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景点:破坏“中日友好”,美、苏是“罪魁祸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8 20:12:35

破坏“中日友好”,美、苏是“罪魁祸首”

2011-01-01 15:49:31

浏览 14123 次 | 评论 4 条

破坏“中、日友好”,美、苏是“罪魁祸首”

 

1972年7月7日,田中角荣替代佐藤荣作组成新内阁,他是日本战后史上首个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首相,虽然他的发家以及后来从政都与日本的对外扩张侵略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仅从他草根出身这一角度而言,他是一个“平民首相”。他选择7月7日这一天组阁,明显是想与当年的“卢沟桥事件”挂钩,日本通常认为的对外战争,是从1937年7月7日开始到1945年8月15日投降时为止的“十五年战争”。

田中是在获得了中国方面放弃要求赔偿的确切承诺之后组阁成功的。二战投降后的日本,最怕周边受害国向日本索要战争赔偿,“甲午战争”、“庚子赔款”、一战期间日本出兵中国山东“没收”德国财产,后让中国再出钱赎回,日本问中国“黄种兄弟”要钱的时候从来没有对一分钱含糊过,可二战后日本投降,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耍赖”不赔钱。美国放弃、苏联放弃,而中国此前一直没有说过要放弃,日本一直担心中国要求赔偿。

韩国与日本谈了13年(从1952年《旧金山和平条约》生效到1965年),围绕赔款进行的双边谈判达1500多次,可直到1965年才突然“柳暗花明”,韩国要求100亿美圆,日本只给了8亿,即便这种“天壤之别”,也不是因为日本突然对“黄种兄弟”的“大慈大悲”,而是因为在1964年10月日本主办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隔海送去了在罗布泊升起的礼花弹,日本为了拖住中国,让主张发展经济、不追随美国扩张军备的池田勇人“称病”下台,坚决支持美国扩大越南战争的佐藤荣作内阁上台。日本对美国打仗舍得给钱,对向亚洲国家赔款或支持发展经济,不但不舍得给,而且还要设法破坏,这是战后日本政府的一贯政策。日本对美国出兵越南提供“后方支援”,“受‘和平宪法’制约,日本无法出兵”,此时需要韩国军人代替黄脸的日本人出现在越南战场,正是在这样的境况下,日本终于开口同意给点钱给韩国(战后日本对国内旧军人的赔款多达40万亿日圆,对所有战争受害国赔偿的总额才1万亿日圆,前者是后者的40倍)。

佐藤政府坚决支持美国在越南大打,尼克松以“极右”面孔上台,可1971年9月突然宣布于1972年初访问中国,结束越南战争,日本对这次“晴天霹雳”行动的评价是“越顶外交”,从“越顶”这个表述上就可以看出,日本人认为自己才是“顶”、“最上”,而美国不过是日本的附庸--一个是在日本指挥棒下行动的高鼻子武士而已。此前佐藤与福田赳夫精心策划的、阻止北京进入联合国的阴谋彻底失败,再加上尼克松访华,日本开始紧急转向,而且还要步子迈得比美国还大。对于中国愿意放弃要求赔偿之宽大,在日本看来是“外交胜利”,是“右翼”寻求美军驻扎保护,“左派”向中国“表示善意”,两者“合力”所致。

自1957年初石桥“称病”将政权交给佐藤的哥哥岸信介之后,日本再次出现“亲中”政权。田中上台的同时,就抛出了“日本列岛改造论”。

改造日本列岛,而且是在打开中国大门之时,兜售者是喜欢“搞建设”的田中,一切貌似巧合,可实际内容却是日本不敢公然宣传的、将“日本制造”倾泄在中国。田中推开了拥有十亿人口这一庞大市场的中国大门,中国需要化学纤维解决穿衣问题,需要化肥解决吃饭问题,需要塑料解决生活用品问题,这些都是石油的衍生制品。日本想玩当年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的“拼装贸易”。印度不种棉花改种鸦片,由英国收购再出售给中国,用鸦片换取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英国再出售棉、毛纺织品给印度。印度只要种棉花就不会买英国的机织布。日本的设想是将中东的廉价石油运到日本,利用在日本沿海地带建设的化工厂对石油进行深加工,提升附加价值之后的制品出售给中国。日本工业;中国农业,亚洲的主从体系会由此建立。

1918年5月,日本与中国北洋政府先后签订《中日陆、海军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紧接着出兵西伯利亚,当时日本要当亚洲“盟主”,要中国的段祺瑞提供“后方支援”,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日本自恃中、美“支持”自己,开始对苏联强硬,要苏联归还“北方四岛”。1973年10月7日,田中角荣一行到达莫斯科,勃列日涅夫用“北极熊式拥抱”让小日本几乎窒息,10月6日,在世界另外一个角落,发生了一件与美国、苏联、日本、中国等貌似“无关”的大事,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此前因为苏联一直拒绝给埃及等中东阿拉伯国家提供武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暂时和平才得以维持,可自日本再提只有“归还北方四岛”才签署“日、苏和平友好条约”之后,苏联不知何故一方面不理会日本,另一方面突然开始给阿拉伯国家打气,结果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美、苏两国联合“刹车”,战车停下,可战争产生的“惯性”让日本人仰马翻。阿拉伯国家宣布对美国以及追随者石油禁运,石油价格立刻从每桶3美圆飚升到10美圆,即使附这个价钱日本也休想买到。当田中角荣一无所获地从莫斯科回到东京时,才发现日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辉煌”,日本已经开始了进入了“灯火管制”,石油危机导致电力空前紧张,日本晚上要限制使用霓虹灯等。日本全国货架上的石油衍生产品--洗衣粉等都被抢购一空,更别说想深加工石油并出口石油制品给中国了,日本自认为能够联合美国、中国对抗苏联,但实际上却吃了美、苏连手的“一闷棍”。

1978年,在美国的压迫下,日本终于同意将“钓鱼岛搁置”,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但1978年伊朗发生革命,此后爆发两伊战争,1979年韩国总统朴正熙遇刺身亡(美国宣称北朝鲜会乘乱取代韩国政权,5000名第七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员在韩国登陆)。韩国下台的、接着上台的,都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1979年苏联出兵阿富汗也同样,下台的、后来接着上台的,都与苏联关系密切。苏联此举据说是为了打通通往印度洋的陆上通道,可以切断美国在印度洋上的运输线。在是否延长《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关键时期,石油再从13美圆涨到34美圆。1979年4月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宣布一年之后期满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4月起生效,有效期30年,对当时的中国来说主要是为防止再次受到日本侵略)不再延长。此时日本列岛上出现了福田赳夫与大平正芳争夺首相宝座的所谓“政争”,可实际上依然与日本能否摆脱美国;日本是否走和平中立道路有关,就在大平正芳“累死”任上之时,《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再继续延长了10年。日本自1951年单方面与美国签署《旧金山和平条约》是“饮鸩止渴”,日本喝的越多、越久,戒毒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