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能彻底治好吗:龙江的地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9:04:05
发布日期:2010-12-13     来源:顺德龙江网
龙江镇位于顺德西部,距市政府所在地大良镇19公里。全镇面积78.3平方公里,境内中部有多座山丘。其中龙江山祖脉源自西樵,蜿蜓10余里,峭壁如屏,山巅曰“金盘”(高172米),南为文笔峰,北山之下有悬崖峭壁,而西有石障若屏风;天湖山在龙山东北,周八里,其山顶古有湖,广数亩,因而得名;旁与小天湖山腰连接,西南有孤峰突起,周四里,曰“金紫峰”(高117米);靠北有山其形如凤凰矫翅,称凤岗;大金山位于里海之东,蜿蜓数里,直奔甘溪,与天湖山、锦屏山互为犄角,呈三足鼎立之势。龙江除山丘以外,其余为基塘平地,平均海拔0.7~2米。汉代以前,龙江虽是沼泽之地,但还有海道要冲。清代,龙江有人在现今街区龙江小学附近挖出“大眼鸡”海船遗骸。后来这个地方被称为“仙艚洞”。《龙江乡志》称:“仙艚洞,居人挖得巨舰,故名”。又称:“罗隐澳在石龟涌,相传罗隐泊舟处”。罗隐是唐代人,是否来过龙江,有待考证,但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即古代北江正干红岸是达到龙江镇内的。直到宋代以后,龙江东北边的海岸线还未超越今天坦东的村边,因而这里称之为“海傍”。如今龙江的“东海”与“西海”,当时的确是碧波浩(然)的大海。
唐代,龙江的平原地貌已初步形成,但桑园围尚未修筑,洪水期间,仍然是一片“波涛湍急”的茫茫泽国。唐代以前的龙江人,都是居住在山丘之地,长路口的“大步头”是当时大圩的水运码头。大步头前的龙首村到“大法师”前的平原地均是唐宋以前村人聚落点。“锦屏山东坡是水边之地,唐代这里是码头区”。(《岭南史地与民俗·曾昭璇》)又据《龙山乡志》(1805年版)载:“予乡大岗圩乃四方商贾云集之地,六和堂奥之区也,辟自大唐”。但比大岗圩更早的村落,应该是沙富凤山之阳的村头,唐代已形成圩市,大岗圩是明(洪武29年)代以后转迁而形成的。唐宋时期,从沙富村头到铁炉凹、门楼、三合市一带山边,以及旺岗螺圩;现在排沙村管理区所在地的小岗,这里古称“石云关”,当时是龙山片居民散落居住之地。就在这小岗斜坡步级之处,原来是宋代以前沙洲码头。地处龙山东北的东海管理区,当时却是与里海连成一片的茫茫大海。
里海地处龙江之东,唐宋时期,洪水来时几乎是泽国,与西江甘竹溪连成一体,村人多居住在尖岗之下,宋代成村。桑园围修筑之后,因里海是桑园围的开口处,所以水文现象不大。但是,桑园围的修筑却对里海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因为堤围建成以后,西樵、九江、沙头、龙山、龙江原来与西北江相通的河汊大都被围基截断,当时唯一运输工具的船只又只能从外海进入里海,再由里海转船运入内河各地。所以在桑园围得船闸未建成之前,里海的东头及南坑一带成了围内水上商品运输中转大码头。
宋代以前的龙江,尽管平原形成,但地面较现在为之低洼,龙江能成为今天的平原,是由于“大水浸之则泥沙加积焉,一年积二三分厚之泥沙,百年即二三尺厚之田地”(《桑园围志》)。这种现象到明代洪武年间将桑园围修成闭口围后才真正终止。
龙山、龙江在桑园围未修筑之前,河汊发育、水流湍急。龙江背面是北江正干,还有官山涌、太平涌、海舟涌本来是构成一个向东北放射状的河系。桑园围修成以后,由于西基和吉赞横基挡水作用,使简村、海舟成了围内平原。但是,以西樵山东北面的北江正干、龙江涌、龙山直涌、龙山横涌、大陈涌、九江涌、河清涌有重新构成一个向东南放射散开的水系,这个水系直到今天还大致保全,如龙江的贞女桥,在沙富凤凰澳下游,这里古名“白鹤滩”,贞女桥下的桥墩在初建成时本来是呈橄榄状,两头有尖锐的石咀向流,但今天看来,西向石咀已显椭圆形,可说明当时水势湍急,波涛汹涌的水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