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癣会自愈:没人种的东西 竟大赚特赚 花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5:56:18
 

没人种的东西 竟大赚特赚

来源: CCTV7《致富经》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2-d6019243.html1/7 图解:
    这样用废弃的果树木粉碎后加工成的一个袋子,您猜它能卖多少钱呢?
    苏耜同:“能挣四五元钱。”
    一个袋子几毛钱的成本能挣四块多,利润确实不少,卖100万个这样的袋子到韩国,就有四百多万元入账。
    而这样一个袋子移入菌种后一年能长出一公斤花菇,那这个袋子所产生的效益远不止四五元了。
    山东农业大学科研与推广处副处长 米庆华:“基本上价格都在每公斤平均60元以上。60到100元,价格是我们国内的一般来说是5倍以上。”
    当时在韩国打工种过蘑菇的山东农民王焕滨,怎么也没想到能卖那样的价格。
    农民 王焕滨:“在中国效益应该是在20元左右,在韩国能达到中国的四五倍。”
    在韩国种植40万个这样菌袋,就能产出40万公斤菇,至少收入2000多万元。就连花菇的下脚料都被用于酿造酱油,也有十万多元入帐。
    能够以几毛钱成本创造200倍利润的,就是山东省淄博市七河村的村民苏耜同。他在七年多的时间里靠种植花菇积累了上千万元的财富。而这些财富都是他从废弃的果树枝里赚取的。他怎么就能闯出这条致富路呢?原来一次外出考察成就了他的事业。
    1999年11月,时任村支书的苏耜同随当地党政考察团外出考察。在河南省泌阳县,他看到了一个自己从未见过的圆形带花纹的物种。一打听才知道这叫花菇,这种菇无土地栽,靠什么提供养分呢?   图解:
    苏耜同:“介绍说利用当地的苹果树、柿子树的下脚料粉碎成木屑加工成菌袋出菇。”
    当得知生长这种菇原材料竟然是苹果树、梨树等下脚料时,苏耜同想到了自己的棘手问题。村里的各种果树枝堆在路边和大街上,很是影响村里的环境。如果用来种菇,不但环境好了,而且还能挣钱。
    苏耜同:“投资1000元钱大棚建起来后能赚三四千元。我们这里没有人种植,我考虑没有人种植的东西投放市场后肯定有钱赚。”
    2000年5月他便投资2000多元,把苹果树枝粉碎后分装成袋,植入从河南买回的菌种开始种植花菇。
    花菇是香菇中的一种,菌盖很厚,外观有白色辐射状或菊花状花纹。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苏耜同逐渐掌握了花菇的生长规律。
    苏耜同:“花菇要形成这个花纹,需要温差的刺激,温度十度以上。冬天零上五度到零下十五度之间出的菇好。”
    2000年10月,苏耜同满心欢喜地带着收获的第一茬50斤花菇到周围的农副产品市场,像卖蔬菜一样卖花菇。由于花菇的菌丝发酵期和出菇期都比普通的蘑菇长,市场上也没有这种产品,苏耜同定了高于普通蘑菇一倍的价格。然而一连几天,看得人多买的人少。
    苏耜同:“老百姓都不认可,不认识这种产品,花花绿绿能不能吃。”   图解:
    苏耜同一狠心把花菇降到了与普通蘑菇相同的价格,但仍然没有人买。望着渐渐长大的花菇,苏耜同着急了。
    通过打听得河南的朋友得知当地花菇大部分销往了韩国和日本。国外的市场如何? 2001年元旦,从未出过国的苏耜同跟着旅行团到了韩国。别人欣赏山水美景,而他却往饭店和菜市场钻。他发现韩国人的每日三餐都有花菇,吃法也多种多样。
    苏耜同:“一个烤着吃,一个做泡菜用,再一个是炖着吃。”
    他还发现包括花菇在内的各种食用菌价格比一般蔬菜都要高,销量很大。并且韩国的花菇交易方式与中国不同。
    苏耜同:“下午把菇采下来之后装好箱马上运到拍卖市场就不用管了。晚上拍卖后第二天早上就把价格传到你公司去,上午就把钱汇到账户上去。”
    韩国花菇火爆的消费市场使苏耜同动了心,而自己没有进出口权只好放弃了。
    回国后,苏耜同把大超市作为销售突破口,然而100盒花菇一个星期只卖了不到10盒,这给从蔬菜批发市场转移到超市、光想以人们图新鲜心理来卖花菇挣钱的苏耜同一记闷棍。
    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通过几天的观察、走访,苏耜同认识到,新鲜的香菇在北方比较少见;而带花纹的菇更少了,它的味道和做法大家很陌生。怎样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呢?苏耜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图解:
    苏耜同:“我在韩国看见人家韩国超市上用煮的办法炒的办法让顾客先品尝,好后再买。”
    结合北方人喜欢吃水饺的特点,苏耜同做了一些花菇水饺,让顾客直接品尝花菇的脆嫩口感。同时为了人们烹调方便,苏耜同开发出十几道菜谱印制成宣传单摆放到超市。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花菇慢慢得到了市民的认可,畅销时一天能卖出1000多盒。
    这位叫张元栋的顾客第一次吃的花菇是朋友送的,吃完后觉得肉质细嫩,味道很香,便打听到生产基地去买。得知超市有卖的后,他每周都去超市。
    顾客 张元栋:“做汤,炒着吃。”
    顾客:“做过汤,炒过菜,炒油菜、白菜都挺好。”
    公司员工 杜兴程:“销往各个超市包括济南、淄博、烟台、青岛各大城市。”
    超市市场打开以后,苏耜同并没有满足。因为韩国的花菇市场一直诱惑着他。什么时候能走出去呢?一次偶然的机会为他打开了通向韩国之门。
    2004年1月苏耜同到山东农业大学购买菌种时认识了搞科技项目推广的老师米庆华。交谈中米庆华无意中的一句话让苏耜同喜出望外。原来,韩国生产花菇传统用的是橡木棒子、栗树类的木料,人工接上种再出菇。   图解:
    山东农业大学科研与推广处副处长 米庆华:“600平方米的温室大概需要一、二百亩的山林才够装一个棚,所以他要从世界各地收集。”
    随着周边各国的封山育林,韩国生产花菇所需的原料就越来越紧缺了,而食用菌又是每天韩国人不可缺少的一种食品,他们也在四处打听各种替代原料。
    苏耜同听后,感觉自己进入韩国的机会来了,他请米庆华邀请对方到场参观考察。看到苏耜同的花菇原料成本低于本国的50%以上,两次考察后韩国一家企业与苏耜同签定了提供菌袋的合同。
    苏耜同:“发菌袋比产品好些,菌袋有什么好处呢?关税低一些,达到9%;而发花菇产品关税达到30%以上。”
    卖菌袋比卖产品还赚钱,苏耜同非常高兴。根据合同一年下来他向韩国三个城市出口了100个菌袋,每个菌袋挣了4元钱,收入四百多万元。
    正当菌袋出口生意做得顺畅时, 2005年3月的一天,突然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苏耜同向韩国发的4个集装箱花菇菌袋被全部退了回来。
    公司员工 赵京娟:“当时打开集装箱一看,温度三十多度将近四十度. ”
    苏耜同:“菌袋全部烧坏了,很软了,不像这个菌袋很硬。”
    公司员工 赵京娟:“直接损失全部包括在内有七八十万元。”
    由于没有与运输方签订保险合同,所以这次的损失只能由苏耜同自己来承担。在米庆华的帮助下,他掌握了零到零下8度是菌袋保鲜长途运输控制的最佳温度。   图解:
    这次事件后苏耜同感觉这个生意风险太大,同时国内其它地方出口韩国的菌袋不断增多,每袋赚的钱从4元多降到了2元,生意不好做了。
    苏耜同:“有时菌袋虽然我们把关把得比较好,但有个别菌袋出现质量问题他提出来扣钱。”
    山东农业大学科研与推广处副处长 米庆华:“由于技术掌握方式体系不一样,中间技术环节出现一些产品质量问题,最终实现不了我们产品的产量指标、目标.容易出现纠纷。”
    后来苏耜同和当地外贸局的负责人刘大力到韩国解决纠纷,他在韩国待了一个月。
    苏耜同:“韩国整个市场看了一下,韩国农贸市场花菇价格相当高,看到一市斤花菇达到四十元,好的卖到四五十元。”
    苏耜同仔细一算,卖一个菌袋挣几元钱,而一个菌袋出的菇却能卖几十元,大部分钱都让别人挣去了。通过刘大力了解了韩国农业相关政策后,2005年7月18日,苏耜同在韩国清州市注册成立了自己的花菇生产企业。从国内把菌袋发到韩国公司,派了专门的技术员进行管理,在韩国本土出菇,本土销售,减少了中间环节。
    淄博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副局长 刘大力:“按照韩国本地产的花菇的价格来拍卖,这种方式拍得的价格比单纯从中国进口花菇高一倍多。”
    经过精心管理,2005年10月,苏耜同收获了在韩国种植的第一批菇500多斤,他把花菇送到韩国批发市场后就回来了,第二天1万5千元钱就打入了自己的账户中。目前苏耜同在韩国建立了两个花菇生产企业,消化菌袋40万袋,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  图解:
    由于俄罗斯等国外市场的需要,苏耜同要在国内基地生产一些干菇,而制作干菇必须把根部去掉。这些下脚料以前大部分都扔掉了,而现在却成了宝。
    苏耜同:“这是花菇下脚料,原来都扔掉不用了,现在加工成花菇酱油花菇醋,每斤增值2、3元钱。”
    五六万斤的下脚料,能带来十多万元的收入,而这些收入完全是他意外的收获。
    2006年2月,在一次逛超市时苏耜同看到一种草菇酱油销得不错,就想花菇能不能也做成酱油呢?他就拿了些花菇找到了当地的酱油生产厂家负责人。
    酱油生产厂家负责人 徐磊:“花菇底部与顶部是一样的营养成分,剪断的部分,可利用的部分全部利用起来。”
    花菇的下脚料就能用,苏耜同非常高兴,这样花菇整个都能卖钱了。最后双方达成了由苏耜同提供原料、对方负责生产、利润分成的合作协议。
    酱油生产厂家负责人 徐磊:“花菇加入里边影响酱油风味很少,它只会带来氨基酸含量营养成分的增加。”
    由于对方有用芦笋根生产芦笋酱油的技术经验,一个月后花菇酱油很快上市了,由于味道独特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
    苏耜同下一步准备继续搞花菇口服液等深加工项目,同时到日本和南美洲等建立花菇生产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