二三季的DVD。

  ● X- box游戏机。

  ● 带框的招贴画。

  ● 标有Nick和GAP logo的东西。

  所有的鞋子都应该是邋里邋遢的,鞋底还磨得歪歪斜斜的;一副粗框眼镜也是造型必备;还要有个既有点书呆子气又好看的发型--女孩子扎马尾辫,男人理个毛糙的乱发;塞得鼓鼓的手提袋少不了;还得随身携带诸种书写工具--钢笔是最好的;你也收集老旧的打字机,有的时候还真用它们写写信什么的。

  你吃的食物特别地"田园/粗糙/有机":全麦饼干或带谷物粒的硬面包、中东的夹馍、菜市场上买的水果--你只吃当季的水果和带苦味、难消化的绿叶蔬菜,等等。如果别人约你在饭店会面的话,就说你最近在开源节流、崇尚低碳生活,不过,你很乐意自己做饭--再问问你的客人,可不可以带瓶酒来?

  身患疾病的话,应该仅限于视力差、血管不好和过敏之类的文人病。不要有什么体育活动可能导致的病症,不过,瑜伽和美式足球可以除外。

  你的毛衣可以被虫蛀过,不过,应该是开司米或者美利奴羊毛材质的,以证明你有着极好极纯粹的品味。牛仔裤呢?你总穿Levis或复古风格的,不穿Sevens这个牌子,或其他任何两百多美元昂贵的低腰裤。

  最后,就算你有拖欠的账单,也不用藏着。把它们随便堆在看得见的地方,上面放一本时下最帅的文学期刊《铁皮房子》(Tin House)即可。

  《假装的艺术》古典音乐

  古典即品味

  记住本章里提供的信息,它们可蕴含了广博的知识哦。务必学习以下说法!

  给别人留一些讲话的机会,你只要适时地把话题转回以上内容即可。讲话的时候,一定要热情十足,再加上一些敬仰、几分神韵就完美啦!

  歌剧世界

  想忽略歌剧:这一度是一件挺容易的事情,但自从有了贝弗利·希尔斯和帕瓦罗蒂这类巨星,歌剧又渐渐红火了起来。电视、广播更是在一旁推波助澜:你轻按遥控,一不小心就从脱口秀、音乐电视、肥皂剧这些安全节目跳到了歌剧频道上,男高音、女高音、男中音以各种搭配组合霸占着舞台。他们有的时候穿着花里胡哨的戏服,有的时候就穿着晚礼服站在弦乐队前面。现在有一些歌剧还被拍成电影,在电影院里上映。所有唱歌剧的人,操的都是外语,他们使出吃奶的劲,生怕别人理解不了他们在说啥。当然了,我们也确实理解不了,所以,字幕这种东西才被发明了出来棗为的就是照顾我们这些不会讲意大利语、法语,或者德语的可怜人们。


第12节:旅行(11)

怎么说,歌剧的门槛越来越低,说自己一点歌剧不懂,实在是不太像话。所以,如果你以前没有接触过歌剧的话,就好好读一读以下这些入门知识吧,免得在真正的歌剧爱好者面前露怯(虽然他不会给你太多的说话机会)。而且在其他人眼里,你的地位也会一下子就提高很多。因为人们都觉得歌剧是富人写给富人听的。顺便说一句,这一点倒是绝对正确的。

  一般常识:

  ● 意大利歌剧以旋律优美著称。

  ● 德国歌剧又长又"沉重"。

  ● 法国歌剧和芭蕾、合唱是分不开的。

  ● 俄罗斯歌剧只有一部《鲍里斯·戈都诺夫》值得一提。

  ● 英国歌剧是个叫本杰明·布里顿用英语写的,不过歌词根本听不懂。

  ● 美国歌剧事实上还是有一定可听性的。上演的剧目很多,但能被记住的很少。约翰·亚当、菲利普·格拉斯和威廉·波尔科姆是现在比较活跃的三个美国歌剧作曲家。

  关于莫扎特的知识

  ● 他十二岁就写出自己的第一部歌剧了,名字叫做《装模作样的傻瓜》。篇幅不长,而且没什么意思,但是十二岁小孩写出歌剧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思啦!

  ● 《唐·乔万尼》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歌剧,但是《魔笛》里的音乐实在是再辉煌不过。

  ● 《费加罗的婚礼》挺讨人喜欢的,而且你很赞赏它的英译本。这是因为"意大利语不像英语那么幽默"。这是歌剧作品里唯一一部让你觉得比原著要好的译作。

  瓦格纳和他的问题

  ● 他是个人渣。

  ● 他和弗朗兹·李斯特的女儿结婚,然后还出轨了。

  ● 他歌剧里的词和曲都是自己一手操办的。

  ● 《指环》系列演完要整整十六个小时,对你来说,这实在是太过分了点。不过,你喜欢《特里斯坦和伊索德》。这部歌剧的旋律非常性感,它的开篇旋律一直回荡到最后,也就是说四个多小时。

  ● 他是希特勒最喜欢的作曲家。

  威尔第和普契尼

  ● 威尔第更加伟大,不过普契尼"更动人,更现实"。

  ● 威尔第的作曲生涯分为三个阶段棗早期、中期和晚期(没骗你,这是正经的歌剧用词)。

  ● 威尔第七十三岁的时候写出《奥赛罗》,七十九岁的时候写出《法尔斯塔夫》。 这两部作品的伟大程度可以和《唐·乔万尼》媲美。

  ● 普契尼没能写完《图兰朵》就去世了,现在的结尾是个叫法兰克·阿尔法诺的人写的,这人还写了一部叫做《大鼻子情圣》的歌剧,不过,基本没什么人知道。

  ● 普契尼的《蝴蝶夫人》里面的女主角极为悲情,而《波西米亚人》里的角色非常具有现实主义精神,《西部女郎》场景设定在美国加州的萨克拉门托市(真的,没骗你)。

  相关其他作曲家

  ● 罗西尼棗《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和《威廉·退尔》的作者棗三十七岁就退休了,他一生余下时间都用在巴黎派对上了。

  ● 贝利尼三十四岁就死了,他写的歌剧特别难唱。

  ● 唐尼采蒂得了梅毒,三十五岁以后就没怎么写出过东西。不过,他名下依然有七十多部歌剧。

  ● 马斯卡尼的作品中,只有《乡村骑士》最好,其他都相差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