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迪家族与哈佛:失去的精神家园——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废墟漫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9:36:06
家园没有围墙,却有一座灯塔,高标“科学与民主”的巨大火炬。各种学科、学派和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却无须定于一尊。她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她越来越趋于现代,却不排斥传统。多元化是其架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风格。

〖文章正文〗

失去的精神家园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废墟漫步

章立凡

    青年作者陈远,将他对文化名人后代的口述实录系列,命名为“废墟上的歌唱”,是再恰当不过了。

    上中学的时候,我最爱去的地方,就是近在咫尺的圆明园遗址,那时的遗址保留着摧毁后的原始风貌。

    坐在残石上读圆明园的历史,谛听草丛中的虫声蛙鸣,遥想世界名园的绮丽风姿,我觉得自己已经溶入历史,尽管是坐在历史的废墟上……

    这座集中西建筑文化之大成的“万园之园”,十九世纪被外族劫掠蹂躏、最终无情摧毁的遗迹,已被那个不伦不类的假古董掩盖,如今只剩下远瀛馆一处了。

    然而还有一处废墟是无法掩盖的,那就是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

    从十九世纪那个中西文化对撞的时代起,这座家园就开始构筑,但没有总设计师。魏源、龚自珍、林则徐、容闳、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孙中山……都曾参与营造;到二十世纪的“五四”时期,家园的主体在蔡元培、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等人的手中初具规模,并由后继者们继续完善着……

    家园没有围墙,却有一座灯塔,高标“科学与民主”的巨大火炬。在这个主题之下,各种学科、学派和学术思想百家争鸣,却无须定于一尊。她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土壤,对西方文化兼收并蓄;她越来越趋于现代,却不排斥传统。她拥有轩敞的讲堂,也有精致的象牙之塔,更有各式各样的书斋、茶室。多元化是其架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其风格。当动荡和战乱的黑夜降临之际,“科学与民主”的灯塔总是给人以信心和力量。

    从1957年起,灯塔就不再发光;自1966年始,家园经历了整整十年的浩劫,成为一片废墟,灯塔作为历史遗迹孤零零地矗立着。摧毁这座家园的不是外敌,而是中国人自己,摧毁足以使摧毁者永垂史册。

    1976年以后,人们站在劫后的废墟上,试图建起一座现代化的家园。但他们只有物质的欲望,却没有精神支柱和道德力量——文化和教育出现了断层。“黄钟毁弃,瓦缶轰鸣”,断壁残垣之下,蠕动着成群的“学术蛆虫”……

    二十世纪上半叶那个传统与现代交替、大师辈出的特定人文环境,已经成为历史。在陈远所访问的近三十位文化名人后代中,从事人文学科研究的共计四人,其中继承家学的仅一人……

    我漫步在废墟上,听见了年轻一代的歌唱;我仰望灯塔,期望她重新发光。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你们还需要精神家园吗?

                             
                                                  2004年9月13日  风雨读书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