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疼痛是什么原因:明清珍寶【24P】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0:45:15
 明 清 珍 寶   

粉彩山水纹墨床


清雍正(1723-1735)
长: 21.8厘米 宽: 15.5厘米 高: 6.3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平面、两侧弧形圆边与腿部及镂空边饰融为一体,造型新颖。墨床图案用纤细的画笔以墨彩和浅淡的蓝色彩料为主,层次鲜明地勾勒出在青山绿水间、茂林屋宇下,一人乘舟访友,整个画面充满了浓郁的乡间生活情趣。

彩花卉纹碗
清雍正(1723-1735)
口径: 11.4厘米 底径: 5.4厘米 高:5.3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色白净莹润通透。腹部一面绘画了盛开的与含包欲放的"虞美人"花朵,在青翠欲滴的绿叶衬托下分外娇媚。画面简洁生动,色彩柔和艳丽。底足青花双圈内书"大清雍正年制"楷款。
此碗制作讲究,画意清逸典雅,为官窑佳品。

白釉塑龙蝠纹包形水盛

清乾隆(1736-1795)
长: 9.3 厘米 直径:12厘米 高: 7 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器型小巧, 器壁以宽细不等的皱折向口部收拢,口沿塑以龙蝠纹,造型生动秀美。此器胎薄体轻,为浆胎制品,所施白釉微微泛黄,犹如米浆,光泽温润。乾隆时期尤以生产仿生瓷而著称,这是其中的上乘之作。

粉彩十八罗汉纹碗(一对)

清咸丰(1851-1861)
口径:17.2厘米 底径:6.5厘米 高:6.8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碗敞口,弧腹,圈足。外壁以粉彩绘十八罗汉,他们神态各异,有的谈笑风生,有的漫步小桥,有的托腮小憩,有的玩耍游戏……,个个尽显悠然自得心态,画功之精细,构思之巧妙,实属难得。
圈足内书红彩"大清咸丰年制"楷书款
此碗制作完美,为晚清官窑器之佳品。


墨彩花卉纹花盆(一对)

清光绪(1875-1908)
口径:11.4厘米 底径:6.5厘米 高:8.3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造型较小,胎体较厚。盆沿外撇,饰以蓝彩云雷纹,外壁以黑、白两彩绘牡丹、桃花纹,墨彩勾边、渲染,白彩仅用于粉饰花朵,花朵之间飞舞着一只小蜜蜂,蜜蜂上方署红彩"大雅斋"楷书款和"天地一家春"篆书椭圆形印章款。
凡落有这两款识的瓷器,都是专为慈禧(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朝廷实权人物)烧制的器物。

《天笠黄雀图》轴

明 王贽 绢本设色,纵165厘米,横86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王贽(生卒不详),明代晚期人。擅画,以花鸟见长。
图中画湖石、天竺、月季、水仙及黄雀,工笔设色,画笔精细,色彩艳丽丰富。花卉、翎毛用细笔勾勒,敷彩渲染;月季、水仙以粉加色渲染而成,娇艳喜人。天竺叶用草绿、赭石、藤黄渲染并略加石绿,色更青翠。湖石玲珑,层层加染。地坡皴法简约,石块染石青,色极艳丽,是一件工笔重彩佳作。右上自题:"天启甲子(天启四年,1624)新春日,吴郡王贽写。"钤"王贽之印"、"子美父"白文印。
《芝鹿图》轴

清 沈铨 绢本设色,纵199.3厘米,横97.2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沈铨(1682-1760),字衡之,号南苹,浙江德清人。擅画花卉、翎毛,用笔工致流畅,敷色浓艳,特别注重渲染,形象富凹凸之感。曾受日本国之聘于公元1731年东渡日本,留居三年,传其画技,在日本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颇有影响力。
图中绘双鹿、松树、灵芝及坡石竹木等。画笔极工细,形象逼真,设色浓丽绚烂。画意情态,雍容华贵。


《桐荫濯足图》轴

明 沈周 绢本设色,纵l99厘米,横97.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沈周(l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自称白石翁,江苏苏州人。明代吴门画派创始人,与文征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画作有粗笔、细笔两种,画风沉雄俊逸多书卷气,是明代文人画的代表。
此图画幽谷深潭,峭壁垂空,溪水潺潺,梧桐、古松立于溪岸,意境清幽。高士濯足溪水间,童子捧茶而来。"振衣千仞岗, 濯足万里流",为文人雅兴。图为青绿山水,山石以勾勒敷彩为主,少皴擦,色用石青、石绿,艳而不俗。粗笔写枝干,笔意雄健,勾叶染草绿,色彩沉着。右上自题诗一首。

《江山楼阁图》轴

清 陈卓 纸本设色,纵221.2厘米,横119.5厘米,首都博物馆藏。
陈卓 (l634-?),字中立,晚号纯痴老人,北京人,久居南京。擅画山水,兼工花鸟、人物。山水工细,"千丘万壑具有宋人之精密"。花鸟设色艳丽。画风属金陵画派。
图中描绘高山中的亭台楼阁,楼阁与峰峦错落,飞檐斗拱、回廊殿宇如立云中,景色奇伟,用界画法画建筑,工细人微,表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巧和雄伟。山石用钉头皴,行笔短而繁密,墨色苍润。苔点取法蓝瑛,于浓墨重点之上又加石绿。树法中有墨点树与石绿点叶树,两相结合十分精彩,画意独到,表现出春树新发,欣欣向荣的景色。画中用色华丽而不浓艳,颇具匠心。


《墨竹图》轴

明 冯起震 纸本水墨,纵199厘米,横92.7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冯起震(1553-约1642),字青方,又字省予,号稷下门生,山东益都人。擅墨竹,浓谈得宜,行笔自然圆正。
此图绘墨竹一丛,下有地坡。竹有成竹、幼竹及初萌竹笋。竹干、竹叶各有浓谈,相间错落。行笔一丝不苟,笔意清秀从容。竹叶组合紧凑而多变化,造型准确,写实性较强。署款"北海冯起震",钤"冯起震"白文、"生丹方父"朱文印。


《荷花图》轴


明 了明 纸本水墨,纵108厘米,横55.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了明(生卒不详),明代晚期(17世纪上半叶)在世,号铁足道人。画风纵逸,作品罕传。
此图为水墨大写意画。荷叶大笔泼墨,笔触鲜明,墨色多变化,重墨勾叶筋。花朵用淡墨勾勒,并烘染背景以托其白。荷叶背面用淡墨勾画点写,画法巧妙。构图右重左轻,高低错落形成对比。款署"铁足道人"。画幅上又有蓬头逸丈题字,题语中有:"铁足醉写芙蕖,吾亦酣题画幅,小抹大涂,并应东君之命"之句,知此图为酒后乘醉之作,时在崇祯元年(1628)。

《骊山避暑图》轴

清 袁江
绢本设色,纵224厘米,横134厘米,首都博物馆藏。
袁江(?-1746),字文涛,江苏扬州人。擅长界画山水、花鸟,笔法工整精致,描绘建筑结构严谨,设色明丽,风格富丽堂皇,是清代著名界画大师。
《骊山避暑图轴》作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构图规模宏大,内容丰富, 是袁江的代表作。此图以唐代九成宫为题材,充分发挥了我国工笔山水画的工整严谨、色彩鲜明、华贵典雅的特点。九成宫原为隋代仁寿宫,唐太宗时重修作避暑之地,因山有九重故名,在陕西麟游县。有魏徽撰文、欧阳询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石刻存世。图中山峦起伏,雾霭飘渺。宫殿楼阁、丹陛石阶、重檐层扉,无不精致华美。宫苑内众人往来其中,周围草木扶疏,花影阑干。全景布局工整匀称,楼阁建筑及人物皆工笔重彩。以大斧劈皴画山石,树叶用青绿点染,色彩明亮鲜艳。


錾云凤纹金尊
明·宣德
高13厘米,口径4.7厘米, 底径8.9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采用捶打、錾刻、焊接工艺技法制成。侈口、长颈、鼓腹、平底,通体錾刻纹饰,口沿部为卷草纹, 颈部为小云凤纹,腹部为大云凤纹。整体造型简洁,线条收放自如,纹饰布局丰满,图案刻画细腻,底有"随驾银作局宣德玖年玖月内造捌成伍色金拾伍两重外焊伍厘"铭文(公元1434年)。金尊出土于天启年间下葬的妃嫔墓中。


金刚亥母像

明(1368←1644)
通高28.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铜镀金
金刚亥母是胜乐金刚的明妃。此尊头戴骷髅冠,三目圆睁,目光平视,头的一侧有一猪头突出。上身赤裸,胸前饰一组璎珞。丰乳细腰,身作舞蹈状,单足屈立,左脚踏一仰面人。右手持月刀,左手持嘎巴拉碗,左臂环抱骷髅杖。身挂五十人头骨项链,身后彩带飘舞,动感十足。此像具有明代早期风格。


铜鎏金普贤菩萨像

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
高42.5厘米、底21×29.5厘米
首都博物馆藏
普贤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此尊端身正坐于一头大象背上,头戴发箍,发辫垂于两肩;面相圆润,面态慈和;上身着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流畅自然,衣缘上刻有花纹;双手置胸前结印,形象生动、亲切。大象伏卧于宽大的莲花座上,象头露于一端,象鼻弯转于座前,六牙前伸,造型极其生动。莲花座后刻有铭文:"大明嘉靖十一年正月初八父讳日男陈佐发心追造"。整躯造型端庄,体重较大,做工精细,保存完好,又有铸造年代,是一尊非常难得的佛像珍品。

嵌宝石莲瓣纹金帽饰


高 9厘米, 底径3.9厘米, 重 73.5克。
首都博物馆藏
以范铸为主要工艺,辅以錾刻、镶嵌、焊接等技法制成,帽饰主体纹饰分为三层, 上部为直立仰开的如意云纹, 中部做球形, 满錾花卉纹, 下部为莲瓣纹, 圆形底座满饰联珠纹。通体纹饰凸起, 呈半浮雕效果。这件金帽饰造型挺拔秀丽, 纹饰简约粗放, 辅助纹饰精巧细腻, 给人以华贵绚丽之感, 有较好的装饰性。


錾人物纹八角金杯

明·成化
高2.9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4.8厘米,重105.6克。
首都博物馆藏
金杯以范铸、焊接、錾花等工艺技法制作。杯为八方形,敞口折沿,向下渐收,平底。杯心为太白醉酒像,诗仙李白双眼平视前方,右手置胸前,左手扶一倒地的空酒坛,右腿支住右手,左腿横卧地上。外壁錾刻八仙人物,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吕洞宾、汉钟离、铁拐李、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


錾花金饰件


通长52厘米,重 294.5克。
首都博物馆藏
饰件采用范铸、拉丝、捶打、錾刻、焊接工艺技法精制而成。由荷叶形牌饰与下坠七物组成,荷叶形牌饰上部为相对的两只鸳鸯立于荷叶上,荷叶下有七环,连缀七条金链,每链下各缀一物,造型精巧写实,分别是觽、瓶、盒、罐、剑、囊、剪。其中罐、瓶、囊、盒通体錾刻精美纹饰,剑、剪还可以打开,充分展示了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构思,极富装饰性。


嵌红宝石菊花瓣金簪

明 成化
通长12厘米,重16.4克。
簪体细长,簪头呈扇形菊瓣纹。分为三层,下层菊瓣十一片,中间八片,最上一层用小金珠做花蕊,中间为红宝石。金簪形似孔雀开屏一般,极富立体感,与线条流畅柔媚的纹饰相得益彰。


双鱼饰


长4.7厘米,宽4.3厘米,重38.7克。
首都博物馆藏
采用浇铸、錾刻、焊接等技法制成。两鱼相对,作直立状。双鱼口中吐水,连成蝴蝶结,腹鳍相连,尾鳍相接,背鳍竖立。鱼鳞刻画得尤为精细,意寓幸福、吉祥。这件双鱼金饰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活泼。

陶斋鉴藏金石文字记干黄章(一对)


长:6.1厘米 宽:6.1厘米 高:17.7厘米
满洲托活洛氏端方陶父藏石干黄章 清
长:6.1厘米 宽:6.1厘米 高:17.7厘米
两方章系一对,用一块整料分割为二,皆为长方体,四面浅浮雕松、竹、梅、兰纹。章体硕大,石质温润颇为难得。
将两方章以相同的图案并置,则构成一幅完整的图案。
在印章浮雕松纹的一面,山崖上生长着青松,崖间小桥上仙人在前,一童子紧随其后前行。
印章上雕竹纹的一面,崖顶上耸立数杆翠竹,崖间亭子、小桥古拙而富韵味。
印章上雕梅花的一面,山岩凹凸险峻,数株梅傲然生长其间,山岩下小亭的一角若隐若现。
印章饰兰纹的一面,中间为一突起的山崖,崖顶及两侧均有兰花生长,显示了兰花顽强的生命力。
两方章皆为方印,"陶斋鉴藏金石文字记"系白文,也称阴文;"满洲托活洛氏端方陶父藏石"则是朱文,也称阳文。
干黄石是寿山石的一种,产自福建省寿山县,干黄石系俗称。


白玉羊首杯


长15厘米 高 6厘米
北京艺术愽物馆藏
杯的质地温润,用一块玉料制成。羊首圆雕而成,羊身部分则巧妙地挖去中间的玉料形成凹槽,以是为杯。杯身通体雕瓜棱纹,口、底部分亦随弧线的形状而变化。


紫檀雕双龙戏珠纹笔筒


口径:20.5厘米 高:20.1厘米
笔筒下部一周浮雕海水纹,以一点为中心,左右对称向上腾涌而起。其余部分直到顶部的口沿处均雕云纹,云纹也以上下一线为中心,按左右两侧均匀排列分布,云中两条行龙隐显其中,相对嬉戏龙珠。所雕纹饰均打磨圆润。

紫檀雕福寿富贵纹墨床
清 长:13.8厘米 宽:5厘米 高:3.4厘米 
北京艺术博物馆藏
墨床用整料制成,两端分别向上下卷曲呈书卷状。一侧正中浮雕团寿字,两边分别雕蝙蝠纹和牡丹纹;另一侧雕花卉纹和蝙蝠纹,其题材寓意"福寿富贵"。