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长久物流: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一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2:15:16
数字城市是指信息化的城市,是真实城市(物质城市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特征综合体)的虚拟对照体,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延伸与发展。数字城市的核心是真实城市及其时空变化在虚拟三维空间的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数字城市的内容包括城市设施的数字化、城市网络化、城市智能化和可视化等主要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城市还会被赋予不同的新的内涵。目前,一些先进的、发展较快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福建等,已经描绘出数字城市建设蓝图,做了详尽的规划,并在实践中取得重要进展。
一、数字北京
数字北京的核心定位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总体框架看,“十五”期间的行动规划为42861工程。包括4项信息网络工程(基础通信管线工程、城域宽带网工程、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工程、政府专网工程),2项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信息资源网工程、空间信息工程),8项应用工程(电子政务工程、电子商务工程、企业信息化工程、科教信息网工程、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社会信息化工程、社会公共安全保障工程、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工程),6大信息产业基地(北京软件产业基地、北方微电子产业基地、酒仙桥亦庄电子及通信产品基地、计算机及网络产品基地、数字高清晰度电视产业基地、液晶显示技术产业基地),1个区域信息化示范工程(中关村科技园区信息化工程)。代表性的工程有:
1.北京市信息资源网工程
该工程的目标是建成北京市信息资源网。它是由广泛分布、互联互通、共享和交换的信息资源群体构成的关系网,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服务的网络化信息资源。它由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130个北京市属信息中心、1000个主题数据库、2万个专题数据、20万多个共享数据项构成,并将与100多个国家部委级信息中心和若干个企业级信息中心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特别是为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供全面的信息保障,实现北京市各种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
2.北京市空间信息工程
该工程是基于3S技术,深度开发和利用空间信息,建设服务于北京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化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实质是为北京市信息资源基于统一的时空坐标进行整合、实现共享提供准确、实时的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该工程的行动计划是33440工程。即包括3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空间基础信息管理服务中心、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全球卫星定位综合应用服务系统),3项软环境建设工程(政策与法规工程、标准与规范工程、安全与保密工程),4个区域示范应用工程(数字绿化带、数字中关村、数字西城区、数字奥运),40项重点应用工程(推动各委办局对空间信息的广泛和深度利用的工程)等。
3.北京市无线政务专网
该网是北京市800M数字集群指挥调度共网,作为数字北京、数字奥运的无线通信网络平台。该网的建设目标将分两期实现,一期(2003~2004上半年)将建成能容纳5万用户,基本覆盖北京城区、郊区、出京各高速公路的数字集群指挥调度通信网络;二期(2005~2007上半年)是网络扩容工程,用户容量可达15万~20万,将对北京及华北地区的奥运会场馆及有关场所进行全面覆盖,实现联网漫游及跨区域通信。
4.数字奥运工程
“2008奥运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平台”是个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根据奥运工程建设项目特点,总体方案采取三级平台服务的总体布局:一级平台面向高层决策者;二级平台面向区域管理者;三级平台面向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各类人员都可通过该信息平台详细了解工程进度等相关信息,以便实现快速反应和进行科学管理。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实现建筑工程建设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据报道,一个可以对奥运会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进行虚拟体验的数字奥运仿真系统已研制成功。借助该系统,规划部门可对奥运场馆建设的实际效果做“现场”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而普通市民则可以潇洒地进行奥运虚拟游,并根据自己的感受提出建设性意见。
5.“北京数字绿化带”工程
该工程就是把北京城的建筑、道路、绿地、水域等各种空间信息放到互联网上,供人们方便使用。该工程是“数字北京”工程的试验和示范工程之一,其应用范围将覆盖整个北京市。此外,该系统还将收入其他信息,形成一部电子化的“北京人生活指南”。
二、数字上海
“数字上海”的特色就是要打造世界级的信息化大都市。这座城市在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化生活等领域,将全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城市接轨。目前,上海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域有线电视网,同时是全球国际海光缆登陆和无线通信设施最密集的城市之一。以集成电路、软件、信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成为上海的第一支柱产业。今后,上海将让信息化渗入传统产业和政府运作机制,使传统的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浪潮下,增强竞争力。上海的高新技术及传统企业,将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率企业管理。
按照上海的信息化建设蓝图,到2005年,城市信息化总体水平将达到发达国家中心城市平均水平。2007年,“数字上海”的框架基本搭建完成,上海将成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之一,成为世界新兴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之一,其软件营收、软件出口和软件从业人员的比重都将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信息服务业的营收将超过500亿元,并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
上海的城市信息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三张薄薄的卡片——社保卡、公共交通卡和银行卡把信息化与广大市民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上海”门户网站把一个可亲、可信、高效、透明、可靠的“电子政府”搬上了互联网。已绘就的首张综合性电子地图“上海城市通”收录了“政府机关”、“城市建设”、“金融贸易”等14大类信息近6万条条目,为人们的政治生活和衣食住行指点迷津。此外,集19个区县于一图,区域内空中、地面、地下的自然与人文信息均一一对应于图中的点线,一张被誉为“数字上海”的三维立体地图日前已初步建成。
三、数字广州与数字深圳
数字广州的主要切入点是电子政务。据广州市信息中心透露:今年广州市在电子政务方面的投入超过5亿元,广州市政府力争在2年内全面实现无纸化办公,所有政府办事程序均可在“一站式”电子政务系统运行。花都区的“一站式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曾在全省引起震动。该系统使投资者在花都区投资办证只需7天即完成。其示范效应让花都区招商引资声名大振。继花都区之后,珠江三角地区的江门、南海两地的一站式系统也已宣告完成,而东莞也正在启动这一系统。
根据规划,到2005年,深圳市信息产业的总产值将达到3400亿元,信息产业增加值1200亿元,占GDP比重40%,对GDP增长贡献率50%;软件产业现价总产值70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50亿元;家庭宽带接入比例40%;人均信息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比例的20%;政府公共服务上网率50%。力争早日建成“数字深圳”、“软件大市”。深圳要建数字城市,应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步伐,继续大力发展以光电子产业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产业,尤其是发展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占领世界市场的高新技术产品。只要这样,深圳的数字化步伐迈的更快,数字深圳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的更大,在国际社会的知名度也将大大提高。
由于各地区的科技基础和经济状况特点不同,因此其数字城市建设的切入点及具体内容与形式也不同。科学城市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人才、资金、技术、安全、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应当认真总结国内外数字城市建设的先进经验,科学地制定适合各地发展的“数字城市建设”规划,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战略来抓,以推进我国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