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β系数计算公式:千万不要读文科之三3:文科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教育!思维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19:20:58

千万不要读文科系列三:文科教育的核心就是思维教育!思维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维

作者:张健柏 2009-5-13 18:10:44 发表于:博客中国



一:文科教育的核心是思维教育

西方的教育理念,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anking)能力。西方的大学在录取学生的时候,也特别注意关注学生的这种思考能力,仅仅是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不会被录取。因为只有具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学生,才有可能将来毕业后做出更大的成就,才能成为母校的荣耀,才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入学。(相反的是:中国的大学好像根本不介意自己毕业生的品质和评价)。

大多数的中国学生,也包括他们的父母,并不知道真正的“批判性思考”是什么。从文革教育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只具有很简单的一元思维模式(还不是精致的一元思维),他们理解的所谓“批判”就是对立,就是“批倒批臭”,温和一点的人,也只会说些类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的空话。连中国的管理阶层,普遍上也是一元思维的,因为他们是从“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这样的毛式思维中培养出来的干部,是在不断要求“站稳立场”“坚持原则”的成长过程中选拔出来的领导。所以我们的国家整体上就是一元思维模式的主流,而且我们很喜欢并很自觉地不断捍卫一元思维价值体系。

这种思维的特征是:对于一个超出自己原有认知的事物,态度很明朗:赞成;要么反对!但是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都没有太多的理由和思考,当然,他们自己会说出一些理由来,但往往不是真正的理由,只是逃避思考的借口。

一元思维的群体,最容易被人利用,他们甚至会很乐意被某些狂徒利用来反对自己,让自己遭受最大的损害。所以它是愚民政治和专制政体最喜欢的状态,也最缺乏创造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目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一些国家如欧美等国,意识到这种高级思维力的价值,为了增强国家整体的竞争力,用各种手段极力培养提高国民的思维能力,跳出一元化,迈向二元思维甚至多元思维。在教育中,他们特别强调的批判性思考,就是多元模式的培养方法。我们教育体系中知识记忆型,应试考试的标准答案等,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模式。

批评性思考就是多元思维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并不是西方的发明,中国古代的思维教育模式,比西方简单的“批评性思考”更细致,更具有操作性。有人批判中国的教育,就说中国教育的这种死记硬背,来自于老祖宗。这是胡说八道,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在教二元和多元的思维模式,是我们这些不成器的子孙没学到。

修学的五个次第

中国古人认为:学习应该有五个步骤(次第):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也是老北大老清华的教授们很推崇,让学生们照办的五个做学问的标准。很多人知道这五个词汇,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做;更不知道后面还有我个人认为最重要,但基本上被人忽略的一句话,就是五者废其一,非学也”。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的学生们,是没有资格叫做“学”生的,根本没有“学”啊。老师也没有资格叫做老师,因为没有教“学”。这里,我就用这五个词来举例说明多元思维方式的学习原则。

一:博学。

如果把博学理解为是什么都学,什么都“拿来主义”就很糟糕,等于把自己当知识垃圾桶。有些“国学家”把自己打扮成万事通先生,号称“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以为这就是博学或者好学,居然有很多人符合,我觉得是笑话;真要按这个标准来评判,世界上目前为止,还没有机会产生一个真正的“儒者”。庄子就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经常提醒学生们:“学儒家的东西一定要留心,不小心就变成了虚伪,目的为欺人,其实是自欺”。儒家本来很好的东西,被一些所谓的“大师”们毁坏得不成样子。

我理解的博学不是什么都学,更不是什么都接受,否则后面的四条次第等于白说。而是不要限制自己的知识领域,不要强调“专业对口”,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兴趣和探索,即使对与自己完全相反的观点,也有兴趣去了解和探索。这一条放在这“五项学习原则”的第一位大有深意,因为对于一个真正的学习者来说,的确需要有博大的胸襟来接纳无穷的世界和无穷的可能性,并勇于面对自己的无知和狭隘。这也是获得多元思维方式必不可少的起点。用西方的教育语言来说,这就是学习者必须具有“有吸收力的心灵”,教育和提高因此而变得可能。

中国教育体系的一元思维模式,加上从苏联引进的严格详尽的“专业划分”学科教育方式,过早地封闭了学生们的思维境界,把学生们变成了知识面极为狭小的单线条的人。基本上,这种学生已经失去了进一步教育和提高的可能性。有很多人的思维和知识境界,大学毕业后基本上就不再有什么变化,一直到老。我的父母就是无数“中国-苏联式教育成果”中的一个案例,他们还是文革前的老大学生,思维,生活都极为缺乏弹性,无法真正适应社会的变化,其实活得很可怜,但是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们。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不再能够自己帮助自己,知识和思维吸收的门已经关闭了。

我在武大讲[人生12]的时候,教学内容只是“常识级”的,但由于超出了学生们过于狭窄的“知识范围”,所以一方面受到学生们过于热烈的拥护,每堂课都有大批人不得不坐在过道上和讲台边听讲。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学生反对我,批评我“观点过激”,但又说不出什么实在内容,只是心理上对自己心中“传统想法”捍卫的本能反应。其实这些学生们上小学起就一直忙于对付高考,有多少时间用来思考过真正的“人生问题”?很多东西不懂挺正常的。但他们却自认为自己是“懂得且正确的”,竭力排斥不同的观点。也有些大一时候的“坚决反对”者,会在大三和大四的时候突然“转变观念”,成为我热情的拥护者。无论强烈的拥护还是反对,其实都是“一元思维”的表现,表面上完全相反的两种立场,根子是一样的。在西方的多元思维教育体系下出来的学生,就不容易出现这种极端的反应。

二:审问。

国内有一些勤奋学习的“好学生”,对于新的知识,对于“名家”“权威”“大师”等抱有极大的热情,只要是“好东西”,他们什么都想学,都要学,还喜欢到处拜师。其中也有一些我的“粉丝”们,很热心地追踪我每次讲课的信息。他们可能做到了第一条博学”的要求,开放了自己的心灵,愿意接受新的思考,但是如果只是盲目地接受,其实学不到东西。这就是有些学生“号称”跟我学了很多年,但我根本不能认为他们真学到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甚至我发现他们根本就不懂得我到底在讲什么。我认为这些学生纯粹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所以我每年都要劝一些学生不要继续来听我的课程。这些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爱提问,就算少数几个爱“提问”的,其实不是真提问,只是好表现自己而已。是借提问的机会乱问一气,不着边际,更呈现其思维的混乱无序。因此,他们也不能称为真正的学生,如果他们不会审问”的话。

的含义,是对学习对象认真地研究和理解。如果只是简单的接受,甚至把学习的内容背下来,并不是真正的学习,也学不到真正的思维和学习能力。很多学生缺乏的能力,对于要学习的对象不会去“细细把玩”。请大家回想一下我讲的电影课,很多学生说原来也看过这些电影,怎么就没有发现原来有这么多的内容?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怎么就传达了这么多的细节和含义?问题是:这些细节并不是我创编出来的,它们本来就在那里,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我只是提醒大家观察得细一点而已。而且我上电影课不需要备课,直接讲就可以了,一部电影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足够我讲任意时数的一堂课。其他很多学习资料也是这样的,如我讲“心学”的四个字,讲了四个小时,这就是“审学”的功夫。

可以说,“审”就是考验学习者细致的观察力。所以才会说“审视”这个词汇,也就是仔细认真地观察。如果缺乏审的功夫,下一关的“问”就别谈,只能是乱问;一些学生在课堂上不加思考地乱问一气,他们的特征就是缺乏审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生活上我们会发现他们往往活在自己的概念世界里,跟周围无法融合,也无法与人进行良好平等的交流。

但是,光会的人,不能必然带来会问”的结果。是比审”更高的思维层次。因为“审”就是要“舍己从人”,进入对象的思维模式中去思考和理解,这样才能真正弄清楚对象。可是问”就是在已经深入理解对象之后又跳出来,以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角度,甚至是以更高的思维层次来提出问题。而且不只提出一个问题,而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也不是故意刁难对象,而是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对象,也是让自己的思维能力达到更高境界的必由方式。

审问就是迫使自己进入二元思维的领域,如果不会真正的审问,其实就正好说明了你最多只是一元思维。这个功夫好像也是中国学生最怕的一关。面对对象,他们往往不知从何问起,又该如何回答,这就是缺乏换位思维训练的原因。这种审问,与国内大学辩论赛的质问方式不一样,那只是表演,不是学术。

三:慎思

认真地了解对象,弄清楚学习对象的表达后,还要能够跳出对方的思维,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有老师可以问当然最好。不过,古人说的审问,不是要问老师,更重要的是要问自己!可以说,在学习中绝大多数的,都是要自己来回答的,这个回答问题并发现自己提问和回答的思维错误过程,也是进一步精密整理自己思维的进步过程,就是慎思”:

为了更好地开启思维空间,提出问题的时候完全可以海阔天空,大胆怀疑。实际上如果能够从越多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越有可能把对象研究得更深入,越能够真正理解和学习。但是提出问题可以大胆,回答问题就必须小心了。必须在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推理中谨慎小心,并且逻辑严格地推导,从而发现并改进自己的思维盲区,这就是慎思。胡适博士倡导的,据说是从国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学来的治学方针:“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当年极为有名,其实并未逃出古人的治学原则。

中国的学生在慎思上面的教育是严重不足的,不仅不足,而且是不遗余力地破坏这种思维,我们的教育实际上是鼓励胡说八道的。我们的文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会鼓励学生把任何他们想到的似是而非的东西都搬到试卷上。老师会告诉他们,就算是不懂也要答满试卷,写得多就会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显得他是懂得这题的,会得到一个基本分。我们的学生从小学作文开始,老师就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说乱写,把很多自己根本不了解的词汇,没有认真思考过的句子都堆砌到一起。这种所谓的教育模式,当然就是“辛辛苦苦地残害人才”。

四:明辨

经过上面的三个层次的功夫,现在应该到了得出自己的结论的时候了,而且,这个结论必须是清楚明白的,而不是糊里糊涂的,这就是明辨

国内教育出来的学生是很喜欢拿结论的。他们要么不经过上面的三个阶段,就糊里糊涂地把别人的结论接收过去,当作自己的。由于没有经过真正的思考,所以也没有真正的接受,也就是没有理解。同样地,他们也善于不经过上面的三个思维阶段,就不假思索地反对别人的结论。其实为什么反对,也不清楚。他们反对的方式极其简单粗糙,令人遗憾。

读过书的学生,问题更严重:由于他们糊里糊涂地从小背了很多概念,可能不少还是他们当时很“痛恨”的“政治概念”。但是一到生活中遇到问题,他们就会不假思索得冒出来,当作自己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使用,根本不会去思考其真正的含义;这是最可笑,也是最可悲的思维伤害。

他们喜欢辩”但缺乏明”,也就是喜欢作判断,下结论,断语,但是缺乏相关的思维智慧。自然,他们做出的结论,可靠性非常值得怀疑。

可叹的是:刚才说的这套学问模式,不是为了当学术大师才用得着的,而是为了自己的人生。我们完全知道人的一生将作出无数的判断,这些选择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方向。固然不会动脑子也没关系,周围的人都会非常乐意“帮你”出主意,比如说广告商等等。亲朋好友也非常乐意“出主意”,让你活在他们的概念世界中,满足他们的“成就欲”,而且会向你保证是“为了你好”,好让你放弃怀疑和思考。

可以想象:如果缺乏真正思考的大脑,会给自己的人生带来多少烦恼和困难。可以说这种人的一生就是为别人活的,因为他依靠活在别人的思维和概念和判断来生活。这是不是一件极为可悲的事情呢?

5:笃行

古人们经过一系列的思考过程后,终于得出了最后的思维结果。但是他们还不满足,要把这种精心思考过的思维成果,实实在在地用在生活实践中,这就是笃行。用马哲的话来说,就是用实践来检验真理。这样上面五个次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环不少地做完,而且不断循环反复,学习的水平也就不断加深,提高;请各位学生们深思: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是否有资格称自己是“真正的学生”?

如果不是,至少我们知道努力的方向了。

二:思维教育的明珠是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方式就像一把宝剑,可以把人心中纠缠不清的结一挥而去,让自己活得清明自在,遇到问题时也能拿出来很简洁有效的解决方法。给他人的感觉是看问题很透彻,就像是“智多星”一样,人们想不清楚,没有主意的时候,人们往往很愿意去请教他。不过,这么好的东西,人们很少知道它存在,可以学到手,以及愿意去学。他们会把拥有这种思维的人说成是“天生聪明”,“高人一等”,认为自己永远不会拥有。其实,思维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获得的。当然,不是我们现在这种教育,而是真正的教育。

思维模式是看不见的东西,但我们可以通过人们如何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来观察到思维模式的存在和作用: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人们如何来看待“美丑”来判断他们的思维模式处于何种维度。 

第一种:一元思维模式:这是人们普遍拥有的思维模式,没有受过真正人文教育的人,以及理工科的“工具理性”,受过不良好教育的人,都拥有这种思维模式。这也是人们的习惯思维。

他们认为:美就是美,丑就是丑,这两者泾渭分明,具有原则性的区别;就好像判断好人和坏人一样,一定是有标准的。而且他们很喜欢找到一套标准来判断,找不到标准就自己搞一套出来。他们喜欢制定各种“客观标准”,也相信有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果自己不知道,就在别人那里,通过模仿别人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喜欢追求“至高”“至美”“至大”的“完美境界”,会在一个方向上不断追求,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一元思维模式具有很强的攻击性,会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以及任何事情强烈地攻击,行为表现极端。温和一点的一元思维就是封闭性,不攻击对立的观点,但是拒绝接受一切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想法。因此一元思维模式极为顽固和保守,是不稳定的根源。

喜欢搞标准答案的我国教育界,实质上就是经典的一元思维模式体系,这个体系大量制造了我国的一元思维群体,形成了我们国家整体的一元思维局面。也给我们社会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总有一天会带来巨大的破坏力。关于一元思维模式的问题,将在下面专门论述。

第二种:二元思维模式:

美和丑是相对立而存在的,互相可以转化。就如同不存在绝对的好人和坏人一样,因各自的立场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必须尊重别人拥有与自己不同的价值判断,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也不能用自己的标准要求他们改变。这种人生活,和性格都将变得比较和谐,容易理解别人一些,因此更容易成为管理者。他们也会制定标准,但是不会执著于标准,会根据情况经常改动和制定新的标准。

相对于一元思维模式来说,二元思维就有了很高的灵活度。生活在一元价值观和思维模式下的人,经常面临激烈的冲突和矛盾,而且经常遇到“极限”,而觉得自己“找不到出路”。而在二元思维模式下,就更容易调和及解决矛盾。真正的儒家是二元思维的,所以值得我们学习。比如以“仁”及“中和”“恕”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特别强调换位思维。不过后来的假儒家,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朱熹的“理唯一贯”的“道统”,在核心思想上已回到一元思维和价值体系上了,正好服务于统治阶层一元愚民政策的需要。

第三种:三元多维思维模式:

世间本无美丑善恶,一切取决于人心思维和判断的角度。这就是你们在[老子]第二章中看到的思维理解模式。不过相信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更谈不上应用了。能够应用自如的人,就是范蠡一级的高人了。

二元思维模式,只要具有良好的心态,愿意开放心灵,容纳接受不同的思想,就容易学到。但是三元的模式同时也就是“万维思维”,就是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级别,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表述的状态,因为一旦使用语言,就落了两边,最多只是“两元思维”了,所以不是能够用“学”的方式来得到的,勉强一点说,只能用“修”的方式来得到,因此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拥有。

看到这里大家会以为我捧道家,贬儒家,其实错了!固然道家的多元思维模式很好,但是对于很多连一元思维都不完善的人来说,让他们学道家思想决无可能,如果没有很好的心性,没有很好的机缘和优秀老师的耳提面命,只会越学越糊涂。作为教化所及的法门,儒家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也更符合大多数民众的需要。只是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的高级管理者来说,如果缺乏多元思维模式,会造成很多重大的失误。

值得提醒大家的是:西方国家的知识阶层,早已走过二元思维阶段;他们的教育体系是在大众中普及二元思维和价值观。这一点好像国内的“教育家”们至今未能发现,还是用“知识教育”的古老思想来看待西方的教育。原因就是一元的人,看不懂二元的世界,更不懂的三维世界,他们会把本来是多元的思维教育,也教成一元的知识教育。比如艺术,就是典型的多元思维模式,不过我们的艺术教育,全给弄成不成样子的一元知识教育;所谓的素质教育,本来就是思维和行为教育,我们的教育体系也把它弄成负担更重的“才艺教育”,所以,不改变教育者,使用什么概念都是假的。

目前西方的精英阶层正在试图掌握多元思维模式。国外兴起的中国道家热,折射的就是对于高级和精致思想的学习热诚,这种思维是没有国界的,只要愿意就可以学过去。目前他们唯一的障碍就是语言,但是这是可以翻译的。老子的一章,如果直接读不懂的话,翻译和解说成几万字,他们总会懂得的,所以别以为中国人就天然懂得中国文化。我在Discovery频道采访我的时候,他们提出来的关于道家的问题极有水平,目前为止在中国人中,没有一个对我提出过相应高度的问题,证明他们对道家,对多元思维模式的理解很有见地;他们甚至知道在中国没有多少真正的道家人物了;但是他们并不懂中文,而是用中国的一个翻译来交流的。那个翻译自己承认,他都不知道中国有这么厉害优秀的东西,说以后要好好学。可惜我们国家的领导似乎都不了解这些情况,以为外国人喜欢我们的孔子,中国特色等看得见的东西,于是大建孔子学院。其实错了。这只是旅游者关心的东西,国外的人认为孔子是“中国人的特色”,但是道家,他们认为真正有国际意义,因为孔子是中国文化,是有民族性的。而[老子]是思维智慧,是国际通用的。所以他们真正想学的是道家,而不是孔子。

三: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案例应用说明:

思维模式与受教育的程度无关,知识和文凭,不一定会带来思维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比如说,一个不识字的小市民,与一个大学的教授,都可以拥有相同的一元思维模式和相同的立场。而且大学教授的一元性特征很可能还会更强一些,他会因为自己“身份”的重要性而更坚决地捍卫自己的错误观点,并找出一大堆的理论来证明自己的“正确”。而不识字的小市民虽然有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有更“权威”的人出面来说明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观点的话,他很愿意放弃自己的原有想法,接受新的思想。但这并不意味他成为二元思维,而只是一元思维的另一极。

比如说:教授和小市民都有“一定要解放TW”的观点(请注意,“一定要”这种语句的出现,就是典型的一元思维模式的语言)。小市民一旦接受这种想法,不再去思考更多地问题,也不会质疑,特别是这种观点来自于“权威”就更是这样;这是大多数人的做法。教授也具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会有各种理由来说明这是“正确”的观点,所以给人的感觉是教授的“水平更高”。一旦遇到具有相反观点的一元思维的人,比如说TW人,他们之间就会发生激烈的,互不相让的争执和冲突,甚至他们不会去认真听对方到底说了什么,只管自己要说什么。就算有“修养”,没有吵,但心里面一样是“水火不容”的,互相视为敌人。

如果是拥有二元思维模式的人,就会多想一下:真的是一定要吗?我喜欢统一TW,可TW喜欢吗?如果TW人不喜欢,我为什么一定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呢?就算是要统一,一定要通过“解放”的方式吗?一旦“解放”后,对于我们有什么样的实质收获?又会失去什么?

当思考过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二元思维的人不太可能会轻易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而且他可以冷静地与对立的双方交换意见和想法,成为一个沟通者。经常能够用二元思维的人,就有可能逐步进入到多元思维世界。

用多元思维模式来看待同一个“一定要解放TW”的命题,会觉得很可笑:这显然是从逻辑上很不完善的“中间体”性质的伪名题。大多数人得到一个想法和结论后就不再思考,会根据这个很不可靠的观念就开始行动,最终得到的结果却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多元思维模式的人会比二元思维模式的人问更多的问题,而且全部追向事物的本质,最终会把这个问题瓦解,让人自己发现这个问题很可能根本就是“伪命题”,也就是没有实质性内容的口号,因此没有存在的必要。

比如说:原命题:一定要解TW!我用当时“官方”的正式语言来回答。

问题是: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

回答是:统一全中国!

问题又开始:统一全国是为了什么目的?

回答:为了全国人民的幸福和快乐。

问题1:TW人是中国人吗?他们认为统一后更幸福和快乐吗?

问题2:大陆的中国人,能够从统一TW中得到什么具体的幸福感何好处?

问题3:有没有可能一场战争会带来双方幸福和快乐的同步减少?

问题4:现在没有统一,全国人民就不幸福不快乐吗?

问题5:如果你需要的是“统一的”快乐和幸福,但是同时也会失去“不统一”的幸福和快乐,你是否比较过这些区别?

-----------------

回答2:为了祖国的统一和强大

问题1:统一TW只能“大”,怎么可能是“强”呢?会不会因战争让我们更虚弱?给我们的其他敌人提供机会?

问题2:如果统一就好,为什么不能让TW来统一大陆?这种统一是体现谁的意志?

问题3:统一的标准是什么?一定是武力占领吗?

问题4:如果历史上我国占领过的地区都要去“统一”,否则就认为我们国家不完整。是否我们也一定要“解放蒙古”,“解放越南?”“解放中亚各国”?

问题5:如果不以元清时期的版图,而以汉唐的盛世为标准,是不是现有的很多领土我们要主动让出去?

问题6:“强大”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地域广大吗?这样日本就应该是"弱小"的吗?

------------------

我相信这样问下去,最初提出这种观点,不得不捍卫自己立场的人,会发现自己存在大量的漏洞,会不胜烦恼,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这个观点根本缺乏强有力的思维支持。但是与此同时,提问的人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立场和倾向,也没有要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他只是不断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让你自己发现思维误区,所以你不能攻击他。这就是“无为”“无言”境界的多元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